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师者如光】郭亚丽教授与制冷专业双向奔赴的三十年

2023-10-23作者:陆麦 聂陈昱 摄影:郭雅琦

郭亚丽,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相变传热传质、复杂流体动力学、新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等方向的研究,在相关领域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资助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

选择“制冷”,无问西东

1993年的秋天,17岁的郭亚丽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在好奇心的驱使和母亲的建议下,她选择了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当时,我有意识地去了解了一下,原来‘制冷’不仅仅是空调与冰箱,它几乎存在于各行各业。”郭亚丽教授回忆道,从此便与这个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郭亚丽进入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工作。在那个年代,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是能源与动力学院最新成立的专业。新学科立下来、走下去的发展重担落到了年轻的郭亚丽身上。高压之下生动力,郭亚丽全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当中。从招生方案的设置、培养计划的实施到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建设的打磨,她到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针对当时面临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调整。“兄弟院校的老师很热情,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慢慢地积累起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坐在知行楼明亮的玻璃窗后,郭亚丽教授如释重负般感慨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的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科体系特色鲜明,已然成为国家动力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深耕教坛多年,在本科生课堂上,郭亚丽教授注重课堂反馈,听取学生想法,结合学科前沿,融入思政教育,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过程性考核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可以通过提问、大作业等形式,从侧面给到学生一个‘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郭亚丽教授补充道。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郭亚丽教授致力于在学习、生活上根据学生的目标规划给予指导性建议,打破“按部就班”的旧式思维,进行具体明确的个性化计划制定。郭亚丽教授秉持着“尽早”的观念,在研究生入学之前构思好学生可研究的方向,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接触,综合考量实际情况和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帮助研究生们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郭亚丽教授认为:“目标明确了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开展就变得水到渠成。”

路修远兮,上下求索

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需求,现实问题推动理论创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郭亚丽教授毅然选择躬身入局,开拓新能源节能减排的研究新领域。从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学科角度上考量“双碳”政策,无论是“热能”还是“制冷”,都是消耗电力的,如何去实现“零碳”运行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天时地利,物华人和。基于国家政策的大背景,着手于企业的实际需求,郭亚丽教授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围绕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学科背景,利用天然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促成了海水淡化的研究。“为什么要去研究海水淡化?是因为国外技术长期垄断,国内企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卡脖子’问题的存在,是我们去研究、去突破的动力。同时,我们大连又是沿海缺水城市,具有进行相关研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郭亚丽教授说。

“只要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郭亚丽教授提及,在一次负责项目的系统设计模块时,她需要编写代码整合各个设备、各个流程。“按照我们的推理逻辑,这样调应该就是对的,但有时往往调很长时间都调不出来,这时候特别考验人的毅力。”郭亚丽教授表示。对此,她建议道,遇到瓶颈时,可以先把“它”放下一段时间。另外,做实验本身对于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个挑战,实验过程中的困难是未知的,但只有动手去做才会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现突破。“需要不断地去想办法,不能碰上困难就此气馁,我很深的一个体会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直线走不通的话就走曲线。”郭亚丽教授总结道。

要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就需要结合问题的现实背景,通过细致的基础研究获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去指导工程实际。“多效蒸发装置具有‘小温差’传热的特点,往往仅有两度左右的换热温差,必须对引起传热温差变化的热力学损失因素进行精确分析与控制,否则导致的最恶劣情况会是引起整个设备失效。”郭亚丽教授坦言,合作企业恒力石化海水淡化工程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基础研究做得特别“细”。重视基础研究的运用,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科技应用,指导实际工程取得成功。

技术难题的解决直接造福于相关企业。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海水淡化系统利用企业废热作为动力源,实现了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不仅减少了企业冷却塔的投资,更满足了企业的淡水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技术的运用所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为企业新增利润4800万元/年,其中直接节约建设经费2000万元,节约运行经费1400万元/年,直接降低了碳排放,相当于每年节省21万吨标准煤。

解决“卡脖子”问题后,直面“更上一层台阶”的挑战。“虽然自主研发成功了,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仍然是一个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用更先进的理论去指导,去设计更完善的体系。”郭亚丽教授表示。

双向奔赴,天道酬勤

谈及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建议和嘱咐,郭亚丽教授说道:“踏踏实实给自己做好定位,结合国际前沿、国家战略需求,立大志、成大才。”同时,郭亚丽教授着重强调了一个词——天道酬勤。“我觉得勤奋肯定是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天道酬勤,这四个字是很有道理的。”郭亚丽教授回忆起跟随沈胜强教授团队设计位于河北省黄骅市的国内首台万吨级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的日子:“时间紧、任务重,在那半年里,整个团队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都会工作到很晚。半年下来方案通过,之后工程建设、顺利出水,大家才在成功的喜悦中细细品味那争分夺秒的半年时间,所有人的所有苦和累都是为了成就这一历史时刻,值得!”对郭亚丽教授来说,这段难忘的经历再次印证了“天道酬勤”的不二法则。

郭亚丽教授选择了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同样,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也选择了她。“成果得到肯定,我是很高兴的,但工作依然是那么开展,该教好书教好书,该做科研做科研,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郭亚丽教授淡然表明了自己对于成就与荣誉的态度。

从1993年到2023年的30年,有一场未完待续的双向奔赴。无论是在开展科研的道路上,还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个人禀赋往往并非差距所在,“天道酬勤”才是郭亚丽教授与制冷及低温工程的双向奔赴,更是一路上无问西东的付出与当下惠泽人类的成就间的双向奔赴。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周学飞、王增强
审核: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