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纵横
首页 >> 专题推荐 >> 理论纵横 >> 正文

“双双”过后的反思:理性消费离我们多远?

2016-12-15作者:卢禹辰 刘天琦 王迪 胡潇尹

虽然今年的“双双”购物狂欢节已经轰轰烈烈地过去,但是双十一、双十二的热度却仍然居高不下。从十一号零点开始,这一场狂欢就开始了,不少人捧着手机倒计时,当时针分针秒针一起指向12的那一刻,狂刷自己的购物车。我校更是再创新高,拿下1462万的“剁手”记录。从双十一结束的那一天起,校内的几个快递点就已经人满为患,排起长长的队伍,你是否也曾在队尾望眼欲穿,期待着收到快递的那份欣喜。

然而,期待越大,失望越大。打开淘宝网页我们不难发现某些商品的评价区域差评增多,口碑变差。买家大多反应物流不给力,商品质量不好。“我买的一杯子五天都没有发货”,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柏淑媛同学说,“好不容易收到了,杯子的盖还是碎的,果断差评。”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双11购买的物品,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收到后,商品却有质量不尽人意、实物与图片不符等一系列问题,让消费者十分失望。于是最近各大快递点因为退货量的暴增又开始忙碌起来。

来自数学与科学学院的贾同学说。“我差不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收购物车了,这次双11花了一半多的生活费吧,感觉下半个月就只能靠吃土活着了。”“我也是。”在她旁边的孙同学说“我们最近正在讨论哪儿的土最好吃呢。”

双十一的热潮已过,这场感性的狂欢也渐渐偃旗息鼓。当理性再度回归时,面对快递站冗长的队伍、不与预期相符的商品、望眼欲穿的物流,是否有一丝的后悔?然而花出去的“银子”已经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矣。双十一购买量超过预算的同学,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恐怕就要更为精打细算了。也许做过攻略的买手对自己下单的商品信心满满不会因质量不过关而退货,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功课看攻略,因此陷入了盲目跟风和被商家看似人性化的折扣俘虏的误区,冲动消费以至于使自己囤积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朋友圈中“双十一来了,是时候决定我下半年要用的卫生纸、牙膏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吃的零食了”道出了大众的心声。

双十一后,商家接受的差评将比以往有所增加,除了质量不过关、商品缺斤少两、包装粗糙外等商家自身的问题外,还存在物流慢的普遍状况。但我们抱怨龟速的物流时却往往忽略了现象的本质,通过腾讯、新浪新闻等网络平台的报道,了解到由于货物的增多给快递分拣员带来了许多负担,货物之多甚至迫使分拣闸门关闭,而双十一之后快递车辆因为赶速度而发生事故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时当我们对收到的货物忍无可忍时,选择退货来平息自己怒火,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快递的负担,致使恶性循环物流速度也更令人望穿秋水了。在双十一狂欢过后,不如多些宽容耐心,遇到不愉快不如心平气和地解决维权。从2009年开始的光棍节抢购,每一年的这个时候,快递的分拣配送人员、商家都在忙碌辛苦着,相比他们,坐等收货的大家要轻松幸福许多了。

无论如何“双双”已过,几家欢喜几家忧,但面对排成长队的快递点,成百上千的差评,某宝里成堆的待退商品和吃紧的钱包,我们能做的不只是黯然神伤。“双双”过后,让我们来重新审视它,反思自己。

买己所需而非买己所见。尽量不要冲动消费,在促销之前理性地整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列一个购物清单,而不是看到什么打折就去买什么。

不要被所谓折扣冲昏了头脑。学会比较与权衡,更要学会等待。

量力而行,买之前考虑好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因为几秒钟付款的痛快,与收到后几天的喜悦,而节衣缩食几个月真的不值得。

“双双”过后,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反思自己,才是购物节上收获的最超值的东西。以后还会有无数个双十一、双十二,无数种促销方式,让我们学会理性地看待他们,享其乐而非受其累。这样,我们离理性消费就更近了一步。


编辑: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