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首页 >> 主页新闻 >> 正文

【聚焦党的二十大】国际留学生眼中的这十年

2022-10-17

编者按:跨越山海,来到中国;逐梦而来,求学大工。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来自145个国家的5700多名留学生来到大连理工大学学习。这群追梦人,在大工开启梦想,在中国坚定初心,在未来扬帆起航。让我们听一听这些来自世界各国负笈大工的留学生们的心声。

六年前,我从阿尔及利亚来到大工留学,开启了我读博的求学之路。我之所以选择来中国深造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选择大工的理由是这里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大工的很多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在大工的学习生涯,是我深入认识中国的一次宝贵机会,也成为我学习培养深度思考的重要过程。我从老师和同学们身上感受到了他们对科研的热爱与勇攀科技高峰的渴望,这种精神力量也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作为大工的留学生,我将更加努力地做好科研,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贡献一份光热;也会为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2017级阿尔及利亚籍博士生 飞龙

雪白的玉兰花、葱郁的水杉林、金黄的银杏叶......在我心里,大工是最美的学校。转眼间,我已在学校度过了四个春秋。这里的记忆很多,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冠疫情袭击全球以来,中国在积极应对国内疫情的同时,也主动向其他各国伸出援助之手。“在困难的时候,中国朋友帮助了我们”,这是很多国家共同的心声。而在学校,春节期间老师们还坚守宿舍值班,帮我们订饭、买食材、发放口罩。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陪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这让我感觉到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在老师们的感染下,我也加入其中,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我愿意担负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尽我所能守护我的老师们和学校。将来,我想用我的所见所闻向世界讲述我的大工故事,也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筑建中外友谊之桥贡献力量,更会通过努力拼搏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大工人的风采。

——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巴基斯坦籍博士生 安瓦尔

虽然来到中国开启留学生活刚刚三年,但是我对这里的一切却一点都不感到陌生。我想可能是因为中国与我的祖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与文明,尤其是我在大工学习生活的时光里,我深深地感受到“海纳百川”大工精神中所蕴含的包容与互鉴。在大工校园中,我们既能体验到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一流的教学环境中汲取知识的力量。当我得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我衷心为之高兴,我愿成为拥护者中的一股国际力量;当我随大工一起加速前进、开启新征程时,我发自内心感到自豪,我愿为之奋斗不止。

——国际示范性软件学院2019级也门籍博士生 伊可

在我的国家,很多家用电器和服装百货都是“中国制造”,从小我就对中国充满了好奇。2015年我选择来到中国,来到大连理工大学学习汉语言。7年间,我见证了大工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可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参加活动,体能训练中心成了我业余时间的好去处,小小的玉兰卡真正实现了校园一卡通......学校不断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到大工。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用汉语交流,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现在,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在读硕士生,我很感谢学校给予我继续深造汉语的机会,毕业后我希望能够从事国际中文教育有关的工作,让更多的巴勒斯坦人了解中国,为中国和巴勒斯坦间的友好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国际教育学院2020级巴勒斯坦级硕士生 哈凯

2014年,十二岁的我第一次接触汉语。我被这门历史悠久的语言深深吸引,虽然起初汉字、声调有些难以理解,但在父母的支持和我的内心驱使下,我决心在学习汉语的道路上坚守目标,继续前进。2019年,我申请到大工学习汉语进修课程,慢慢地,汉语对我而言不再只代表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勤加练习这样的任务。它变成我与各国学生交流,沟通彼此思想的工具。课程结束时,我问自己,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我要如何探索对汉语更深层次的理解?2020年,我如愿获得在大工攻读本科的机会,主修汉语言文学。课堂上老师们的讲解丰富精彩,我逐渐意识到,原本在我脑海里散落的知识点,在系统学习中串联成了与文化相连的线索,映射出古往今来专属于中华文明的画面。那些曾经感到困惑的问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启发了我对语言和文化更加全面的思考。感谢汉语,感谢大工,与我一路相伴,见证我的进步和成长。希望这份缘分,继续指引我和大工的留学生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2020级朝鲜籍本科生 洪善美

3年前,我满怀着憧憬和希望,不远千里来到大连理工大学求学。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收获和惊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里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国文化类课程、有丰富的第二课堂,有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众多的国情类课程也可以满足我的个性化需求。这些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留学生了解中国、了解大工。有了这样的理解,留学生更容易与更多的同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与此同时,学校首倡的“同窗友情”英才育成计划,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这里。我愿将我在大工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大工。

——国际教育学院泰国籍汉语言进修生李孝

拿到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大工学习的3年间,我心中充满感激。衷心感谢学校为我提供的学习机会,让我从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有抱负的干事青年。毕业后,我在所罗门群岛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工作,正在完成建筑南太大学的项目。当我看到母校越来越好时,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也将带着3年来我在学校学到的坚韧、努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继续攻克工作中的一个个难关,努力为中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真心祝愿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祝愿中国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国家!

——建设工程学部2022级尼泊尔籍校友康亚德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