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数学科学学院刘秀平教授,一起来看她的奋斗事迹。
于讲台中探天地宽,于数学中见宇宙广。数学科学学院刘秀平教授从教三十余载,深耕计算几何,创新学术研究范式;投身课堂改革,构建学科教学新模式;坚持以生为本,倾洒爱心呵护成长,引领学生逐梦而行。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刘秀平深知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德行的涵养和品德的培育。在育人中兼顾知识传授与德行涵养,她强化学生思政教育,履职尽责,以讲述数学家故事等形式,发挥引领作用,将老一辈科学家报效祖国、献身科研精神传递给学生,助其树立正确三观,让课程思政如春雨般浸润课堂。
作为研究生导师,她全方位关怀学生,在科研上精细指导,生活中贴心帮助,思想上巧妙启迪,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激励他们勇攀学术高峰,成长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新生力量。
师以匠心 奋楫笃行
潜心科研,矢志探索。刘秀平聚焦计算几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前沿领域,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以及10余项应用课题,在几何显著目标分析、几何形状分析与表示、神经网络设计与机器人抓取等方面深耕细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其发表百余篇论文,亮相Siggraph Asia、Eurographics等国际顶级会议及《美国计算机协会图形协会报》(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等权威期刊,更有ESI高被引论文,手握多项专利与软著。凭借深厚积累,刘秀平曾任《CADDM》副主编等要职,还荣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诸多荣誉,论文《Cost-effective Printing of 3D Objective with Skin-Frame Structures》更是斩获时间检验奖(SIGGRAPH Asia 2023 test-of-time award),用坚守与拼搏书写科研华章。
师泽若水 遍植桃李
静笃育人三十余载,刘秀平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研究生教学中,她以生为本,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将前沿成果融入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科研与育人互鉴,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与开拓精神;依托科研项目,她带领学生聚焦CAD几何引擎、机器人抓取等前沿难题攻坚。在其指导下,众多学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顶级会议和期刊,谷歌引用次数超过1500次。团队所构建的Affordpose抓取数据集也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广泛使用,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已毕业的学生在各大高校及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尖端科技公司中继续发光发热,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持续贡献科研力量。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刘秀平内心最真挚的教育情怀,更是她孜孜躬耕三十余年的育人信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因为刘秀平教授淡泊名利,埋头苦干,怀揣着对教育科研事业的热爱,精心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报效祖国、献身科研的科学精神,才造就了一批批科研创新人才。
来源:研究生院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常思萌
审核: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