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孝军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分子荧光探针;功能性染料、颜料及其工业应用。科研成果“荧光染料识别与比例荧光响应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大幅面数码喷墨染料及其应用”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计算机彩色喷绘墨水的研制”获2004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贾振元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精密与特种加工、精密测量与控制。2013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及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科研成果“航空航天C/E复合材料低损伤高效加工技术与应用”获2013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加工技术与装备”获2013年度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担任973计划项目“大型航空复合材料承力构件制造基础”首席科学家。
马震岳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水电站建筑物结构分析;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水力学。科研成果“巨型机组水电站建筑结构关键技术”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沈胜强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主要研究领域:复杂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强化换热技术研究与高效换热设备开发;多孔介质中的传热与传质;喷射式热泵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与技术开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研究;节能技术与热力系统节能优化分析;海水淡化基础与应用研究;建筑节能及其经济性研究。科研成果“农业废弃物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技术与整套设备”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天明教授,数学科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经典组合学;组合数学中的机械化方法;计算分子生物学。科研成果“生物计算的若干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宋永臣教授,能源与动力学院。主要研究领域:深水流动安全保障和水合物风险控制技术;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科研成果“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机理与分解安全机制”获得2013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
亢战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结构与多学科优化设计、非确定性结构优化设计、结构拓扑优化、微细观力学、计算力学方法等。在结构拓扑优化、结构动力特性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考虑非确定性参数的结构优化设计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科研成果“不确定性参数与载荷下的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获2013年度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贾金青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工程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科研成果“一种支护深基坑的预应力柔性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2013年度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高航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主要研究方向:高效精密磨削技术与理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科研成果“大型C/E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工艺装备”获201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程春田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大水电系统调度;电网节能发电调度;特高压直流水电消纳方式。科研成果“大水电系统调度方法及自适应软件系统”获得2013年水力发电一等奖,“复杂防洪调度系统的多目标决策及径流预报理论”获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陈景文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主要研究方向:污染生态化学、计算(预测)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污染修复化学、产业生态学与生态工程。2013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项目“有机污染物计算毒理学”获201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孙希明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网络控制系统,切换系统,时滞系统,非线性系统。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涛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磁、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王正汹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实验室和空间等离子体中宏观与微观不稳定性;实验室核聚变等离子体中微观湍流以及能量输运;实验室和空间等离子体中磁场重联;低温以及尘埃等离子体非线性动力学。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年获得科技部“国际热核聚变堆计划”重大专项项目,担任“磁约束聚变物理基础问题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
伊廷华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结构安全监测。2013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年973项目负责人,香江学者,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
郭旭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2013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同年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年获得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并入选第二届辽宁省十大科技英才。
唐春安教授,建设工程学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担任973计划项目“重大岩体工程灾害模拟、软件及预警方法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级基础性研究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并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
王博副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研究工作密切结合新一代运载火箭、高速列车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展了相关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工作。2013年获得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计及缺陷敏感性的网格加筋筒壳结构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李宏男教授,建设工程学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辽宁省结构工程学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3年获得华夏建筑科学技术奖。
洪晓楠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研究方向:哲学。担任中国科学哲学学会理事,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4年8月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
侯召民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立足于基础研究,以“新催化剂,新反应,新材料”为宗旨,致力于开发新型的、结构明确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配合物催化剂,并探索其在精细化工合成、小分子活化、烯烃聚合、合成发光材料等方面的应用。2006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奖,2007年先后获日本三井化学催化科学奖和日本化学会学术奖。
董星龙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学术论文类,独立获奖人),2004年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十二五”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大连理工大学致力于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多年来,大工为国家创造了多项第一,书写了大工辉煌的科研史;今日,一批科技工作者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7月17日下午,学校召开2014年科技奖励大会,表彰奖励一批科技工作贡献突出者。本期【面孔】将镜头对准了获得表彰的他们,以此展现大工科研人奋斗拼搏的大工精神。(姜雪 龙海波 王增强)
彭孝军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分子荧光探针;功能性染料、颜料及其工业应用。科研成果“荧光染料识别与比例荧光响应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大幅面数码喷墨染料及其应用”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计算机彩色喷绘墨水的研制”获2004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贾振元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精密与特种加工、精密测量与控制。2013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及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科研成果“航空航天C/E复合材料低损伤高效加工技术与应用”获2013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加工技术与装备”获2013年度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担任973计划项目“大型航空复合材料承力构件制造基础”首席科学家。
马震岳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水电站建筑物结构分析;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水力学。科研成果“巨型机组水电站建筑结构关键技术”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沈胜强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主要研究领域:复杂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强化换热技术研究与高效换热设备开发;多孔介质中的传热与传质;喷射式热泵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与技术开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研究;节能技术与热力系统节能优化分析;海水淡化基础与应用研究;建筑节能及其经济性研究。科研成果“农业废弃物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技术与整套设备”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天明教授,数学科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经典组合学;组合数学中的机械化方法;计算分子生物学。科研成果“生物计算的若干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宋永臣教授,能源与动力学院。主要研究领域:深水流动安全保障和水合物风险控制技术;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科研成果“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机理与分解安全机制”获得2013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
亢战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结构与多学科优化设计、非确定性结构优化设计、结构拓扑优化、微细观力学、计算力学方法等。在结构拓扑优化、结构动力特性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考虑非确定性参数的结构优化设计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科研成果“不确定性参数与载荷下的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获2013年度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贾金青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工程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科研成果“一种支护深基坑的预应力柔性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2013年度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高航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主要研究方向:高效精密磨削技术与理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科研成果“大型C/E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工艺装备”获201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程春田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大水电系统调度;电网节能发电调度;特高压直流水电消纳方式。科研成果“大水电系统调度方法及自适应软件系统”获得2013年水力发电一等奖,“复杂防洪调度系统的多目标决策及径流预报理论”获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陈景文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主要研究方向:污染生态化学、计算(预测)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污染修复化学、产业生态学与生态工程。2013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项目“有机污染物计算毒理学”获201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孙希明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网络控制系统,切换系统,时滞系统,非线性系统。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涛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磁、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王正汹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实验室和空间等离子体中宏观与微观不稳定性;实验室核聚变等离子体中微观湍流以及能量输运;实验室和空间等离子体中磁场重联;低温以及尘埃等离子体非线性动力学。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年获得科技部“国际热核聚变堆计划”重大专项项目,担任“磁约束聚变物理基础问题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
伊廷华教授,建设工程学部。主要研究领域:结构安全监测。2013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年973项目负责人,香江学者,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
郭旭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2013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同年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年获得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并入选第二届辽宁省十大科技英才。
唐春安教授,建设工程学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担任973计划项目“重大岩体工程灾害模拟、软件及预警方法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级基础性研究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并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
王博副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研究工作密切结合新一代运载火箭、高速列车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展了相关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工作。2013年获得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计及缺陷敏感性的网格加筋筒壳结构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李宏男教授,建设工程学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辽宁省结构工程学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3年获得华夏建筑科学技术奖。
洪晓楠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研究方向:哲学。担任中国科学哲学学会理事,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4年8月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
侯召民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立足于基础研究,以“新催化剂,新反应,新材料”为宗旨,致力于开发新型的、结构明确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配合物催化剂,并探索其在精细化工合成、小分子活化、烯烃聚合、合成发光材料等方面的应用。2006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奖,2007年先后获日本三井化学催化科学奖和日本化学会学术奖。
董星龙教授,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学术论文类,独立获奖人),2004年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十二五”国防基础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