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工承办的“辽宁省AI赋能微专业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战略部署,来自全省本科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AI赋能微专业建设的创新路径,提升辽宁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会议由我校教务处处长、数字书院院长刘志军主持。
我校副校长张弛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大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己任,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关键抓手。学校从10个领域规划建设与“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AI赋能微专业,通过人工智能与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全力提升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度,为辽宁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大工方案”。
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胡承波在致辞中表示,全省高校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为指引,实施“双千”计划(开设千门微专业、千门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他指出,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微专业建设中的实践,为全省树立了“AI赋能高教”的标杆,期待通过资源共享与机制创新,共同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格局。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部部长钱政、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章俊良、东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朱立达、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副主任袁永峰、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武文颖等专家依次作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举行了“天辽地宁 智创未来·辽宁省高校微专业共建行动”启动仪式。该共建行动联盟由我校牵头,联合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省内高校共同发起。联盟旨在汇聚全省高校力量,共同探索微专业建设标准、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教育新生态。
本次辽宁省AI赋能微专业建设工作推进会的举办,不仅为省内高校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竖起辽宁教育数字化的新坐标,立起AI赋能高等教育的辽宁标杆。作为承办方和共建行动牵头单位,大工将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与社会各界携手同行,持续深化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微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服务辽宁全面振兴贡献大工智慧与力量。
来源: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编辑: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