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青年要以奉献基层的情怀与行动响应“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号召,以基层“青春印记”展时代青年风采,为伟大事业贡献青年力量。材料学院16支队伍124余名师生“心系国家事”、肩扛“科技自立自强”责任,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科技前沿,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以青春情怀和行动响应时代号召。
主动参加“基层一线”,深刻理解青年使命
材料学子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主动深入社会基层一线,从“街坊四邻”“国家小事”理解社会变革;主动了解参与生产一线。7支国情社情调研团和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基层一线”。
“梦起云滇,鱼跃龙江”实践团队跨越4000公里,用脚步丈量龙江土地,用双手体会劳作艰辛。团队成员走访乡里困难户,与村民一起“唠家常”,洞悉社会变革;亲自参与当地茶叶、米酒等产业加工制作过程,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战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为龙江乡的小朋友们科普航天航空知识、中国地理、论语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天马行空”实践团在七个不同省市“访民情、听心声”,实践团走进村镇、政府、社区医院等,感受不同地区民生民情的多样性,倾听民生诉求。当问道对现在生活有什么感受时,一位老人说:“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在调查中切身感受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更进一步坚定了成员们人生奋斗的目标。
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树立科技强国决心
学院组建3支名企观察团实践队和2支科技创新实践团,走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3支名企观察团奔赴珠三角和西安等地的30家企业,40名本硕博学生在生产一线了解祖国发展,在军工企业了解国家重大技术攻关背后的故事,在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参观先进制造业革命与创新。为学生埋下科研报国的决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方向。
学院2支科技创新实践团走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二十九所和华为、比亚迪等重点行业,了解自己科研方向与当前国家发展需要的契合度。实践团坚持学以致用,以解决工程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科研报国志融入祖国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材料“科学+工程”学科特点。这些锻炼学生在学术创新、科技突破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的钻劲、拼劲、巧劲,助力解决我国“卡脖子”问题。
推进浸润式实践,点燃学习热情
学院将红色社会实践作为青年理论学习重要一环,让理论学习鲜活起来,让学生主动红色资源,在红色资源中汲取力量,在理论学习中锤炼思想。学院理论学习实践团走进东北、西北等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锻炼自身品质。
“材起非遗”实践团与匠人对话,与文化对话,追忆凝结在匠心之中的文化精髓,了解匠人精神。实践团先后走进贝雕文化、根雕文化,了解传统技艺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情况。了解到传统生产方式对非遗文化发展和外延有巨大困扰。但非遗传人不放弃、有耐心和恒心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工匠精神让实践团收获良多。
未来,材料学院将持续深入做好社会实践工作,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大舞台上炼意志、长才干、受教育。有青春之行助力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将小我融入社会之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