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工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实时提供迅捷的报道、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他们出现在学校每个角落,这些定格的画面,记录着新闻背后的新闻人;记录着新闻人的喜怒哀乐。
校报编辑部吕东光:让我们用尚显稚嫩的思维和触觉以记者的骄傲和责任去真心感受我们经历的每一次。
新闻网张平媛:用心编辑,用情感受,用笔书写,用爱记录。做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新闻人。
新闻网龙海波:我们不在新闻现场,便在新闻现场的路上;手握一支笔,我们是大工历史的记录者;拿起相机,我们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校报编辑部王增强:用心灵感知校园,用镜头见证变化。希望我们每一次的书写都能真实的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让大工精神深植于世。
官博君+官微君许剑:我们力争用最简洁的语言报道大工新闻,用最快捷的方式共享热门资讯,用最敏锐的思想交流青春感悟,用最质朴的画面讲述大工故事。
电视台柳景超@2014春季运动会——控制摇臂,就像一个炮手,每次上阵之前,都要快速安装、认真校准,然后才能做到如臂指使。看到空中摇臂上下飞舞,那一刻如百战将军,心中豪情万里,指点“江山”。
电视台张春梅@2013老教授讲故事现场——看到我们时,我们在电视上;看不到我们时,我们在路上。我们责任在肩,不求回报,只求把最精彩的视频奉献给亲爱的观众,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着大工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光影着校园的光荣与梦想。
电视台彭伟@2013新年音乐会——这是一份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这是一份开拓视野的工作,这也是一份寻找美发现美的工作,这份工作忙碌并快乐着;这个平台可以让你走近高大上的实验室,收获各方面的知识,结识不同专业的朋友;他让你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所学校也更加热爱这所学校;我们成长的同时也用影像见证了大工成长的每一步,作为大工新闻人,我很幸福!
电视台高振钧@2014——贴近真实,呈现完美,拍摄敢于人前,休息甘于人后。当自己的作品得到赞美即使他们不知道我,我也能取得极大的自豪与满足
电视台杜佳@编辑室——用睿智的头脑思考,用敏锐的眼睛发现,用善良的心灵抒写,这便是记者的工作,用幸运的镜头,捕捉幸福的人生;用正义的笔触,撰写真实的新闻;用快乐的话筒,述说精彩的生命,做一名始终在路上的记者,完成一个记者的职责和使命。
教务处夏远景:教学工作的宣传需要专业知识和新闻知识相结合,多观察、勤记录,多角度展现学生精神面貌、宣传学校办学特色,乐在其中。
科研院孙彬:通讯员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它让我经受锻炼,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我深信:努力成就未来,笔耕不辍、愈写愈奋!
学生工作处李琳:作为学生工作处的通讯员,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能将学生工作中与大工学子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以新闻的形式及时呈现。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能将学生工作中的亮点与成果与全校师生分享,这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校友处朱志伟:用文字与相机记录下的瞬间,有及时传递新闻的自豪,有用心呈现美好的骄傲,更有凝结校友情深的感动。执着校友通讯,努力做到最好。(朱志伟)
技术研究开发院郝涛:技术研究开发院成立伊始就承载着学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设置通讯员系统解决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问题,为学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离退休处王昕:眼界更加宽阔,触觉更加敏锐,思维更加立体,因为职责,更因为热爱,在平凡的工作中挖掘不平凡的故事,用镜头描绘,用笔尖镌刻,让瞬间成为永恒。
网信中心刘凤伟:通讯员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有压力,有辛苦,有温暖,更有收获,它让我经受锻炼,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
后勤处王慧:通讯员要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丰富的生活体会,工作中积极向各部门领导和员工请教,挖掘更多素材,使宣传工作不留死角。
保卫处国翔宇:作为学校保卫处的一份子,我深刻地认识到校园的和谐稳定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服务热情为母校建设添砖加瓦,誓保校园平安。
化环生学部刘永霞:通讯员的主要责任就是通过身边的人或事,让大家了解学校及学部风采的同时,用简单凝练的语言让宣传更具有思想性、可读性。
化环生学部范苏月:作为一名辅导员兼学部通讯员的我,曾经也是一名学生记者,以前每天穿梭在校园里,忙着采访和报道各种各样的活动,现在每天也都会接触到关于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很多的辛苦,但是在期间也能收获很多的感动,我愿在这个平台上关注学生,与他们共同释放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
电信徐迎华:宣传工作肩负着凝聚人心、引导舆论的重任,宣传员工作让我在积极展示学部形象、及时反映广大师生的所想所为中不断拓展党建和思想工作阵地,为学校发展聚焦正能量。
电信学部张杰:两年的通讯员工作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新闻敏锐性和写作能力,不自觉地已经将了解校园动态,挖掘和反映师生在学习、工作中的“新东西”当成是一种习惯。
建工学部张硕: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通讯员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养成敏锐的眼光,形成独特的视角。相信在全校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工的宣传工作定会再上新台阶。
运载学部关曼:关曼,东北姑娘,爱文字,爱旅行,爱体验新事物。喜欢在阳光下生活,在静默中工作,怀念悄然而逝的岁月,喜欢记录成长的点滴,将正能量传递出去。
运载学部邵帅:邵帅,喜欢用文字记录点滴,喜欢用心去体会周边发生的一切。文字是一种力量,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别样的享受。
机械工程学院李然:滴水见世界,片叶知春秋,通讯员是发现学校美的窗口,作为基层通讯员,必须拥有一双慧眼,一双慧手,擅于发掘新闻、采写新闻。
材料学院侯英华:十年信息报道弹指一挥间,十年里我不但记下了教学工作的点滴,更感受着学校教学事业蓬勃的发展。
人文学部金保德:以新闻人的视角记录人文社科的点滴进步,为增添学校的人文氛围努力学习,向专业新闻人进发。
人文学部张玥:通讯员的身份带我走进了身边的新闻世界,倾注了一点思考,扩展了一些视角,更增添了一份乐趣。
外国语学院赵婷婷:作为一名院系基层通讯员,首要工作就是深入基层,贴近基层,反映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新思想、新经验、新成果,反映贴近师生们关注的人和事。
物理学院李一鸣:用慧眼,寻找新闻的素材;用双耳,倾听师生的声音;用文字,描述美好的明天;用图片,记录真实的现场。利用宣传的力量,凝练物理文化,表达物理声音。
软件学院辛永亮:一份工作一份历练,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自己在宣传员岗位上体验着“新闻工作者”的思考、辛苦和收获,从新闻写作、摄影到媒体联系,自己在这份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历练,在大事小情及时落于笔端的同时已经记录了一段历史,倍感欣慰。
软件学院姜瑞勋:姜瑞勋感言:用“心”引导同学开展学业,挖掘教学亮点,展示教工风采,传递教学“正能量”,体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体教部杨薇:作为一名兼职的通讯员,这项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它让我经受锻炼,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
创新学院冷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开阔视野,拓宽信息渠道,提高新闻敏感性,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为目标,为学校的宣传工作添砖加瓦。
城市学院赵文秀:从职业新闻工作者到讲授新闻的大学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我深切体会到,新闻实践对学生新闻职业素养的提升十分必要,把近20年的新闻实践带给学生,是我最后的职业梦想,而兼职校园新闻通讯员的工作使我的职业梦想又多了一个实践的阵地。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张晓丽:满怀希望与激情,用心去耕耘,只有热爱通讯员这份工作,才会有充满爱的收获。
记者团张钦颖-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用事实见证真相内外。记者,不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作为围城外的旁观者,把社会最新鲜、最真实的一面带给大家,总是会有充实的满足感。
记者团林胡斌-作为摄影记者,欣喜的是自己的拍图技术被认可,欣喜的是自己的图上新闻网,欣喜的是自己的图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表现出不为人知的事,苦累也是甜的滋味
记者团刘承斌-作为记者,可能奔波于各种活动现场,无论是你喜欢的还是你讨厌的。但是学校发生的事情要靠我们的笔和镜头记录,所以我还是在这里,坚守着传媒梦想-2
记者团徐廷鹏-当学生记者以来,我学到了好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知道作为一名学生记者身上肩负的责任比原来要大好多,我们代表的不止是我们自己,更是代表着大连理工大学学生记者团这样一个集体。虽然做一名学生记者有时候很忙,但是从中获得的快乐却是真真切切的,我们一起拍图,一起出策划,还有什么能比和一群与自己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做着互相都喜欢的事更幸福的呢!谢谢记者团,谢谢所有的努力的我们!
记者团谢昊-在数字信息的时代,能作为一名信息的传递者,是很值得骄傲的事。在我看来,记者是一个分享者,他发现、寻找、记录并且分享着最及时的新闻,展示事物最真实的那一面,让大家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我则快乐于其中。
记者团许可心-我们对新闻有一种执着的信仰,我们始终觉得,新闻改变的不仅仅是对事件本身和被访者,还有我们一群,既不是侦探、也不是警察,但是愿意在大热天为了一个报道的真相而奔波,为一篇报道的刊登而欣喜的学生记者。
记者团汤峰:说起记者,几个关键词,一支笔,一个相机,忙碌忙碌,热闹与寂寞。采访时,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写稿时,多检查,多斟酌,多深入。
记者团申家铭:文字,是我纪录这个世界最优美的方式,而记者的触觉让我了解一个最生动和更加真实的世界。因为热爱,所以快乐,我享受发现生活和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我会一直快乐并坚持下去。
记者团摄影部:我们在运动场上等待一个奔跑的身影,在山上礼堂捕捉一个跳跃的姿态。作为摄影记者,我们用镜头记录学校发生的点滴,用热忱刻录一段时间的影像
学生电视台何昕琛@2014运动会——飞行器就是一个空中的精灵,灵动、妩媚。用创意的眼光和飞翔的思维来操控它,如臂指使,呈现完美
学生电视台:运动会现场摇臂安装,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
微博协会会长王敏:滚动的大屏幕,吸引着全场人的眼球,描绘着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记录着幕后工作的严谨认真。从填写微博墙申请表格,到活动前现场调试设备和网络,再到活动时一条条审核上墙微博,我们在大家看不到的屏幕背面,用大家想不到的认真细致,呈现活动的最精彩处,营造互动的亲切氛围,转达观众的由衷心声。校庆、嘉年华、开学季、百川讲堂……每一场大型活动,我们都准时与大家见面,你们的每一条微博,便是最让后台的我们感动的点滴。
微博协会运营小编农书艺:碎片化让人焦虑、突发情况令人发疯、预期和现实的落差常叫人心碎、更迭变化快得让你欲哭无泪……每个运营小编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坚持。话题怎么取、选用什么样的图片、什么时间发布、怎么与粉丝互动……从每一个细小的点做起,学习、思考、改进。运营一个有温度的账号,做一个有温度的新媒体人。
微博协会技术部长杨济远:一台单反,一个三脚架,走遍学校各活动现场。也许我们没有专业的技术,但我们有足够的热情。运动会、峰岚杯、迎新现场……你注意到的也许只是现场的热闹,而镜头里存在的是每一个人的身影、每一个精彩瞬间。用镜头记录生活,用照片讲述故事。
广播台孙静娜:大学生涯里属于自己最特殊的身份,就是我是一个媒体工作者。它带来的荣誉与光环,我享受着;它带来的苦累与疲惫,我承担着。我宣传我快乐。这是我的传媒生涯!
广播台李奕瑄:作为广播台外文部的一员,负责管理日常英语、日语节目播报,为大工校园广播增添异域风情。培训播音发音,教授编辑软件,都已成为家常便饭。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兰小航-我要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吴狄-我崇尚两件事,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曹照雪-新闻这条道路,但愿不忘初心,收获始终。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季奕:发生!发声!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魏佳伶: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能拍能写会采访的民生类记者,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声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姚佳志:喜欢与文字打交道,坚信越努力越幸运,希望能在文字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校学生会新闻部新之所闻,闻之心动,我们奔跑于各项活动的第一线,捕捉那纪录大工的瞬间。
校学生会新闻部刘诗雨:把每一个精彩,每一份感动,用我的心灵,执笔书写,记录成册,留下最温暖的记忆。
校学生会新闻部李天册:用一只镜头,定格永恒的瞬间。做观众的眼睛,捕捉台前幕后的精彩;做校园的窗户,呈现活动的美好与感动。
校学生会新闻部杨凇:每一次新闻,每一次心跳的律动,都在照片定格的一瞬,变成独一无二的记忆。
校学生会新闻部张柏:穿梭于校园之间,寻找那一抹亮丽的秋色,不惜俯下身去,去追寻心中的秋意。
校学生会新闻部苏天朗:当你第一次举起相机,也许你只是为了工作机械地按着快门;当你一次又一次的举起相机,也许举起的就是你的心,镜头所记录的就是你心灵的语言。
11月8日,迎来第十五个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肩负着挖掘真相的使命,是观察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改造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所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师生们道一声节日快乐!向所有关心支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师生们道一声谢谢你们!
在大工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实时提供迅捷的报道、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他们出现在学校每个角落,这些定格的画面,记录着新闻背后的新闻人;记录着新闻人的喜怒哀乐。
校报编辑部吕东光:让我们用尚显稚嫩的思维和触觉以记者的骄傲和责任去真心感受我们经历的每一次。
新闻网张平媛:用心编辑,用情感受,用笔书写,用爱记录。做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新闻人。
新闻网龙海波:我们不在新闻现场,便在新闻现场的路上;手握一支笔,我们是大工历史的记录者;拿起相机,我们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校报编辑部王增强:用心灵感知校园,用镜头见证变化。希望我们每一次的书写都能真实的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让大工精神深植于世。
官博君+官微君许剑:我们力争用最简洁的语言报道大工新闻,用最快捷的方式共享热门资讯,用最敏锐的思想交流青春感悟,用最质朴的画面讲述大工故事。
电视台柳景超@2014春季运动会——控制摇臂,就像一个炮手,每次上阵之前,都要快速安装、认真校准,然后才能做到如臂指使。看到空中摇臂上下飞舞,那一刻如百战将军,心中豪情万里,指点“江山”。
电视台张春梅@2013老教授讲故事现场——看到我们时,我们在电视上;看不到我们时,我们在路上。我们责任在肩,不求回报,只求把最精彩的视频奉献给亲爱的观众,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着大工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光影着校园的光荣与梦想。
电视台彭伟@2013新年音乐会——这是一份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这是一份开拓视野的工作,这也是一份寻找美发现美的工作,这份工作忙碌并快乐着;这个平台可以让你走近高大上的实验室,收获各方面的知识,结识不同专业的朋友;他让你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所学校也更加热爱这所学校;我们成长的同时也用影像见证了大工成长的每一步,作为大工新闻人,我很幸福!
电视台高振钧@2014——贴近真实,呈现完美,拍摄敢于人前,休息甘于人后。当自己的作品得到赞美即使他们不知道我,我也能取得极大的自豪与满足
电视台杜佳@编辑室——用睿智的头脑思考,用敏锐的眼睛发现,用善良的心灵抒写,这便是记者的工作,用幸运的镜头,捕捉幸福的人生;用正义的笔触,撰写真实的新闻;用快乐的话筒,述说精彩的生命,做一名始终在路上的记者,完成一个记者的职责和使命。
教务处夏远景:教学工作的宣传需要专业知识和新闻知识相结合,多观察、勤记录,多角度展现学生精神面貌、宣传学校办学特色,乐在其中。
科研院孙彬:通讯员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它让我经受锻炼,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我深信:努力成就未来,笔耕不辍、愈写愈奋!
学生工作处李琳:作为学生工作处的通讯员,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能将学生工作中与大工学子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以新闻的形式及时呈现。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能将学生工作中的亮点与成果与全校师生分享,这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校友处朱志伟:用文字与相机记录下的瞬间,有及时传递新闻的自豪,有用心呈现美好的骄傲,更有凝结校友情深的感动。执着校友通讯,努力做到最好。(朱志伟)
技术研究开发院郝涛:技术研究开发院成立伊始就承载着学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设置通讯员系统解决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问题,为学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离退休处王昕:眼界更加宽阔,触觉更加敏锐,思维更加立体,因为职责,更因为热爱,在平凡的工作中挖掘不平凡的故事,用镜头描绘,用笔尖镌刻,让瞬间成为永恒。
网信中心刘凤伟:通讯员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有压力,有辛苦,有温暖,更有收获,它让我经受锻炼,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
后勤处王慧:通讯员要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丰富的生活体会,工作中积极向各部门领导和员工请教,挖掘更多素材,使宣传工作不留死角。
保卫处国翔宇:作为学校保卫处的一份子,我深刻地认识到校园的和谐稳定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服务热情为母校建设添砖加瓦,誓保校园平安。
化环生学部刘永霞:通讯员的主要责任就是通过身边的人或事,让大家了解学校及学部风采的同时,用简单凝练的语言让宣传更具有思想性、可读性。
化环生学部范苏月:作为一名辅导员兼学部通讯员的我,曾经也是一名学生记者,以前每天穿梭在校园里,忙着采访和报道各种各样的活动,现在每天也都会接触到关于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很多的辛苦,但是在期间也能收获很多的感动,我愿在这个平台上关注学生,与他们共同释放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
电信徐迎华:宣传工作肩负着凝聚人心、引导舆论的重任,宣传员工作让我在积极展示学部形象、及时反映广大师生的所想所为中不断拓展党建和思想工作阵地,为学校发展聚焦正能量。
电信学部张杰:两年的通讯员工作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新闻敏锐性和写作能力,不自觉地已经将了解校园动态,挖掘和反映师生在学习、工作中的“新东西”当成是一种习惯。
建工学部张硕: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通讯员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养成敏锐的眼光,形成独特的视角。相信在全校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工的宣传工作定会再上新台阶。
运载学部关曼:关曼,东北姑娘,爱文字,爱旅行,爱体验新事物。喜欢在阳光下生活,在静默中工作,怀念悄然而逝的岁月,喜欢记录成长的点滴,将正能量传递出去。
运载学部邵帅:邵帅,喜欢用文字记录点滴,喜欢用心去体会周边发生的一切。文字是一种力量,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别样的享受。
机械工程学院李然:滴水见世界,片叶知春秋,通讯员是发现学校美的窗口,作为基层通讯员,必须拥有一双慧眼,一双慧手,擅于发掘新闻、采写新闻。
材料学院侯英华:十年信息报道弹指一挥间,十年里我不但记下了教学工作的点滴,更感受着学校教学事业蓬勃的发展。
人文学部金保德:以新闻人的视角记录人文社科的点滴进步,为增添学校的人文氛围努力学习,向专业新闻人进发。
人文学部张玥:通讯员的身份带我走进了身边的新闻世界,倾注了一点思考,扩展了一些视角,更增添了一份乐趣。
外国语学院赵婷婷:作为一名院系基层通讯员,首要工作就是深入基层,贴近基层,反映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新思想、新经验、新成果,反映贴近师生们关注的人和事。
物理学院李一鸣:用慧眼,寻找新闻的素材;用双耳,倾听师生的声音;用文字,描述美好的明天;用图片,记录真实的现场。利用宣传的力量,凝练物理文化,表达物理声音。
软件学院辛永亮:一份工作一份历练,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自己在宣传员岗位上体验着“新闻工作者”的思考、辛苦和收获,从新闻写作、摄影到媒体联系,自己在这份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历练,在大事小情及时落于笔端的同时已经记录了一段历史,倍感欣慰。
软件学院姜瑞勋:姜瑞勋感言:用“心”引导同学开展学业,挖掘教学亮点,展示教工风采,传递教学“正能量”,体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体教部杨薇:作为一名兼职的通讯员,这项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它让我经受锻炼,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
创新学院冷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开阔视野,拓宽信息渠道,提高新闻敏感性,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为目标,为学校的宣传工作添砖加瓦。
城市学院赵文秀:从职业新闻工作者到讲授新闻的大学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我深切体会到,新闻实践对学生新闻职业素养的提升十分必要,把近20年的新闻实践带给学生,是我最后的职业梦想,而兼职校园新闻通讯员的工作使我的职业梦想又多了一个实践的阵地。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张晓丽:满怀希望与激情,用心去耕耘,只有热爱通讯员这份工作,才会有充满爱的收获。
记者团张钦颖-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用事实见证真相内外。记者,不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作为围城外的旁观者,把社会最新鲜、最真实的一面带给大家,总是会有充实的满足感。
记者团林胡斌-作为摄影记者,欣喜的是自己的拍图技术被认可,欣喜的是自己的图上新闻网,欣喜的是自己的图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表现出不为人知的事,苦累也是甜的滋味
记者团刘承斌-作为记者,可能奔波于各种活动现场,无论是你喜欢的还是你讨厌的。但是学校发生的事情要靠我们的笔和镜头记录,所以我还是在这里,坚守着传媒梦想-2
记者团徐廷鹏-当学生记者以来,我学到了好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知道作为一名学生记者身上肩负的责任比原来要大好多,我们代表的不止是我们自己,更是代表着大连理工大学学生记者团这样一个集体。虽然做一名学生记者有时候很忙,但是从中获得的快乐却是真真切切的,我们一起拍图,一起出策划,还有什么能比和一群与自己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做着互相都喜欢的事更幸福的呢!谢谢记者团,谢谢所有的努力的我们!
记者团谢昊-在数字信息的时代,能作为一名信息的传递者,是很值得骄傲的事。在我看来,记者是一个分享者,他发现、寻找、记录并且分享着最及时的新闻,展示事物最真实的那一面,让大家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我则快乐于其中。
记者团许可心-我们对新闻有一种执着的信仰,我们始终觉得,新闻改变的不仅仅是对事件本身和被访者,还有我们一群,既不是侦探、也不是警察,但是愿意在大热天为了一个报道的真相而奔波,为一篇报道的刊登而欣喜的学生记者。
记者团汤峰:说起记者,几个关键词,一支笔,一个相机,忙碌忙碌,热闹与寂寞。采访时,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写稿时,多检查,多斟酌,多深入。
记者团申家铭:文字,是我纪录这个世界最优美的方式,而记者的触觉让我了解一个最生动和更加真实的世界。因为热爱,所以快乐,我享受发现生活和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我会一直快乐并坚持下去。
记者团摄影部:我们在运动场上等待一个奔跑的身影,在山上礼堂捕捉一个跳跃的姿态。作为摄影记者,我们用镜头记录学校发生的点滴,用热忱刻录一段时间的影像
学生电视台何昕琛@2014运动会——飞行器就是一个空中的精灵,灵动、妩媚。用创意的眼光和飞翔的思维来操控它,如臂指使,呈现完美
学生电视台:运动会现场摇臂安装,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
微博协会会长王敏:滚动的大屏幕,吸引着全场人的眼球,描绘着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记录着幕后工作的严谨认真。从填写微博墙申请表格,到活动前现场调试设备和网络,再到活动时一条条审核上墙微博,我们在大家看不到的屏幕背面,用大家想不到的认真细致,呈现活动的最精彩处,营造互动的亲切氛围,转达观众的由衷心声。校庆、嘉年华、开学季、百川讲堂……每一场大型活动,我们都准时与大家见面,你们的每一条微博,便是最让后台的我们感动的点滴。
微博协会运营小编农书艺:碎片化让人焦虑、突发情况令人发疯、预期和现实的落差常叫人心碎、更迭变化快得让你欲哭无泪……每个运营小编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坚持。话题怎么取、选用什么样的图片、什么时间发布、怎么与粉丝互动……从每一个细小的点做起,学习、思考、改进。运营一个有温度的账号,做一个有温度的新媒体人。
微博协会技术部长杨济远:一台单反,一个三脚架,走遍学校各活动现场。也许我们没有专业的技术,但我们有足够的热情。运动会、峰岚杯、迎新现场……你注意到的也许只是现场的热闹,而镜头里存在的是每一个人的身影、每一个精彩瞬间。用镜头记录生活,用照片讲述故事。
广播台孙静娜:大学生涯里属于自己最特殊的身份,就是我是一个媒体工作者。它带来的荣誉与光环,我享受着;它带来的苦累与疲惫,我承担着。我宣传我快乐。这是我的传媒生涯!
广播台李奕瑄:作为广播台外文部的一员,负责管理日常英语、日语节目播报,为大工校园广播增添异域风情。培训播音发音,教授编辑软件,都已成为家常便饭。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兰小航-我要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吴狄-我崇尚两件事,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曹照雪-新闻这条道路,但愿不忘初心,收获始终。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季奕:发生!发声!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魏佳伶: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能拍能写会采访的民生类记者,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声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校团委文字处理中心姚佳志:喜欢与文字打交道,坚信越努力越幸运,希望能在文字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校学生会新闻部新之所闻,闻之心动,我们奔跑于各项活动的第一线,捕捉那纪录大工的瞬间。
校学生会新闻部刘诗雨:把每一个精彩,每一份感动,用我的心灵,执笔书写,记录成册,留下最温暖的记忆。
校学生会新闻部李天册:用一只镜头,定格永恒的瞬间。做观众的眼睛,捕捉台前幕后的精彩;做校园的窗户,呈现活动的美好与感动。
校学生会新闻部杨凇:每一次新闻,每一次心跳的律动,都在照片定格的一瞬,变成独一无二的记忆。
校学生会新闻部张柏:穿梭于校园之间,寻找那一抹亮丽的秋色,不惜俯下身去,去追寻心中的秋意。
校学生会新闻部苏天朗:当你第一次举起相机,也许你只是为了工作机械地按着快门;当你一次又一次的举起相机,也许举起的就是你的心,镜头所记录的就是你心灵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