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工举行《青春•盛放》校友专场慰问演出

2014-06-05作者:文/张平媛 记者团 张佳人 图/龙海波 王增强

“烛光不灭,大工精神不灭”,校史话剧《屈伯川》选段勾起众多大工校友回忆,掌声久久不息。6月4日,大连市人民文化俱乐部灯火辉煌,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校友带来了一台丰富的视听盛宴——“青春·盛放”校友专场文艺演出。

当晚七点不到,现场座无虚席。大连理工大学各界校友欢聚一堂,共享喜悦,凝聚力量,以这种隆重而又简朴的形式,共同为母校65周年华诞庆生。这是我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友慰问活动,也是首次面向社会全面展示青年学子精神面貌和艺术才华的专场演出。

校领导魏小鹏、郭东明、姜德学、李成恩、卢中昌;学校老领导张德祥、程耿东等一同观看了文艺演出。

演出开始前,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姜德学代表魏小鹏书记、郭东明校长深情致辞,对来到现场的各位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最亲切的问候、最衷心的谢意,对广大校友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并致以最崇高敬意。他说,校友永远是母校最靓丽的名片,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可依赖与依靠的力量,衷心希望母校与校友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衷心希望并充分相信广大校友一定会始终情牵大工、心系母校、群策群力,主动作为,为母校的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一次别开生面的聚会

在这初夏时分,同时又是当年彼此毕业分离、阔别母校的时节,大连理工大学为广大校友精心打造最高水平的视听盛宴,诚邀各界校友一同参与、欣赏精彩节目,与演员同台献艺,回忆青春岁月,共享饕餮文化大餐。演出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传播,得到在校毕业生、阔别母校的校友们热切关注,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大四毕业生吕一男表示,能在毕业前赶上这样一场温情聚会非常难得,这也是他跟随艺术团最后一次对外演出。即将毕业的他深情地说道:“感谢大工能够给我这样一次珍贵的机会,马上我也要成为一名校友了,但是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母校看一看。”

学校校友总会通过大连城市之窗宣传栏、新华社新华频媒、天健网、校友会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面向全市进行了广泛宣传,受到校友们的热烈欢迎,首日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抢票信息,按照活动规则,10分钟之内600张票便被抢空。

在演出现场,很多校友携爱人和孩子一同前来,一同追忆凌水河畔的点滴故事。2009届校友李炎女带着4岁女儿共同观看演出,节目结束后她仍意犹未尽,希望每年都有这样的校友专场活动,也希望把母校的品牌活动多向社会推广。

建设工程学部赵兴忠是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在一楼入口处负责检票工作。看着校友们纷纷进场,赵兴忠说感觉就像亲人聚会,希望所有亲人都能够享受到演出带来的快乐。

一场独具匠心的演出

8大类13个剧目,300余人演员阵容,此次演出由大学生艺术团与校友联袂呈现,有勾起众多老校友回忆的校史话剧《屈伯川》选段,帅气的男子群舞《深潜,深潜》,大气恢宏的原创大型舞蹈《肩挑希望》,还有精彩的相声、歌曲、京剧、民乐 ……

校团委副书记秦仕伟介绍,演出以青春盛放为主题,一方面以“校史”为线,串起大工校友的赤子情怀,凝聚力量;另一方面以富有活力的高水平表演展现大工文化建设成果,宣传和展示我校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艺水准。

2013届校友海尤尔一曲《You Raise Me Up》,让在场的观众们不由回忆起校园里的春华秋实、四季点滴。采访中海尤尔充满深情地说,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为校友演唱,非常激动。选择这首歌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大连理工大学在向全世界输送各类人才的同时,也积极欢迎和吸引世界各国的有志学子来校学习,并把大工精神撒播海外,国际教育学院校友、俄罗斯姑娘阿尼娅(中文名“罗百灵”)就是其中之一,当晚,《春天的芭蕾》的动人独唱再现她闯入2014星光大道年终总决赛的风采。

大工的创始人、老院长——屈伯川博士的至伟功绩、魅力人格在大工学子的口耳相传中代代铭记;而根据屈老院长的生平事迹改编的大型校史话剧《屈伯川》也成为感动大工的新经典。情景话剧《烛光》正是该剧的节选。看到屈院长看望烛光下埋头苦读的学子,台下校友不禁泪光闪闪。“我入校的时候,屈院长还在学校,我们那时候就是那样的学习劲头!”观看《烛火》之后,83级校友姜振利十分感动,毕业30余年,我一直以自己是大工的学生而骄傲,希望母校能够越来越好!

一段直抵心灵的旅程

当晚的演出现场,既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们拥有共同的家园——大连理工大学。从学生到校友,改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情谊;从毕业到返校,流转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眷恋。

演出接近尾声时,大连校友会理事长、大工77级校友杨白新走上了舞台。追忆起美好的大学时光,杨白新深情地说:“再也不会有一个地方像大工一样,令我魂牵梦萦。”谈及对大工的希望,杨白新分别用两句诗表达了他浓浓的大工情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希望母校乘着十八大的东风,发展得越来越好;“东方夜明珠,风月俏佳人”,以“明珠”喻学校,以“佳人”拟学子,希望大工学子能在学校自由、自然、无拘无束的大氛围下,上下求索,追梦远航!

观众席上,校友王家胜夫妇正在认真地欣赏着女儿的演出。从大工毕业已经10多年了,王家胜心中一直以大工为骄傲。而今,他的女儿王鹤,也成为了一名大工人,在舞台上展现着风采。他希望女儿以及更多的大工学子,继承屈老院长的大工精神,共同为大工的明天奋斗。

演出虽已落幕,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却在校友的心田久久流淌,正如结束曲《我爱你,大工》中所唱:我爱你,我的大连理工,能做你的孩子,我无比光荣。动人的歌词、优美的演绎令观看者热泪盈眶。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是步履蹒跚的长者,还是毕业不久的青年;无论是牵着黄发垂髫的稚孙,还是携着新婚燕尔的娇妻,大工永远是你们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