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师者如光】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盛贤君

2023-09-13

“盛老师把复杂的定理讲解得清晰、易懂,而且还联系实际应用,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身体原因缺了很多课,但盛老师专门为我录制了讲课视频,并多次主动给我在线上答疑,太让我感动了,真的是难得的好老师……”一句句发自学生肺腑的好评,一点点用爱与奉献浇筑的教育方舟,数不清的授课小时,道不尽的桃李芬芳。“倾心育人、爱生如子,启润心智、行为世范”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盛贤君教授一直把这几个词当作自己的职业信仰,一干就是26个春秋。

扎根一线,潜心教学,做一个深耕不辍的授业者

教育之路漫漫,育人之心灼灼。盛贤君主要负责教授的专业基础课“电工学”——授课对象覆盖面广、教学任务重,特别是机械日语强化班、材料日语强化班等班级需要日汉双语授课。当时,国内电工学日汉双语授课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关日文原版资料匮乏。盛贤君怀着对教书育人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毅然主动请缨,凭借着自己的日语基础,深入进行了系统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了一位兼具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日语表达能力的教师,开设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日汉双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强教必先强师。盛贤君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在教学改革方面追求卓越。多年来,她持续改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实践平台,总结了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发表了多篇教育研究论文,编写了《电工学(少学时)日汉双语电子教案》等教材。她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思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虚拟实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元融合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将工程案例及最新成果引入课程,并建设了一流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于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她的课程先后获评省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国家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效果也广受师生好评,先后获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本科课程教学示范教师”等称号。

立足科研,研教结合,做学生科研路上的引路人

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有教书育人,还要承担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近几年,盛贤君主持了7项纵、横向科研项目,她的研究涵盖了飞行器天线罩专用数控装备研发、电磁功能构件设计、电性能分析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她在一流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拥有二十余项发明专利,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学进步奖等荣誉。

凭借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盛贤君注重实现技术突破与科研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使科研与教学与育人相辅相成。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平台,参与研发的“智能绝缘电气实验系统”荣获全国高校自制设备二等奖,并在电气本科实践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一系统的成功研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机会,以工程项目为背景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不仅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她还注重涵养学生科研报国情怀,通过亲身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和至诚报国之心。

2012年,几位大二的本科生在盛贤君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培养科研兴趣,盛贤君带他们参观实验室,展示老师们研发的装备在国家安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为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从微课题入手,和他们一起做实验、调试程序。在盛贤君的带动和鼓励下,学生们的科研兴趣被激发,不断地攻克难题,科研能力也随之提高。其中刘宁同学,在学习中深受鼓舞,立志将来要和老师们一样,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他师从盛贤君进行硕博连读,在盛贤君十年来的精心栽培下,刘宁已成长为青年才俊,他的博士论文获评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留校成为学校最年轻博导,奋斗在祖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中。

勇挑重担,敢于创新,做一名优秀的教学管理者

作为“双肩挑”干部兼任教学管理工作18年,曾任实验中心主任、专业负责人以及主管本科教学的副系主任、副院长、副部长等职务,盛贤君始终坚持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她总结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以生为本、以研促教、保持实践教学先进性”的理念,加强管理,将电气工程实验中心建设成“辽宁省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此外,她还组织建立了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为多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具有工程特色的实训和实习机会。

在专业建设方面,盛贤君坚持两手抓,既关注传统专业,又注重新专业的建设。在担任教学副院长时,电气专业2014年通过了有国外观察员参加的工程认证,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还使其获评首批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在担任教学副部长时,学部每年都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5个传统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电子信息工程”等4个专业多次通过了工程认证。

守正创新,改革突破,笃定前行,无问西东。2017年,当“人工智能”专业尚未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时,盛贤君提出在5个传统专业中增设“人工智能”专业方向。这一创新性举措促使各专业既保留了其“本色”,又增加了人工智能的“特色”,推动了传统专业改革的同时促进了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在她和学部领导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成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心怀热爱,躬耕不辍,盛贤君表示,她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岗位传递教育温度和正能量。

来源:教务处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李雨桐 于舒雯
审核: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