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学在大工】郝祎琛:我的秘诀是手抄论文

2025-06-27作者:罗志杰 郑童月

在大工的校园中,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他穿梭于教学楼与实验室之间,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探索的热情,这个人就是郝祎琛。本科毕业于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叶轮机械及自动化专业的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坚持,荣获学校2022-2023学年优秀研究生标兵,成功直博本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

决定保研本校后,郝祎琛凭借优异成绩入选能源与动力学院拔尖人才计划,推荐免试进入王晓放教授和刘海涛副教授课题组深造,着手学习研究生阶段的内容。同时,在两位导师的指导下,郝祎琛的本科毕业论文《基于非机构化图神经网络的流场智能预测》获评“2022年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至研一结束,郝祎琛已修完直博生32学分(应修31学分),综合测评成绩位居学院第一,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担任高水平期刊审稿人。

郝祎琛(右一)参与学术会议

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秘诀何在?面对术语繁多、结构复杂的科研写作任务,郝祎琛有独特的破题之法——手抄论文。“我始终认为,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翻译、理解、手抄,从逻辑框架到名词表达,从句型句式到图标运用,对他而言,这绝不是笨办法。吃透一篇高质量论文,就像多了一位手把手教导的导师。

郝祎琛手抄论文的手稿

凭借这个秘诀和不懈探索的劲头,郝祎琛在科研领域不断前进,作为研究生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专项)“超临界水热化学还原制氢装备的材料-结构-反应一体设计与制造”课题,聚焦能源动力装备数字赋能,助力国家“双碳”能源战略。

郝祎琛的科研日常

科研“大神”也会有瓶颈期,郝祎琛也曾面临项目进展慢、论文不如意的难题。当面对难题无从下手时,他常与导师谈心,也寻求过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不论被风霜摧残得如何,要保持一颗少年心,要能在生活中发现感动。”这是郝祎琛的题解。

郝祎琛在做讲解分享

科研之外,郝祎琛还担任学院硕2207班班长,曾任学院团工委组织部副部长。收发信息、整理资料、组织活动……如何有效沟通?如何高效管理?郝祎琛在工作中不断寻找着答案。“除了专业知识,掌握沟通、合作能力也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师弟师妹顺利科研,作为主讲人,郝祎琛开展过两次科研基础技能分享交流会,将自己碰壁后总结的经验无私分享给大家。

郝祎琛在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闲暇时分,郝祎琛喜欢走进自然,吹吹星海潮湿的海风,听听白云山的梅花鹿呦呦,眺望莲花山下的跨海大桥。这个城市的山与海总能将他的烦恼抚平、释放。

郝祎琛与大工的故事已讲述了六年,六年时光里,他在凌水河畔攀登着一座座知识高峰。“以终点为起点”是他的六字格言,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将是他下一场奋斗的开始。怀抱初心止于至善,郝祎琛的奋斗永无止境。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编辑:刘嘉瑞 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