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大工嘉年华繁华多姿、异彩纷呈,把第7届文化节推向高潮,嘉年华现已成为大工学子的狂欢日,大工教职工家庭的“happy”日,广大校友相会母校、共叙情怀的欢聚日,以及周边市民争相前往的欢喜日,此时的大工成了欢乐的海洋。
嘉年华是大工实力和办学能力的展示。本届嘉年华,大家似乎更感兴趣学校66年来的学科建设及师生的科技成果,在“大连理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型图展前,两名机械学院研究生看到“机械航天与材料工程”全球排名151—200时,表示,身为该专业学子看到该学科建设进步很大,非常骄傲。能源与动力学院冯立岩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大型风力发电机模型,逼真又大气,引来行人关注;创新实验学院学生运用国际先进原理,自主设计了2款3D打印机,一款正在打印20*20*20cm的五角星,一款正在打印35*35*35cm的“大白”,从整体结构设计、制作到操作运行,都是同学们自行研制,因为3D打印是新一代的潮流技术,于是它们成了文化节上的新宠;还有机械人、凌魂车队、智能车、甲醛传感器、眼控鼠标、自制电动车等等,吸引众多师生驻足围观。
嘉年华里,同学们在低声漫语中,在手里拿着小吃、饮料信步惬意的观赏中,学校各学部(学院)的历史展、科技成果展便得以浏览观看、尽收眼底;这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一种精神的滋养,这些历史和成果在轻声地为观赏者讲述着大工昨天的荣光与辉煌,它升华出一种精神,沉淀出一种气质,在不经意间浸润了心间,渗透进脑海,它以漫灌的方式筑牢学子的人生品格,会激发出“我为母校骄傲”的荣誉感,“我也要这样”的励志奋斗精神,和“我能这样”的创新智慧;润物无声、如沐如浴,它们成为文化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提升了文化节的品味,深化了文化节的内涵。
嘉年华是活力大工和魅力大工的显现。七大主题街区,结合了不同部门、学生团体的风格特点,用丰富的活动载体和多彩的活动内容,展示着大工学子弘扬传统文化的丰硕成果和传承大工精神的卓然风采。“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拉出去能打”,弘武散打俱乐部霸气十足的条幅,表现了大工习武者青春阳刚、文武兼备的精神气质;志愿者协会将协会的心型标识做成一个大游戏盘,里面摆放了很多小木桩,从上往下投小球,投对路径的幸运者获奖,游戏规模不大,但能看出是同学们的用心设计,协会负责同学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协会,让志愿者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文化艺术类,学术科技类,身心发展类,公益服务类,理论学习类五大类百余家社团展示,少数民族学生、毕业生特色文化展示等等,吸引来往人群。
充满创意的科技制作,多姿多彩的民族炫舞,传统文化的精彩表演,纵放青春的劲歌热舞,执迷音乐的乐曲创作……众多的项目总有每位同学心仪、乐道参与其中的一项,总有同学们为其啧啧叫好、让其兴奋、珍藏心底、令其经年不忘的活动或表演,演出者可能不是高水平、观赏者也不会按高标准去要求演出,关键在于这是在大工的演出,在大工发生的故事,同学们记住更多的是大工,它会激发出学子荣校爱校情怀,会因为想起文化节而暮然回首青春的校园,重温知识的力量,更会以青春的名义向自己发出更大的挑战,为母校、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嘉年华当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校友回母校与大家一起“过节”,在校园引起反响,嘉年华成为联结校友友谊的桥梁,成为对外展示学校的靓丽名片。
无论是研究生集体婚礼,还是中心食堂为大家免费制作的巨型蛋糕,无论是“嗨翻”西山的烧烤“圣地”,还是各展区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化观赏活动,嘉年华成了让师生们铭记不忘的文化盛宴,成为凝聚力量、助推学校发展的有力载体和有效手段,为此,我们要把嘉年华办得更有文化品位和大工特色,而不是一次吃喝玩乐的休闲活动,流俗于市井的商品买卖;要使广大师生以放松的身心去感受文化的滋养,感受青春的脉动和梦想的放飞,以使其焕发活力、朝着更远的目标迈进。我们期待嘉年华越办越好。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张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