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学在大工】崔鑫楠:笨办法磨真本领

2024-05-15作者:许桐 朱彦婷

崔鑫楠,中共党员,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屈伯川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等10余项奖学金;曾获第十四届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二等奖、第十四届大学生数学竞赛辽宁省一等奖等奖项;曾获校优秀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化工学院十佳学子等荣誉称号。

“不要做第二个别人,走好自己的路,成为第一个‘我’。这既是崔鑫楠的人生信念,也是对同学们的真切寄语。

崔鑫楠生活照

聚沙成塔  水滴石穿  笨办法磨真本领

在成为第一个自己的道路上,崔鑫楠秉持着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学习信念。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学生。大一上学期,他的高数成绩仅有77分,“那是我成绩最低的一次,身边有同学靠期末冲刺便能够考到80多分,可我没有嫉妒或是泄气,我明白我有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他相信,笨办法能磨砺真本领。“笨办法不是坏办法,当我遇到一道不懂的题时,会下比别人更多的功夫去研究,直到能够举一反三为止。”大一下学期开始,崔鑫楠认真地钻研每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程。通过努力,他在大一学年结束时以专业排名第二,高数97分的优秀成绩实现“逆袭”。

崔鑫楠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十分要强。他回忆,初中时的他有些贪玩,因此也没少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教育,“有一次,数学老师认真地告诉我,再这样玩下去,我以后的人生也就只有这个程度了。”这句话对当时的他产生了冲击,但他没有就此讨厌数学,而是感到受到了巨大的激励,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在这之后,我数学总是考第一,年级排名也总是靠前。”随着成长,崔鑫楠要强的性格便逐渐凝练为坚持与踏实的学习信念。此外,他还有着“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如果一天要完成10道数学题,那么就不能只完成8道题,学习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肯去挤时间。”

两年来,崔鑫楠在图书馆的300余次打卡、20余本笔记和错题集、400多条向老师虚心求问的消息,都见证着他的不断成长。他充分发挥自己要强的个性,也给自己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崔鑫楠坚持每天图书馆打卡学习

携手共进  众志成城  众行不畏道阻长

一个人或许能走得很快,但只有众人一同前进,才能走得更远。崔鑫楠觉得,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他也在各种工作中找寻着自己的位置。崔鑫楠在级队担任团总支书记,曾积极组织防控志愿服务、劳动卫生清扫等工作,为同学们的健康护航。在六场“学思践悟”的团总支活动中,他带领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在他的努力下,团总支累计在微信公众号刊登特色活动新闻十余篇。

筹备迎新晚会期间,崔鑫楠作为场务人员为大家出力;运动会期间,他连续一个月五点半起床,与同学一起训练滚铁环项目,最终获全校第二名。他曾参与级队学霸讲堂,组织编写模拟测试卷20余套,在假期组织帮助挂科同学补习150余小时,助力级队多门科目实现零挂科。同时,他主动加入学院学雷锋讲师团,开展高等数学、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材料等科目的一对一辅导,共计授课14堂,辅导答疑超300人次。“同学们都很乐意接受补课,课后我也会持续关注他们的学习进程,看到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我感到特别欣慰。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友谊与责任。”

一直以来,崔鑫楠都以坚守的姿态陪伴着同学们,用行动书写奉献与担当。同学们对他的付出也给予了认可,作为非班委成员的他,民主评议连年位列班级第一名。

崔鑫楠坚持定期走访寝室

奋力实践  致知力行  双脚丈量成长路

“停留在电脑和纸面上不算实践,只有用双脚去实地丈量,才能真正成长。”崔鑫楠随“温澜潮生,红溯延途”实践团前往延安,团队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深入线下获取数据,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EWM)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科学精确的数据。层次分析法系统性强,简洁实用,但相对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熵值法客观性强,不受主观因素影响,但过于依赖输入的原始数据,综合性较弱。“我们团队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使得分析过程既注重了信息的客观性,又充分结合了主观思考,这让分析结果更加合理、更具参考价值。”

崔鑫楠认为,在进行一项研究时,首先一定要有认真的态度,其次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二者相结合,才能精益求精。除此之外,崔鑫楠参与制作的十二讲化学科普微课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累计浏览分享7000余人次,实践纪实得到中国青年网、辽宁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浏览点击量超30万。

寒假延安实践团留影

暑假科普实践留影

多彩青春  开拓创新  全面发展勇进取

崔鑫楠追求科创研究与文体活动全面发展,这也是他在超越自我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大学以来,他积极参与科创研究,在半导体清洗领域公开两项发明专利。崔鑫楠加入了许晓飞老师的研究组,围绕半导体清洗领域污染大、清洗能力差、成本高昂等问题,尝试使用高效、环保的微泡臭氧水清洗光刻胶,确定“微泡发生关键理论及用于半导体清洗的工艺研究”的研究课题,为半导体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献力;在他参与的另一项关于微纳米气泡生成技术的研究中,小组针对传统文丘里管微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效率低、混合不均匀等问题,通过添加预混装置、改变进气方式、诱导激波产生等一系列方法,改进发生器的性能。

研究过程中,崔鑫楠立足文献,联系实际,打开思路,执着与好奇心是他源源不断的动力。他说:“我从没有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一旦下定决心去做,便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两年的科创经历,不仅使崔鑫楠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也使他科研报国的理想越来越坚定。

与此同时,崔鑫楠力争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连续两年参加“凌工睿言”,为校园规划建设助力献计献策,其中一项是关于修建车棚的提案。“校园里风很大,同学们的车总会被刮倒,很不方便,为此,我和同学们便提议修建车棚。从选材选址、场景模拟到样本采集、价格商谈,我们都详细地做出了规划。”此外,崔鑫楠在校运动会上挥洒汗水,尽显青春色彩,曾获毽球比赛第一名;为献礼党的二十大,他设计了海报《新征程,再出发》,荣获“匠心杯”青年文学艺术奖二等奖。

崔鑫楠的实验日常

崔鑫楠团队绘制的车棚实物图

“以前,我很羡慕学院里一位优秀的前辈,于是我对一位同学谈到,自己想成为第二个他,但那位同学向我发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去做第一个崔鑫楠呢?’这深深地激励了我。”崔鑫楠也曾想追着别人的背影奔跑,而现在,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微
编辑:王钰菲 王一婷 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