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9月23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有佟振合院士、段雪院士、蹇锡高院士、费维扬院士、冯守华院士、唐本忠院士、孙宝国院士、钱旭红院士、方维海院士、韩布兴院士、张锁江院士、曲景平教授、元英进教授、李伯耿教授、骆广生教授,特邀专家姚建年院士、黄维院士、徐春明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副校长毕明树教授、校长助理陆安慧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化工学院负责人、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郭东明在总结讲话中对各位专家在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实验室重组等方面给予的宝贵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的发展成就。郭东明指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精细化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勇担重任,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凝练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实验室的中青年优秀教师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研究方向、组织攻关团队,尽快取得标志性的成果,迅速成长为真正的学术“大家”。他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和壮大,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带动我校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发展。
毕明树在致辞中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将我校打造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工作。本次会议请各位专家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的相关要求,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整合和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更好地推动实验室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院士从实验室基本情况、主要进展与成效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向与会专家汇报近年来的工作进展。重点实验室围绕分子特定结构与应用功能、分子聚集态结构与应用功能和清洁制备工艺过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在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清洁制备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取得了突出成绩,通过原理突破、结构创新、工艺提升、促进行业发展。未来,实验室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调研需求、凝练方向、拓展空间、乘势发展,践行“四个面向”,破除“五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学校多学科力量、组建南北双驱动平台、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服务国家战略,迈向高技术前沿。
杜健军教授、陶胜洋教授、高伟教授和梁长海教授分别就“染料化学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仿生结构化反应器设计”“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及装备”“多相加氢催化剂的调变及其在化学品生产中应用”作专题报告。
在学术委员会讨论中,委员们一致认为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精细化工的高效生产以及连续化合成,在反应器设计、催化剂开发、过程安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富有特色,充分展示了实验室理工融合的特点。委员们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行业和学科中都发挥了很好的牵引作用,尤其在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后备力量储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信能够顺利完成重组任务并为其他化工类实验室重组起到示范作用。专家们还强调,中国是制造业强国,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化工领域的领头羊,应该提早布局、趁势而上,为我国化学品的高质化、高端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双碳”战略目标大背景下,立足基础研究,更好地聚焦精细化工的绿色化、高端化和智能化,与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环境生态效应与污染防控等领域实现多学科交叉,推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化学工业的智能化发展,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
来源:化工学院
编辑:秦博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