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
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

支部建在学科上 党建事业“双轮”驱动——

【一融双高】高等教育研究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高水平发展

2024-09-14作者:崔子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高校基层党委如何创新基层党建优势、如何将党建优势带动形成推动业务发展优势成为高校基层院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高等教育研究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实践探索,坚持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重要领域,坚持“一盘棋”,凝聚“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结合教育学专业优势,将支部建在学科上,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促育人”“党建领科研”为抓手,着力打造“对大工有贡献、在东北有作为、在国内有地位、在国际有影响”的教育研究机构。着力推动党建、事业双轮驱动,着力发挥“七个有力”,着力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蓄能赋力。

保山.png

凝聚融合共识,夯实党建与学科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围绕大局进行学科建设。坚持将思政引领摆在首位,多措并举提升学习实效,把常态化党建工作做实、做细、做深。构建“领导班子领学、名师讲学、支部深学、多方联学”的政治理论学习新模式,持续推进政治理论知识全员学、全面学、全程学,夯实思想政治根基,在谋篇布局中提升“领航力”。建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创新前沿重要任务、重大问题党政联席专题研讨机制,根据一流大学建设要求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按照“基础+特色+优势+品牌”四位一体的学科方向布局,凝练四个重点建设方向,明确四个方向的发展目标,即夯实学科基础,形成高等教育学学术高地;强化学科特色,建立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研究重镇;培育学科优势,构筑教育评价学学科高峰;打造学科品牌,创建工程教育学示范基地。

校史馆.JPG

创新融合载体,把握党建与学科融合发展的特色亮点。通过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厚植学科建设组织根基。学院党委以研究所、学科方向、学术团队为依托,建立师生纵向党支部,推进“党支部、研究所、学科方向、学术团队”一体化建设,推进“党建、教学、科研、育人”一体化建设,在组织引领下提升“凝聚力”。以业务工作实绩“打底”、党建工作亮点“润色”,围绕学科建设,突出内涵提升,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释放学科育人效能。营造浓厚育人氛围,以党性教育、教育强国为主线,赴吉林、安徽、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开展支部共建及实地调研9次;组建和美乡村教育文化社会实践团队助力乡村振兴;定期举办伯川高等教育论坛、令希工程教育论坛、师生午餐会和匠心育人工作坊等多种特色活动落实“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深化育人成效;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东北振兴,充分利用学科评价中心等科研平台,协助学校、省教育厅、教育部完成一流学科对标分析报告和多个学科建设情况分析报告45项。坚持“请进来”,定期举办高水平会议,如“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青年学者论坛”“‘双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研讨会”,邀请国内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坚持“走出去”,支持师生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宣讲大工的优势特色、人才政策、人才环境等,为人才引进做铺垫。

校友.png

拓宽融合渠道,纵深推进党建与学科融合发展的实效。高水平开展有组织科研,科研成果落地生“金”。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5篇,学术著作/软著3项,提交咨政成果1项,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7项,目前已获批各类项目共8项,其中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与辽宁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各1项),在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执行力”。引育并举推进队伍建设,增强学科建设基础动力。实施“组织育英”专项行动,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高端人才培育计划,引进助理教授3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建立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学科研骨干联系人才制度机制,指导人才发展,帮助人才解决困难。深化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分配改革,优化专任教师业绩绩效分配方式,突出优劳优得导向;加强院友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社会捐赠,超额完成捐赠目标。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院
编辑:李梦瑶
审核:王增强 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