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日,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印发《关于表彰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学校4名党员、4名党务工作者和4个基层党组织获省高校“两优一先”表彰,受表彰数量居全省首位,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再添硕果。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期大工新闻网将宣传展示获表彰对象先进事迹,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当作为,聚攻坚之力推动学校事业卓越发展。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教授 郭旭
郭旭,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计算力学、结构优化和固体力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郭旭同志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持续深耕优化领域,求新致用,坚持以技术创新打破前沿技术壁垒,扎根科研担当报国重任。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切实解决工业难题挺膺担当,带领团队开发国产自主可控工业软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等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启智润心涵育天下英才,郭旭同志始终活跃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投身科技强国建设,培养硕博研究生80余名,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郭旭同志曾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力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钱令希计算力学成就奖、徐芝纶力学奖等奖励,为辽宁省科技进步和科教人才培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环境学院教授 全燮
全燮同志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潜心教育,创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能力训练-国际视野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培养的学生中6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面向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双碳战略,长期从事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取得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系统性成果,成功应用于100余项工程,废水处理量15亿吨/年。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学校环境学科学术带头人,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能源与重化工基地这一区域特色,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减污降碳的重大战略需求,布局学科可持续污染防治技术和生态与健康风险防控的发展规划,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作为负责人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为团队成员发展积极搭建平台。
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教育部特聘教授。获国家科技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王福吉
王福吉同志19年从事一线科研教学工作,以其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心怀强国之梦,科研硕果累累。先后深入沈飞、成飞等生产一线,拿一手数据、总结一线经验,终于突破国际封锁壁垒,提出了强异质复材/金属叠层结构的高质高效切削加工理论,突破了低损伤加工的关键技术,获得了以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代表的多个奖项。
立于三尺讲台,投身教学事业。作为课程负责人,他主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培养学生获得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金奖、辽宁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
带领青年团队,投身东北振兴,攻坚克难。他带领科研团队积极进行产业化探索,打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在沈飞、哈飞等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重点型号研制和批产作出突出贡献,为东北、辽宁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设工程学院教授 杨庆
杨庆同志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海洋土力学、工程地质灾害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任学部党委书记期间,构建以“思想政治建设引领事业发展,组织功能建设保障事业发展,改革创新精神促进事业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带领学部党委获评省对标联创“标杆院系”、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强力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研究生109人,获辽宁省教学名师。主编新形态教材1部,建成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创新构建“五个结合”土木类专业育人体系,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关键技术突破,联合多家单位十余载攻关,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实现海洋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以科普引导助力青少年立志成才,打造科普微视频和科普开放课,累计播放20万余次,主编科普专著1部,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编辑:常思萌
审核: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