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师者如光】于畅:做“快乐”的科研,在“传承”中发展

2025-01-18作者:李梦瑶 崔峻菁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化工学院于畅教授,一起来看的奋斗事迹。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化工学院于畅教授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立德树人,筑牢学生成长之基;扎根一线深耕科研厚土,探索创新,照亮学生求知之路;聚贤集智搭建交流平台,倾心注力,培育学生多元发展。她如一束光,引领莘莘学子胸怀祖国,拼搏进取,逐梦远方。

乐教爱生  以德力行育新苗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于畅教授专注于做有温度的教育,以爱为基石,铺就学生的成才之路。作为大家长,她细心洞察每位学生的成长需求与身心健康,每当有新生进入课题组,她会第一时间与之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环境,顺利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身份转变;“搞好科研,身体先行”这是于畅常挂在嘴边的叮嘱。每周五,课题组全员运动打卡已成惯例,在她的积极带动下,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专业引领  率先垂范导航程

作为导师,于畅教授率先垂范,在专业方面屡获佳绩。她紧扣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聚焦功能碳与水滑石材料于能源及催化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在Nature Mater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碳素材料和材料化工的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10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20余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积极投身国际学术交流与出版事务,担任《能源化学(英文)》(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执行编委、《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高级编委、《洁净煤技术》副主编、《煤炭转化》等刊物编委,囊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于畅教授如同灯塔,引领学子逐梦科研海洋,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在她的影响和指导下,同学们在学术舞台上绽放光彩,在科研论文、创新竞赛中屡获大奖。

凝心聚力  托举学生共成长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于畅教授深知高质量科研成果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她全力为学生提供优质多元的学术平台,每周组织专题研讨,鼓励并支持学生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拓展视野,激发潜能。为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于畅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搭装置、做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组织团建、主题聚餐等活动。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默契,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传帮带”模式已经成为团队发展的特色,使团队“作战”能力得到大大提升。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成了团队成员共有的精神,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继续深造或从事研究工作,为我国材料化工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

于畅教授与其毕业生和在读学生的合影

师以匠心弦歌不辍,赓续初心立德树人。于畅教授始终在传道解惑中坚守初心使命,在教学科研中坚持躬耕求索,以教育家精神导学子前行,育桃李成林,谱写新时代教育人的生命凯歌。

来源:研究生院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常思萌
审核: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