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我校变电所的一名普通工人,负责电力运行及检修工作40余年。他是大工教职工中的平凡一员,走在校园里他不认识多少同事,但是他却对主校区的每一个变电所、变压器、每一台开关了如指掌。他用自己每天的平凡的工作诠释着敬业与自强的内涵。也正是每一名大工人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坚守才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与快速发展。
从一名普通的化院电工到登上大连理工大学讲台为研究生们讲课的特约讲师,从校变电所的一位普通工人到设计组装配电柜至商业水平的骨干人才。张军,用四十多年的从业之路向我们诠释了敬业与自强的力量。
敬业,就是每日的坚守
每天早上,张军习惯早早地来到偏静的中心变电所,踏上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两层楼梯,换上工作服,推门走进远程控制室,开始审查各项仪表指数。电工这项工作,他一干就是40多年。为确保主校区十余个变电所的正常运转,他会到每一个变电亭对每一台变压器、每一路供电回路,甚至每一台开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做认真检查并记录。每当巡视中发现施工被挖坏的电缆,他都“蹲坑”守候,等待电力抢修队伍到来;每当巡视中发现电气设备运行异常,他都追根溯源找出问题,并竭力排除故障;每当遇到“脏活”、“累活”,他都冲锋在前:爬到几米高的开关柜顶部吹灰尘;扛着沉重的梯子去现场;背着几斤重的工具禁锢高压电气设备……
多年来,7号变电亭设备较多,变压器和配电柜在同一个空间内,变压器的健康运行必须常年保持通风,这就加重了保洁工作的难度。张军主动承担起7号变电所的保洁任务,每日巡视检查后,他就来到这里打扫,地面、通风窗、开关柜……在他的努力下,曾经最“脏乱差”变电亭变得整洁如新,成为“模范”变电亭。2013年夏季雨期,西区化工实验楼变电室地下电缆室进水达半米深,张军不容分说跳到井下,奋战了一整夜,最终在电力工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用水泵将雨水排干,使电缆免受长时间浸泡水中的危害。
当谈到几十年工作中最难忘的事时,张军微笑着说,“没有什么。”随后,他解释道,“配电所每天的工作就是监督和管理学校的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虽然很平淡,但也不敢懈怠,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全校的电力应用都会有麻烦。在我这么多年的工作里,并没有出过事故。配电所的平稳运行,就是我最满意也最难忘的。”
自强,就是比别人多一些努力
2011年,学校为张军争取了考取技师证的机会,已经56岁的张军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备考,下班以后就泡在图书馆里,与大学生们一起“上自习”,自学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多门理论科目与可编程控制器等实际操作科目。可编程控制器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为了通过实操考试,他专程去大连机车厂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用40分钟就完成了2个小时的技师实操考试,并以94分的高分通过,成为当年我校6名电工专业推荐者中唯一取得技师资格证的人。他说:“我之所以顺利通过技师资格考试并不是因为聪明,而是我不甘放弃,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些努力。”
2012年,张军在化工学部张永春教授委托下负责按照设计图纸制作电气控制装置,独立完成了从图纸设计、配电柜制作到安装调试工作。提到这批配电柜,张军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此后,张军在化工学部中“小有名气”,他为很多教授设计、安装调试设备,总计40余台。
而另一件让张军觉得骄傲的事,就是他给研究生们上课。刚开始,当化工机械专业的一位教授提出让他来给自己的研究生们讲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我只是名工人,没上过大学,却让我去给研究生讲课,这让我很不理解。”但是后来张军发现,学生们虽然理论知识很丰富,却缺少实践经验,而这正是他们需要从有40年工作经验的张军身上学习的地方。接下这一任务后,张军常常在下班后到图书馆翻阅大量资料备课,他讲授的课程包括电工基础、机床电路、电梯电路、电气故障维修等。每当看到所教的学生能够从电磁炉、电炉子等小件电器的维修,逐步到配电柜的画图、安装、操作、维修,毕业后甚至成为了所在单位的电气大拿,张军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自豪。他认为作为一名工人,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在几十年的生活里,张军重复着看似平淡而普通的工作,却勤奋踏实、兢兢业业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张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