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一个职业,但还应该成为一项事业;教学凭一颗良心,但最应该奉献一颗爱心;教育有一种神圣,但更应该心存一份敬畏。”在谈到大学教师如何教书育人、履职尽责、爱岗敬业时,刘志军教授如是说。从教2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当初的承诺——潜心树人做良师,修身立教为世范。为践行这一信条,他守望着事业与神圣,守望着爱心与责任,守望着梦想与未来。
博观方可约取,厚积而能薄发
刘志军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主任。从1993年7月留校任教开始,他就一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尽管各项任务都很艰巨,但每项任务他都能出色完成。在谈及个人的奋斗历程时,刘志军颇有感触:“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尽相同,但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需要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付出,与其抱怨命运不公,平庸无为,不如坚守一份追求。”
在别人看来,刘志军的成长经历算得上顺风顺水。四十余载岁月,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再到国外做博士后,从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从副系主任到系主任到副处长再到正处级主任,刘志军没有错过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者成长路上的每一步,但也丝毫不曾怠慢任何一步,他步履坚实地走好了每一步,因为他坚信,“博观方可约取,厚积而能薄发”。
在求学的路上,他遭遇过挫折。1986年高考,不满17岁的刘志军第一志愿就报考了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但命运不济,阴差阳错,他被服从调剂录取到内蒙古工学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当得知同样高考分数的高中同级生已被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录取时,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但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四年后,他如愿考取大连理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后又在“生物化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刘志军教授在给一年级本科生上专业导论课时,每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那些未能如愿进入心仪高校或钟爱专业的学子们——“学校和专业是你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载体,但不是也不该是你未来工作的界定”。
在发展的路上,他经历过曲折。从讲师到晋升副教授,刘志军走得可谓艰辛。1998年,29岁的刘志军刚被评为讲师3年,凭借在研究生期间打下的科研功底,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首次作为项目负责人与中石化金陵公司签订了132万元的“粉体流间壁换热装备技术”的研发合同,这样大的科研项目当年在全校的数量也只是个位数。当时,他的项目进展顺利,加之在教学上小有建树,还有几篇EI收录的研究论文,但当年破格申报副教授却并未成功。2000年,他再次申报副教授职称,又遭失败。面对如此失落,刘志军没有退缩,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执著于教学和科研继续探索前行。期间,他的授课获得过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还主编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2002年,他以讲师身份申报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资助,成为当年全校成功获批的3位讲师之一。就是凭着这股坚韧与执著,刘志军终于在2002年被晋升为副教授,之后经过5年的拼搏努力,在2007年又晋升为教授。回顾自己的这段经历,刘志军说了这样一句话:“只为成功去积累,不为失败找理由”。
在管理的路上,他受到过挑战。1997年,28岁的刘志军被任命为化工机械系的副系主任,分管教学工作;31岁时,被任命为化工机械系系主任,负责全系工作。有人不解地问:“全系有那么多资深教授和副教授,你如此年轻,能干好吗?”刘志军坦然回答:“压力和挑战也许正是我的动力。”他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进,奋力前行。1997年,他组织全系教师率先开展专业教学改革,1998年在全国成功实现了“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延伸和拓展。2001年,化工机械系年度科研经费从他就任系主任前的20余万元一跃增长至770万元,并在之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2002年,全系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比当年全国其他高校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教师获批基金数量的总和还多,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也首次申报获批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刘志军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担任了多种角色,也承担着很多重任,但他最看重的还是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师身份。因此,不管工作有多忙,他始终都坚持把教书育人工作放在第一位。对他而言,“教授的称号过于崇高,处长的称呼过于官僚,老师的称谓才最贴心。”他把教师的工作当作一份神圣的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用爱心守望着教育工作者心灵的那份纯净,用对师者的敬畏鞭策着自己全心投入,孜孜以求。
学生至上为本,潜心为师育人
20多年来,刘志军始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和实践活动,先后为本科生讲授了化工机器、计算机文化基础、典型工艺过程与设备、化工过程基础、环保与生化设备、流体机械、粉体力学、化工流体力学、过程装备与安全类导论等9门课程,年均本科授课学时达到64学时以上。此外,他还承担了化工过程机械学科48学时的硕士生课程和32学时的博士生课程。
他特别注重课程建设,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刘志军作为课程负责人,分别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精品课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辽宁省精品课1门;他作为主编,分别获得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此外,还2次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和课件大赛奖。
刘志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热爱教学,关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但用心教好书,更时时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熏陶学生。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出差沈阳、北京、上海等地,但为了不影响给本科生上课,总是想方设法抓紧一切时间,甚至会披星戴月,天不亮就从大连出发,当天工作任务一结束就直接返回。有一次,他清晨一大早从大连经上海再到苏州,开完一下午的会后,几经周转,终于赶在翌日凌晨回到了学校,并准时出现在上午的课堂上。当他以饱满的精神讲授完课程后,深受感动的学生们都自发地对刘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谈到为师之道时,刘老师动情地说:“只有教师对教学的坚守、对职责的守望,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责任之重、学习之要。如果教师行为失范,学生以何为范?”刘志军的敬业和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敬重。在他的短信记录中,至今还保存着很多学生发来的信息,其中一条信息这样写到:“敬爱的刘老师,我是您的学生王某某。在教师节这个神圣的日子,为了不打扰您的工作,我只能用短信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像您这样无私帮助他人的好老师,一定会在像我一样感激您的众人的祝福中幸福地生活。恩师,再次感谢您给过我帮助。”
致力重构知识体系,整合创新教学内容
刘志军曾担任过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也曾担任教务处主管教学研究的副处长,他对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配置和内容衔接有较深入的研究。他于200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作了“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生培养体系”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培养目标精英化、培养机制接续化、培养方案个性化、招生模式门类化、专业选择阶段化、培养模式多元化、素质教育通识化、课程配置平台化、教学模式研究化、课程排布并行化、授课方式小班化、实验教学层次化、管理模式人性化、第二课堂系列化、师资队伍团队化、育人视野全球化、资源建设精品化、学风建设制度化、质量监控长效化、校园文化和谐化”的培养体系“二十化”的内涵和要素,并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平台化的课程配置方案、层次化的实验设置方案、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等举措。
刘志军亲力亲为,率先对他所在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优化,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之下,确定了4门专业基础课程、3门工程技术基础课程、2门专业主干课程,重构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在他主讲的“化工流体力学”和“粉体力学”2门课程中,更新了教学内容,实现了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内在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刘志军在教学建设、改革和研究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辽宁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奖1项。他还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和组长,分别参加了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并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的邀请,先后2次为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会做培训讲座。
转变角色定位,改革教学方法
刘志军授课方式灵活,总能根据学生情况的差异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化工流体力学”和“粉体力学”课程教学中,他设计并实施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启发式、实验导入式,师生互动,生生互论,论文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分析。他从不自恃教师的权威性,而是经常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亦师亦友、亦师亦生”,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对刘老师的教学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也被评为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优秀教师。
刘志军主张学研融合,力行实践,善于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在授课中,经常以他所研发的工业装置和所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内容为案例,对课程教学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在谈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时,刘志军认为,“作为教师,必须明确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项工作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职责的生命线。教学需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在统一;科研需坚持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使之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真知、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社会服务也需与人才培养高度融合,使之成为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刘志军兼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分委员会秘书长、辽宁省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他所兼任的这些工作,无不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在这些岗位上,刘志军精心耕耘,默默奉献,用一种执著精神、一种价值追求、一种自觉行动守望着大学教师师魂永驻的梦想。
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能力
刘志军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对成绩偏差的学生,经常约他们“一对一”谈话,并进行特殊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爱他们的学习历程;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则从能力培养入手,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同行这样评价:“刘志军讲授的课程生动有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课堂内容和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
刘志军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带有研究性的研讨题目,让学生们3-5人组成小团队,共同完成研讨题目,并鼓励学生团队制作精美的PPT文件讲解并展示他们的成果。这些措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五种能力的训练,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能力更强,使成绩差的学生很快得到提升。
刘志军教授从教20多年,抱定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学生的一腔赤诚之爱,兑现了当初走上大学教师这一岗位的神圣承诺——潜心树人做良师,修身立教为世范。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今天,他是备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书育人的模范履行者,师道尊严的光荣捍卫者,大学精神的忠诚守护者。
来源:教务处 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张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