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在人生的岁月长河中或许只占几十分之一,抑或百分之一,它只是人生的一道湾,它可以微不足道,也可以荡气回肠。而在南极的这一年,书写的是我们人生旅途最壮丽的诗篇,描绘的是我们人生旅途最绚丽的画卷。
承载国家和人民的重托,肩负领导和家人的期望,我们作为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员,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了一年的越冬任务,12月中旬我们将乘坐澳大利亚的极光号破冰船踏上归航之路,并于07年元月中旬回到祖国北京。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深切的体验值得我认真地总结和思考。
在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我承担普里兹湾海冰调查的任务。越冬阶段,中山站的科考项目中,海冰观测是唯一的野外考察项目。
南极是地球的冷源,世界的寒极,是风的故乡、冰雪的天堂。南极的冬季是漫长的,从3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冬季低于零下25度的天气是很正常的事,8级以上的大风也几乎每周都有,而且有时候更是一刮就是3、4天。在冬季的南极进行野外考察作业真可谓举步维艰,险象环生。
南极科学考察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就海冰观测来说,越冬阶段的工作所存在困难主要有:野外工作量大,工作突发事件较多;冬季暴风雪天气,普遍气温较低,极夜期间户外能工作时间短,给数据的不间断提取带来极大困难;南极冬季极端恶劣的天气,海冰观测所用仪器户外工作的性质也给工作的稳定性制造了出各种各样的麻烦;还有就是我国南极海冰越冬观测本次队才是第二次,冬季的海上作业我们也缺乏足够的经验。
在远离祖国、相对封闭的极地环境下,在食物单调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极地条件下,面对工作的种种困难,我们作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也没有任何推脱我们工作的借口。因为我们知道,为支撑我国南极科考活动正常运行,国家的投入是巨大。极地现场资料的获取及积累,对后续科研工作的深入进行意义是巨大的,国内亲人对我们的期望是很高的,我们没有一丝放弃努力的理由,所以工作过程中不断注意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工作方法策略。现在我们越冬阶段的工作和生活也已经基本结束,我也基本完成了计划内的工作,收集到大量我们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
危险的初冬季节……
越冬阶段的海冰观测从2006年3月开始,内容包括:莫愁湖淡水冰冰厚及冰内温度场的连续观测;内拉湾冰厚、雪厚、冰内温度场的连续观测;内拉湾海冰冰芯的定期钻取及冰体盐度、密度的测量;中山站附近海区近岸冰冰情每月一次的普查等方面的工作。
中山站附近的海区一般2月底开始冻冰,到3月底海冰就会生长到35到40cm,这时候人就可以上去进行测量取样作业,但像雪地摩托或四轮越野摩托这样的机动车还是不能上去的。要想获得更完整的数据,就必须在这个时候把海冰观测的自动化仪器安装到观测区域上。所以从3月20日开始,我就得肩挑背扛的把一件件仪器运到海冰作业区,在路上会遇到两重障碍,一是崎岖的山路,二是不可预见的潮汐缝。
中山站位于普里兹湾的拉斯曼丘陵,南极大陆边缘的海滨裸露区被称为南极绿洲。“南极绿洲”不比人们通常理解的沙漠绿洲,“南极绿洲”除了生长着极为稀少的苔藓地衣——这样低级的植物外就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绿色生命了。由于南极大陆的海冰区域下降一年比一年厉害,所以“南极绿洲”通常都是一些高度风化的丘陵地带。拉斯曼丘陵就是这样的“南极绿洲”,所以我们在站区附近活动都要走布满风化石的山路,走在高度风化破碎的砂石山路上,一不小心就滑倒的危险,而在翻山越岭过程中滑倒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轻则擦伤碰伤,重则滑落于山谷悬崖。3、4月大雪天气会比较多,裸露的山头覆盖着厚厚的新雪,硬度还不大的新雪,自然就增加了走山路的危险了,根本看不见雪下面极为棱角、极为锋利的风化石,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了。
由于这个时候的气温还不会太低,一般都在—8到—15℃之间,这时候的海冰硬度不大,潮间带的海冰由于潮起潮落的作用,容易破碎出现褶皱,形成往岸上“爬坡”的现象,褶皱的海冰龙骨往往高出地面1m多,而凹陷区会低于海面40到60cm,甚至还会出现潮汐缝。出现潮汐缝的区域要是覆盖上厚雪,我们就很难发现其潜在的危险了。今年的4月初,俄罗斯进步二站的海冰观测队员,曾掉进潮间带的凹陷区。好在凹陷区不是很深,海水连冻融的新雪只没到齐腰深,而且该队员遇到危险的区域离我的观测房比较近,尽管鞋子、裤子都湿透了,但因为处理及时没有发生冻伤的意外。
初冬季节海冰作业的危险还来自于冰山。海冰的快速生长使得夏季基本都是开阔水的海面很快覆盖上海冰冰盖,海冰冰盖的出现使得海区的重力平衡发生变化,而冰山和海冰之间的胶结还不结实,冰山容易出现倒塌现象。中山站附近的海区由于达拉克冰流和海底地形的影响,终年都会聚集大量冰山,冰山的聚集自然给中山站附近区域增添不少美妙的景观,但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潜在的危险。中山附近的冰山都是一些中小型的冰山,但这些中小型的冰山个头都不小,这些冰山横截面一般都有好几千平方米,高出水面20到30米,没入水面中的有上百米。巨大的体积,其倒塌的能量自然是巨大的,其影响区域也往往有数公里。今年的3、4月就曾发生多起冰山倒塌现象,冰山倒塌时,地动山摇,震耳欲聋,排山倒海,过后到海边观看,发现很多的破碎海冰被抛到岸上来。冰山倒塌是不可预见的,遇上了谁也躲不了,平时我们海上作业都要远离那些已经支离破碎的冰山,但较大的冰山倒塌,只要你还在冰区,就躲不了遭遇的危险。当然,幸运的是,今年发生冰山倒塌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在冰上作业,我们只是在站区多次感受到其威力,这足以让我们为之震怯了。
艰辛的极夜季节……
极夜是极地特有的自然现象,南极从南极圈(南纬63度33分)以南一直到南极点极夜的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南极点的极夜时间和极昼时间一年各占一半,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东部沿海,纬度为南纬69度22分。中山站极夜从5月下旬开始到7月中旬结束,持续50多天的时间,而南半球的冬至6月22日为夜最深的日子。
极夜期间的海冰作业变得异常的艰苦,从5月中旬开始,能进行野外作业的时间日益紧张。天空一般到10点才会微亮,称之为黎明时间,下午2点基本就伸手不见五指,能在外面工作的时间,满打满算3个半小时,期间还要除去吃午饭的时间。冬至前后那几天,这种紧张的状态达到了极限,只有中午的两个小时,天空才是微亮的。在极夜的50多天里,我为了完成常规的海冰野外作业,只好每天都和时间赛跑,遇上下雪刮风的天气只好“怨天尤人”了。
极夜期间由于看不到太阳,气温也降到一年的最低。野外作业,人遇到事情特别容易急躁,仪器在低温下运行也容易出现故障,就拿海冰野外工作必需的冰钻来说,低温下就很难启动。仪器不听话、人再急躁,这一来二往的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极夜开始阶段我的心情多少出现一阵低迷烦躁,后来通过调节和工作的调整,才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极夜期间由于终日看不到太阳,人也容易缺钙。而低温和一天20多小时的满天星斗,也让我们外出活动的时间变得很短,活动的范围也很窄。不外出,人就缺乏足够的运动量,不外出,人就容易作息无规律,这些给队员们的身体带来很大伤害。
极夜一直持续到7月18日,那一天的早上10点我们终于迎来久违了的太阳!
疲惫的晚冬季节……
经过50多天的极夜生活,尽管我们终于看到了温暖的太阳,但极夜期间的煎熬多少让我们身心疲惫。而且8月过后,站上各种蔬菜水果渐渐地,不是消耗殆尽,就是腐烂干枯掉。缺乏新鲜蔬菜不但影响我们的胃口,也会使我们缺乏足够的维生素,助长了我们身心的疲惫。再者,我们是05年11月18日离开祖国的,到了晚冬季节,我们离开家的时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想家的时候逐渐多了起来,想回家的念头也逐渐强烈起来。茶余饭后总有人议论离回家还有多少天,在寝室里也会偶尔听到别的寝室发出莫名其妙的哀叹声。
极夜长时间不见太阳,极夜过后的阳光却很快变得很猖狂,让人总有消受不了的感觉。由于南极臭氧层比较薄,而海冰和积雪反照率都很高,所以太阳辐射异常的利害,海冰的野外作业受其影响也最为严重。要是哪天忘了擦防晒霜,一天下来准会让人掉一层皮:) (雷瑞波供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