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学生标兵王博:追梦赤子心

2015-12-03作者:陈梦阳 王梓涵 刘思敏

自强,让他学会摆脱父母独立面对一切;笃学,让他了解专业知识专注科研之路;信念,让他懂得个人使命励志圆梦国防。 他是王博,一个来自乡村的质朴学子,他用他的大工生活描绘了一颗追梦赤子心,用他热情的笑容诠释着标兵的含义。

自律笃学 全面发展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合理利用时间可以让每天的24小时发挥最大的价值”, 王博说道。如果为王博前两年的大学生活加上注脚,那么自律一定是最显眼的关键词。高度自律的他凭借精确细致的时间安排,将生活学业兼职平衡的井井有条。两年的学习生活中他成绩优异,连续两次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在2014年7月3号他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从思想上行动上来严格要求自己。担任运载-本-力学-学生党支部书记,级队学习委员以及运力1301班团支书。“因为我要兼顾学生工作和社会兼职,自习时间很有限,所以非常珍惜课堂时间。我每一节课都会坐在第一排,既保证听讲效率又能和老师及时互动,反应疑难问题。”

王博的生活就像一张劲弓,弓弦有张有弛。他在每天出门之前都会简单规划自己一天的安排,尽最大的可能压缩琐碎时间。虽然王博每天忙于学业学生工作与兼职,他依然有时间坚持每周游泳两到三次,而且一直不曾放弃着自己最热爱的国际象棋。自律让王博的大学生活充实紧凑,绽放出专属于他的奋斗华彩。

坚定信念 致力科研

来到大工之后,“80”后钟万勰院士给了王博极大的影响。院士文革期间牛棚挑灯科研的故事,院士崇尚创新的精神,院士“大工力学重在传承,希望你们将来为打破国外禁运做些事情”等充满理想热情的话语,让王博不再只着眼于毕业之后能否找到称意的工作,而燃起了对国防科技事业的热情。

暑假他参加了报国企业行活动,来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看到了真实的运载火箭、火箭返回舱、卫星、导弹,他更深的了解到了科技强国的意义。通过和大工校友的交流,他学习到更多大工校友在运载火箭研究院的故事。因此,王博定下了夯实基础、力求创新的目标,在学习科研中努力积累经验,为献身祖国国防做好准备。

为了科研梦想,王博积极把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了可移动式仿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验,并且撰写成论文。原来的监测装置只能是固定安装,费时费力;而这一研究成果可以使飞机安全监测所需时间减少50%以上。作为研究生课题组唯一的本科生,王博目前正在做航空航天材料界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利用光测力学知识对界面虚粘结构给出评鉴方法,这一研究将填补界面缺陷监测的空白。

乐观淡定 从容前行

如果生活是一场恶战,笑容就是王博永恒的铠甲。爽朗的笑声是王博最耀眼的名片,他的生活就像他的笑容温暖着他身边的每个人。“我的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巨大的困难,我习惯了将困难化小然后逐个击破。所以我总是感觉自己运气特别好,因为我的回忆里只有奋斗的快乐。”

“如果说最艰难的时期的话,应该是刚入学的时候,忽然感觉身边的人都离我很遥远。”从小在县城读书的王博在来到大学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含义。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失落无奈,“对抗绝望的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 王博没有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之中,而是选择走出寝室,广交朋友让自己迅速融入集体,努力学习让自己不断充实提高。“我坚信莎士比亚的话: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

出身乡村的王博在来到大学之前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丰富,他却从不抱怨。他懂得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然后不断争取自己没有的。乡村生活经历不但没有成为王博前进的阻力反而让他更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他身上的淳朴与坚韧让他不断突破自我,他的乐观与从容让他笑对坎坷,一路高歌。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枚胸章,挂在胸前证明自己有多么优秀,对于我这更像一枚肩章,让我有了更大的责任,”在优秀标兵答辩时,王博这样地解释自己对这一称号的理解。王博从来不曾停止追寻的脚步,他依旧努力用他最爽朗的笑容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像歌里的追梦赤子:“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龙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