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我校盘锦校区正式启用,这也开启了我校“一校两地三区”的办学新格局。大连到盘锦,虽有240多公里的距离,但相同的是学子们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不懈追求。秉承着“创一流校区,育天下英才”的愿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盘锦校区已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子,他们中的24名佼佼者凭借优异成绩从盘锦校区转入主校区,并在主校区大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书写着属于盘锦校区“嫡长子”的精彩篇章。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盘锦校区教育教学的特色所在,去体会盘锦学子的追求与拼搏。
学校:培养人才重质量
“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与大连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这是我校创建盘锦校区最初并坚持如一的办学定位。 虽然盘锦校区学生入学分数与主校区同期相比有差距,但培养优秀学子的初衷一脉相承。
从盘锦校区知识产权专业转到本校区法学专业的陈诚同学介绍说,盘锦校区实行“学院—书院”制的培养模式,即每个同学都有两个身份,既属于一个学院,同时又属于一个书院——由相邻宿舍组成的学习、生活社区。“在学院里,我们会接受到专业知识的教育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书院,则是不同专业学生日程生活和开展社团活动的场所。”陈诚说,书院制可以认识其他专业的同学,而且和研究生学长住得很近,和他们的交流可以拓宽知识面,也经常受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同时也会获得更加广泛的人脉,充分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盘锦校区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每个专业都聘请多位一流专家开设两个学期的导论课,以唤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望。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三次校区内调整专业的机会,而第一学年结束后专业前3%的学生也可以调到大连主校区的专业学习。张浩然同学便是有着丰富的“转专业经历”的一位。大一入学,张浩然的专业是运动康复,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转到了盘锦校区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大一学期末又凭着优异的成绩转到主校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谈到两次转专业,张浩然笑着说,“第一学期我的学习属于中规中矩,第二学期许多小伙伴都有转到本部的打算,我就觉得自己也得去,不然一个人留下实在太孤单了。所以就突击了一下,还好结果也很棒。很感谢这条政策,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盘锦校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帮助提高综合素质,以促进全面发展。从盘锦商务英语专业转到本校金融学的肖蕊说,在自己犹豫要不要转校区时,成长导师的一番话让她很感动。“老师说,只要你是我的学生,我都支持你转,你也永远是我的学生,回盘锦就是回娘家。”肖蕊说,导师的这番话打消了当时她心中因为转校区后便不能与盘锦一起走下去的落寞感,让她下定决心要在主校区好好奋斗,为盘锦争光。陈诚也补充说:“有一次我胃出血,成长导师半夜送我去医院,一直陪我到天亮。在那里,成长导师和我们是朋友一样的关系,我能感受到他们的不易与抱负。”
学生:要求自己高标准
作为在盘锦校区排名前3%、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来到主校区,并在来到主校区后面对专业的转变仍能名列前茅的这些同学,他们无疑是优秀的。初到主校区,他们的第一感受便是“人多”,而人多,就意味着竞争多、压力大。半年来,他们从不敢轻易懈怠,凭借着在盘锦校区打下的良好基础、养成的优秀习惯,并肩负着第一代盘锦人的寄托,他们立志要为盘锦的学弟学妹们做好榜样。
魏林秋,跨专业转到数学系,“不要相信别人口中的不可能”是她的信条。“很多同学觉得我转到数学系就是‘作死’,要说那时对自己有信心也是骗人的,所以就努力学呗。”魏林秋说,现在时间要以分钟过。每天六点起床就会比七点起床省一个小时;充分利用课间又会节省四十分钟;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剧,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出来。“自从开始用80块钱买的诺基亚,感觉每天的时间都好长。每天比别人多学两个小时,一年就多学一个月。”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魏林秋时刻督促着自己,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要相信自己可以超越暂时比自己强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二末,魏林秋取得了专业第六的好成绩。
同样也跨专业转到数学系的曹天宇同学表示,自己转入数学系的感受就是累、难。“光补修就要26学分,如果想保研就需要补30 多学分,而且补修课程和正常大二课程是冲突的,也就是说这30多学分要在大二本来的压力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学然后直接参加期末考试。”尽管课程任务量很大,曹天宇没有任何抱怨,他表示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快调整情绪,用行动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盘锦校区能做的事情很多,来到本部默默无闻、能做的却太少”,这是侯志强刚刚来到本部时的感受。的确,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大多数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去接受。“面对无形的压力,我只能学习。”令侯志强庆幸的是,自己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逐渐喜欢上了本部的生活。“参加了电子类科创大赛并获得两个奖项,参加了学生工作,加入了排球社团,虽然忙碌,但很踏实。”侯志强说,自己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要感谢两个校区,更要感谢当初自己的义无反顾。
情感:心系盘锦共前进
虽然离开了盘锦,但对于盘锦校区的情谊并没有随着时间或地点的变更减少半分。肖蕊深情地说,“有人说盘锦校区规模小,但是小也有小的好处,比如我们可以在食堂和领导交流。记得刚来时看见卢校长,他的头发还是黑色的。然而一年过后,两鬓都斑白了。”殷海岳说,由于计算机系统出了问题,自己并不确定当时的成绩和排名是否够转校区的资格,负责此事的相关老师安慰了他一下午,并用“人工”的方式算出了20多位学生的成绩。“在盘锦,老师们是会主动帮你解决难题的。”他反复强调。
无论人在何地,这些同学始终把盘锦当作自己的家和港湾,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大工的培养。正如綦荣新所说,“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我会多关注身边事物,把自己的见解反馈给校区,希望能为校区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以报答校区对我们的栽培。”朱文超也表示,在盘锦校区的一年里,他夯实了知识基础,提升了勇气和信心。在主校区的激烈竞争中,他始终能感受到来自背后的温暖,所以会努力拿出好成绩,为盘锦校区争光。
从同学们充满感恩的感慨中,我们不难看到到第一代盘锦人身上所具有的开创精神。同学纷纷表示,这种开拓创新的经历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经验,成为生命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同学们的眼中,盘锦校区的老师是有干劲、有想法、敢于实践的前辈和开拓者。在面对与主校区相差极大的教学与生活环境时,他们为了学生的发展,仍驻守在盘锦,即便是大连、盘锦两地奔波也没有怨言。老师们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引导者,是与他们一起完善盘锦体制的奠基者,更是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家人。
盘锦校区是大连理工大学有着开创性意义的办学新尝试,是高等教育中比较新颖的一种模式。谈到这些,副校长、盘锦校区管委会主任卢中昌教授说:“相比于主校区积淀六十多年的传统以及成型的体制来说,盘锦校区是不成熟的,因为这里办学没有先例可循。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大胆尝试创新,通过摸索,找到了一条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办学之路,最后实现了与主校区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正如卢中昌副校长所言,作为盘锦校区招生以来的第一批学子,同学们对于盘锦的发展都满怀期待。他们希望盘锦校区和盘锦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希望主校区与盘锦校区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以此加深盘锦校区对主校区的归属感;更希望有朝一日盘锦能够与主校区齐头并进,两个校区能在相对平等的位置共同发展。
从辽河之湾到凌水河畔,从热情的红海滩到素雅的白玉兰,锐意创新、一校两地,不论是盘锦校区还是大工本部,都秉承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奋斗在使我校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路上。盘锦校区的建设与发展堪称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而这辉煌篇章的书写,离不开每一位开拓者、建设者和未来者。可喜的是,如今,盘锦校区和主校区的师生学子们正在大工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期待丰厚的收获,去共同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张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