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师者如光】史彦涛:立德树人,做科研与教学并重的领航者

2024-11-05作者:袁冰焱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化学学院史彦涛教授,一起来看他的奋斗事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以心育心,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以德育德,潜心科研培育英才;以人格育人格,力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从教十余年,他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钻研育人理念,更在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他就是化学学院史彦涛教授。

矢志创新,做学术的推动者

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史彦涛于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随后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于2012年来校工作。2016年,因其卓越的科研能力和育人贡献,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化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史彦涛致力于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他立足学科前沿,矢志创新、教学相长。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他在Nature Energy、Joul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此外,他还担任了Nature、JACS、Adv Mater、Angew等20余个权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以及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Materials、Smart Molecules期刊的编委,先后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以身立教,做师道的践行者

左手科研,右手育人。从教以来,史彦涛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真诚、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培育学生的学术热情,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强调培养学生的“三种精神、四种能力、五种心态”,即“坚韧、合作、创新”的精神;“学习、沟通、写作、思辨”的能力;“自觉、热心、诚心、专心、恒心”的心态。这一教育理念不仅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更在性格上塑造了他们的优秀品格。

史彦涛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在11年的教学生涯里,史彦涛洞悉学生特点,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互动性。他自从教开始便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为化工国际班讲授《物理化学》课程。《物理化学》课程先后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和辽宁省精品课。特别是在2020年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物理化学》成为爱课程国际平台首批上线的193门金课之一,面向全球推出,这也是国内唯一入选的全英文《物理化学》教程。截至目前,在线选课人数已突破1800人。

立德铸魂,做学生的引路者

史彦涛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他看来,教师的责任最重要的是立德树人。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和科学实践育人等环节,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率先垂范,以优秀青年学者的品质和时代担当感染学生。在教学中,他梯度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案例交流等方式,将新型光伏技术和单原子催化等学科前沿和科研项目融入教学内容,实现科研育人。同时,他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位研究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助力他们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扬帆起航。

史彦涛老师课题组组会

令史彦涛自豪的是,他的学生们不仅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更在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道德情操。所培养的研究生累计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等在内的30余项荣誉,多位学生已入职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并成长为优秀青年学者。

科研与教育双轮驱动,是史彦涛从教十一年的缩影,也是他将恪守一生的信条。他说:“将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希望自己的育人故事更加丰满和充实。”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王增强
审核: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