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全国评估中名列第三。学科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先进办学理念培养人才,以“潜心学术、志在创新、服务国家、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面向学科前沿,开展科学创新。现正积极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享有声誉的化工学科。图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发祥地,位于市内一二九街的老校区。
1949年,首任系主任张大煜先生为带头人,奠定了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根基。当时教师人数不足20人,现如今已拥有一支200多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这支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8人,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学科正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方针,进一步打造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经过长期不懈建设,学科积淀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2项。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项目60多项、企业委托项目260余项,2011年科研总经费达1.38亿元,人均科研经费60余万元。
2009年,依托学科建设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2004-2008评估周期化学化工领域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化工一级学科中首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该轮评估中高校系统唯一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清洁制备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其中,实验室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发明的一类用于大幅面数码染料喷墨打印的新染料,具有清晰度高、喷头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并于2006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系列高性能工程塑料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的特点,加工方式多样,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高速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荣获2003年和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围绕国家的重大技术需求和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开拓创新,引领和推动了众多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其中,二氧化碳回收净化技术,两次被教育部鉴定为国际先进、国际首创技术和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五项国家专利授权,已经在27套不同规模的工业化装置上成功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效益;自主研发的单级、多级和射流振荡等三大类型气波制冷机已在国内各大油田及一些国家重要项目上大量使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相应科研成果荣获包括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研制出的液化气芳构化催化剂和成套工艺(Nano-forming)装置,在全国已推广40余套,使液化气的利用价值达到了7000元/吨、总加工能力超过600万吨/年;“炼厂气的梯级回收技术”已相继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厂成功实施,可增加经济效益2-3亿元,成果已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评价为“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科高度重视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现已拥有5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多个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公司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并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近五年来共承担国际合作项目近30项,主持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16场。图为2011年3月2日,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根岸英一、铃木章教授受聘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参观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讲学。
培养一流的杰出人才是一流学科的历史使命。化学工程与技学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为指导思想,以精品课程群建设为主体,以构建专业大类课程体系为保障,培养厚基础、宽专业、理工融合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科现拥有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辽宁省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8人、宝钢教育奖14人。在课程设置上理工交融,使学生既得到理科思维方式训练,又得到工程观念提升。
通过严抓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本科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自2002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8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科以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基地为依托,构建了完整的本科教学实践平台,为全面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拥有“国家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和省级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实践创新平台。与国内近80家大型石化、生物制药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基于校内外实践训练平台,完成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工程认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研究、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实践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国内外的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科注重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以参与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契机,在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4年来,累计完成创新性试验计划538项,大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提交国际会议论文6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2011年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精英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学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国际化策略,致力于拓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途径,打造培育国际化人才的文化氛围。每年招收“化学工程专业”国际班,学科拥有化工专业主干系列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团队,化工原理与实验等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聘请多位国外知名大学教授担任特聘/讲座教授。通过英语授课、MIT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展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营造校内国际化氛围、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及竞争力。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硕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程硕士点2个。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立了3个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经过20余年的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已成为国家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近10年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6篇,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15篇、优秀硕士论文18篇,有3人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为了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科国际前沿动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学科出台一系列举措鼓励研究生出国参加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并为他们提供资助。目前已与日本、韩国、德国、奥地利、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关系。学科还不定期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企业知名人士为研究生做学术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除了有高水平的导师指导之外,研究生本身的素质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科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图为,来自全国45所“211”及“985”高校的200余名大学生参加2012年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举办的暑期夏令营活动。
为国家强盛和社会稳定快速发展培养一流的杰出人才是学科秉持的理念。“企业行”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机会,强化了研究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促进了研究生的就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每年的研究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了95%以上。
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创建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其中,有担任国家部委领导的潘连生、张彦宁、彭士禄等优秀管理干部;两院院士胡宏纹、毛炳权杨锦宗等卓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以及中石化国际贸易公司总裁杨树杉、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彬、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建恒等知名企业家,为我国化工学科的发展及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相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会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创办于1949年,是我校建校之初就创立的优势学科之一。2007年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地之一,发表论文数量进入ESI的国际前1%排名,2010年,全球论文数量排序(国际一流学科),我校化学工程在世界TOP20机构中名列第7。学科现下设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辽宁省二级重点学科。(编辑整理 张平媛 记者团 于欣水 通讯员 王越)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全国评估中名列第三。学科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先进办学理念培养人才,以“潜心学术、志在创新、服务国家、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面向学科前沿,开展科学创新。现正积极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享有声誉的化工学科。图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发祥地,位于市内一二九街的老校区。
1949年,首任系主任张大煜先生为带头人,奠定了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根基。当时教师人数不足20人,现如今已拥有一支200多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这支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8人,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学科正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方针,进一步打造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经过长期不懈建设,学科积淀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2项。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项目60多项、企业委托项目260余项,2011年科研总经费达1.38亿元,人均科研经费60余万元。
2009年,依托学科建设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2004-2008评估周期化学化工领域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化工一级学科中首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该轮评估中高校系统唯一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清洁制备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其中,实验室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发明的一类用于大幅面数码染料喷墨打印的新染料,具有清晰度高、喷头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并于2006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系列高性能工程塑料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的特点,加工方式多样,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高速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荣获2003年和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围绕国家的重大技术需求和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开拓创新,引领和推动了众多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其中,二氧化碳回收净化技术,两次被教育部鉴定为国际先进、国际首创技术和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五项国家专利授权,已经在27套不同规模的工业化装置上成功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效益;自主研发的单级、多级和射流振荡等三大类型气波制冷机已在国内各大油田及一些国家重要项目上大量使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相应科研成果荣获包括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研制出的液化气芳构化催化剂和成套工艺(Nano-forming)装置,在全国已推广40余套,使液化气的利用价值达到了7000元/吨、总加工能力超过600万吨/年;“炼厂气的梯级回收技术”已相继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厂成功实施,可增加经济效益2-3亿元,成果已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评价为“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科高度重视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现已拥有5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多个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公司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并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近五年来共承担国际合作项目近30项,主持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16场。图为2011年3月2日,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根岸英一、铃木章教授受聘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参观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讲学。
培养一流的杰出人才是一流学科的历史使命。化学工程与技学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为指导思想,以精品课程群建设为主体,以构建专业大类课程体系为保障,培养厚基础、宽专业、理工融合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科现拥有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辽宁省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8人、宝钢教育奖14人。在课程设置上理工交融,使学生既得到理科思维方式训练,又得到工程观念提升。
通过严抓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本科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自2002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8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科以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基地为依托,构建了完整的本科教学实践平台,为全面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拥有“国家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和省级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实践创新平台。与国内近80家大型石化、生物制药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基于校内外实践训练平台,完成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工程认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研究、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实践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国内外的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科注重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以参与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契机,在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4年来,累计完成创新性试验计划538项,大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提交国际会议论文6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2011年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精英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学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国际化策略,致力于拓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途径,打造培育国际化人才的文化氛围。每年招收“化学工程专业”国际班,学科拥有化工专业主干系列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团队,化工原理与实验等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聘请多位国外知名大学教授担任特聘/讲座教授。通过英语授课、MIT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展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营造校内国际化氛围、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及竞争力。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硕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程硕士点2个。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立了3个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经过20余年的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已成为国家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近10年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6篇,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15篇、优秀硕士论文18篇,有3人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为了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科国际前沿动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学科出台一系列举措鼓励研究生出国参加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并为他们提供资助。目前已与日本、韩国、德国、奥地利、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关系。学科还不定期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企业知名人士为研究生做学术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除了有高水平的导师指导之外,研究生本身的素质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科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图为,来自全国45所“211”及“985”高校的200余名大学生参加2012年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举办的暑期夏令营活动。
为国家强盛和社会稳定快速发展培养一流的杰出人才是学科秉持的理念。“企业行”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机会,强化了研究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促进了研究生的就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每年的研究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了95%以上。
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创建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其中,有担任国家部委领导的潘连生、张彦宁、彭士禄等优秀管理干部;两院院士胡宏纹、毛炳权杨锦宗等卓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以及中石化国际贸易公司总裁杨树杉、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彬、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建恒等知名企业家,为我国化工学科的发展及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相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会创造出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