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刘思宏是一名艺术特长生。“我特别喜欢这里的氛围,比起那些美院,这里更多了一份沉稳的气质。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好好探索这一所学校。”(摄影应婕)
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何晴,是高水平艺术团的一名二胡特长生。她希望在大学里能将这个爱好坚持下去,并且能在乐团里发挥自己特长,奏出别样的大学篇章(摄影应婕)
来自开发区校区的戴孟岑,是一位对科技产品和IT技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的理工科女生,在大工学习软件让她如愿以偿,她的梦想是在互联网+时代用信息点亮世界,用程序编写未来。
来自电信学部的李嘉滢是一名音乐爱好者:“我喜欢,喜欢唱歌,喜欢音乐,我喜欢带上耳机面对麦克闭上眼的那一刻。一个人沉浸于一个人,沉浸于自己的未来。大学,一个崭新的开始,而我将续写自己的这份梦。”(摄影李伦)
数学科学学院的于圣文同学是一名舞蹈特招生,经过重重考核,她终于进入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大连理工。在高三那年,为了达到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她每天中午挤出两小时休息时间练习舞蹈,每天晚上睡觉前也要练习一下基本功,就这样日复一日,不论多累多苦,她都咬牙坚持着。最终,努力的汗水换来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摄影王雨晴)
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陈宇萌,是从理工大学附属高中毕业的。“高中的时候就常来大工自习,高中也常在大工吃饭,所以进入大工学习也给了我一种亲切的感觉。”(摄影应婕)
来自巴西的马祥瑞,是今年的研究生新生。在完成了大工的本科学习,归国一年后,他选择重返大工,继续他的学习。“刚学习中文的时候,我总是爱把中文和葡萄牙语对比。中文的声调更加复杂,但是语法比葡萄牙语简单。这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语言。”“大工是很棒的学校,我很爱这里。”(摄影应婕)
王海宇,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他从初中就开始接触机器人。高一时就代表他的学校去往澳门参加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地区选拔赛,获得二等奖。见到创院的机器人后,他十分兴奋,很希望加入创院与学长进一步学习机器人技术。(摄影张家铭)
来自电信学部的赵健翔是一名吉他爱好者:“我总能在弹奏吉他中发现自我,我也希望将吉他之美分享给更多的人。在新生才艺展示中我和我的吉他拿了一等奖,我期待以后更多机会和挑战。”(摄影李伦)
来自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大煜1601班的于景成,4岁开始学钢琴,一直坚持到现在,热爱钢琴的他,忘不掉的是指尖在琴键上飞扬的感觉,孤独的练习也磨灭不了他心中的理想。(摄影李宇航)
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日语强化1601班的必东海,来到大学才初次接触到轮滑运动,但是他不怕跌倒,不惧困难,依旧坚持着轮滑练习。(摄影李宇航)
来自电信学部的范小晴是一名围棋爱好者,她爱黑白子布出的棋局,爱其中蕴含的逻辑思辨,爱其中的包罗万象。围棋给了她另一种思考方式,她也期待能将围棋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工科学习中去(摄影褚文达)
Danny是一名来自新疆的预科生,他酷爱学习语言,现已经掌握了五门语言。到大一,带着对语言的热爱,他来到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开始了自己追随梦的旅程。(摄影王雨晴)
来自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车昕昊,高中时就热爱化学,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曾获得辽宁省化学竞赛二等奖,来到大工后依然保持着对化学的热爱,保持着对实验的向往。(摄影李宇航)
来自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王玥是一名超文艺的理科生。她接待过米歇尔,拿过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一等奖,在北大的先修课中碾压文科生。进入大工后,她加入了记者团采编部,励志将她的文科才情运用到校媒中去。(摄影褚文达)
这个九月,注定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6329名本科生,4516名研究生及420名留学生从从世界各地、从天南海北汇聚大工,成为一名大工新人。从步入大工起,他们的生命将打上大连理工大学的烙印。当青春韶华的你们遇见蓬勃向上的大工,这便是最好的“连理”。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一批大工“新面孔”的故事,更期待2016级的新生们从美好开始,以美满结束,在安静博雅、绿树成荫的校园,能够静心问道、“慢”读大学,在大工度过最绚丽的青春岁月。
来自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刘思宏是一名艺术特长生。“我特别喜欢这里的氛围,比起那些美院,这里更多了一份沉稳的气质。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好好探索这一所学校。”(摄影应婕)
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何晴,是高水平艺术团的一名二胡特长生。她希望在大学里能将这个爱好坚持下去,并且能在乐团里发挥自己特长,奏出别样的大学篇章(摄影应婕)
来自开发区校区的戴孟岑,是一位对科技产品和IT技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的理工科女生,在大工学习软件让她如愿以偿,她的梦想是在互联网+时代用信息点亮世界,用程序编写未来。
来自电信学部的李嘉滢是一名音乐爱好者:“我喜欢,喜欢唱歌,喜欢音乐,我喜欢带上耳机面对麦克闭上眼的那一刻。一个人沉浸于一个人,沉浸于自己的未来。大学,一个崭新的开始,而我将续写自己的这份梦。”(摄影李伦)
数学科学学院的于圣文同学是一名舞蹈特招生,经过重重考核,她终于进入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大连理工。在高三那年,为了达到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她每天中午挤出两小时休息时间练习舞蹈,每天晚上睡觉前也要练习一下基本功,就这样日复一日,不论多累多苦,她都咬牙坚持着。最终,努力的汗水换来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摄影王雨晴)
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陈宇萌,是从理工大学附属高中毕业的。“高中的时候就常来大工自习,高中也常在大工吃饭,所以进入大工学习也给了我一种亲切的感觉。”(摄影应婕)
来自巴西的马祥瑞,是今年的研究生新生。在完成了大工的本科学习,归国一年后,他选择重返大工,继续他的学习。“刚学习中文的时候,我总是爱把中文和葡萄牙语对比。中文的声调更加复杂,但是语法比葡萄牙语简单。这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语言。”“大工是很棒的学校,我很爱这里。”(摄影应婕)
王海宇,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他从初中就开始接触机器人。高一时就代表他的学校去往澳门参加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地区选拔赛,获得二等奖。见到创院的机器人后,他十分兴奋,很希望加入创院与学长进一步学习机器人技术。(摄影张家铭)
来自电信学部的赵健翔是一名吉他爱好者:“我总能在弹奏吉他中发现自我,我也希望将吉他之美分享给更多的人。在新生才艺展示中我和我的吉他拿了一等奖,我期待以后更多机会和挑战。”(摄影李伦)
来自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大煜1601班的于景成,4岁开始学钢琴,一直坚持到现在,热爱钢琴的他,忘不掉的是指尖在琴键上飞扬的感觉,孤独的练习也磨灭不了他心中的理想。(摄影李宇航)
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日语强化1601班的必东海,来到大学才初次接触到轮滑运动,但是他不怕跌倒,不惧困难,依旧坚持着轮滑练习。(摄影李宇航)
来自电信学部的范小晴是一名围棋爱好者,她爱黑白子布出的棋局,爱其中蕴含的逻辑思辨,爱其中的包罗万象。围棋给了她另一种思考方式,她也期待能将围棋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工科学习中去(摄影褚文达)
Danny是一名来自新疆的预科生,他酷爱学习语言,现已经掌握了五门语言。到大一,带着对语言的热爱,他来到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开始了自己追随梦的旅程。(摄影王雨晴)
来自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车昕昊,高中时就热爱化学,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曾获得辽宁省化学竞赛二等奖,来到大工后依然保持着对化学的热爱,保持着对实验的向往。(摄影李宇航)
来自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王玥是一名超文艺的理科生。她接待过米歇尔,拿过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一等奖,在北大的先修课中碾压文科生。进入大工后,她加入了记者团采编部,励志将她的文科才情运用到校媒中去。(摄影褚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