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辽宁日报】十八载爱心接力情暖空巢老人

2014-05-19作者:杨丽娟

“爷爷奶奶,我们又来了。 ”
5月11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几位大四同学再次来到刘澍教授家中,为88岁的刘澍庆祝母亲节。
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洒在一对花白头发的老人和几个年轻人脸上。 《五星红旗》、《大连理工大学校歌》、《青春舞曲》……一首首欢快的歌声从屋子里飘荡出来。
这样温馨的场景,18年来无数次重现,只是围在老人身边的年轻人,换了一拨又一拨。
刘澍和她92岁的老伴张义新都是大连理工大学的离休干部,两个儿子都长居美国。1996年,学校按惯例给离休干部祝寿,两位老人的生活自此改变。刘澍回忆道:“我70岁生日那天,有个短头发的女学生一直搀扶着我走路、上车,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学校关工委介绍来的,叫陶颖,是化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9503班的团支部书记。 ”
一次搀扶,开启了一个美丽而无声的承诺——从那以后,陶颖和同学们经常来到老人家里,收拾卫生,陪老人聊天、唱歌,搀扶老人散步、游玩,置办日常生活用品……在他们之后,每一届的化工一班接下了爱心接力棒并一直坚持至今。
在刘澍的家中,有两本大相册和两个厚厚的小本子,是老人最宝贵的东西。相册里有18张老人和每届化工班志愿者的“全家福” ,本子里还记满了18年间来到二老家中的每一位大连理工学子的名字。
“这是陶颖,现在美国,每年过年和我过生日,她一定会打来电话,

从来没有忘记过。 ”“这是1997级的温丽丽,在北京环境研究所工作,我说喜欢北京的棉布鞋,就特意给我寄了双来。 ”回忆起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刘澍的思维特别清晰,她的老伴告诉记者,这样的事情,她能讲上一天一夜。
年轻时就非常热爱艺术的刘澍在66岁时拿起画笔,开始学习画画。在学生们的鼓励和帮忙下,老人不仅举办了个人画展,出了两本画集,而且获得了中韩书画名家作品交流奖银奖。刘澍动笔写书,每天下午,志愿者轮流上门帮助校稿,如今这本《青春的抉择》即将出版。说起这些,她感慨地说:“没有这些孩子,我这个年轻时的梦想怎么可能实现啊! ”
18年来,两位老人已经习惯了孩子们的陪伴。 “我想都不敢想,如果没有孩子们,我和老伴的生活该有多么孤单。 ”刘澍激动地说,“现在常常有人说年轻人这样那样,没有责任感,我不同意。10几年了,这些年轻人的行动表明,他们是有担当的一代。”

本文链接:

来源:《辽宁日报》 (2014-5-19 A02版)
编辑:马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