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第六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颁奖典礼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重点对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工与材料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1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其中全国仅4人获“杰出贡献奖”。生物工程学院薛闯教授获此殊荣并受邀参会领奖。
薛闯教授长期致力于能源和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方面的研究。在人工细胞器、酵母、梭菌等工业菌株的设计和构建,以及以乙醇、丁醇、纤维素酶为代表的生物基产品合成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构建了一种自组装蛋白质笼的人工细胞器,实现了多种酶分子的高度空间排布,实现番茄红素等产量显著提升;开发了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纤维素酶组成和产量实现优化和提升;构建了激酶调控的细菌和真菌工业微生物,开发了发酵耦合集成技术,为生物制造生物基产品开辟了新方向。薛闯教授发表SCI论文8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2件,美国专利1件,专利许可转化7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据悉,“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是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先生创立并捐资,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化于2013年4月联合设立。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有“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进步奖”两类奖项,用于奖励全国范围内在能源化工领域从事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科研人员。
来源:生物工程学院
编辑:常思萌 孙肖薇
审核: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