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大工校长倡导中外一流大学“同窗友情”育成计划

2019-06-18作者:迟洪江 姚璐

原文链接:https://shareapp.cyol.com/cmsfile/News/201906/16/web231931.html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迟洪江 通讯员 姚璐)6月15日,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在该校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倡议推动中外一流大学精英人才“同窗友情”育成计划。

郭东明说,人类社会从大学诞生之日起,学者的跨国交流和学生的跨国学习就成为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国际化水平,特别是培养国际化的一流人才,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向世界派出和接收了很多留学生,我们互相了解,包括建立经贸关系、开展学术合作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种同学人脉基础之上。中外关系健康发展的根基在于中外大学共同培养出大批知己知彼的中外友好人士,尤其是大批可助推中外友好的各界精英人才。中外一流大学是培养中外友好精英人才的摇篮,加大本硕博的互派留学,让双方留学生深度体验彼此文化,成为终生挚友,是中外大学共同的社会责任。

郭东明认为,在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之间,学分互认或学位生的学习交流非常普遍。目前,到中国学习语言和历史文化的留学生居多。但在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发达国家的一流学生鲜有到中国大学进行学分或学位学习。这些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不相匹配。因此,中外大学需要发展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路线图,吸引双方优秀的理工科学生平衡互派到对方进行长短期的学位学习或短期的学分学习,在共同学习中建立深厚的同窗友情,为双方友好健康发展增加动力,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郭东明呼吁,中外大学,尤其是中外一流大学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创设双方大学学生能在对方国家大学学习交流建立同窗友情的条件和氛围。比如通过同教室上课、同食堂用餐、同校园生活增进国际学生的文化认同,培养未来熟悉两国文化的各界精英人才,进而成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持续友好的生力军。

为此,他倡议:提供中外一流大学学生在中外两国双校园学习的条件,即打通中外一流大学培养方案,需要实现双方协商有关教材和教学大纲、学分互认、考试内容和时间、课程安排等事宜。同时,需要通过聘请高质量师资队伍和使用高质量教学评估体系,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精英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按他的构想,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外一流大学应互相借鉴优势,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制定相同或相似的培养方案,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相似或者相同和学分互认的前提下,学生在中国或者对方大学学习都可以按时完成学业。借此机会,中外一流大学打破各自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学生的联合培养模式,从而适应新时代的一流人才培养要求。

论坛上郭东明宣布,为进一步推动“同窗友情”育成计划,吸引外方知名学者和优秀学生共同参与,大连理工大学制定了系列支持政策。比如,世界知名大学学分生专项奖学金项目和访问学者项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19-06-16)
编辑: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