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前沿和社会发展需求,以“青行践真知,卓越启新程”为主题,于2025年寒假组织数百名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理论宣讲、人才培育”四大核心领域,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挺膺担当。
锚定国家战略:以实践解码科技自立自强
未来学子通过人工智能交叉前沿专项实践项目,走进企业一线,深入了解国家战略需求,探索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前沿应用,强化专业认知。
智能化工前沿科技探索实践团前往北京,深入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欧世盛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围绕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开展技术研讨与产业调研。智能化工学子们通过参与“AI+化工”微反应技术研发、智能供应链优化等课题,深刻理解“卡脖子”技术攻坚的迫切性。
在加速进化机器人公司、航空增材制造基地等前沿阵地,智能车辆前沿科技探索实践团见证了人形机器人T1的运动控制革命与金属3D打印技术的航空航天应用突破。通过与小米汽车团队探讨智能驾驶算法、在国创中心观摩“车-路-云”一体化测试系统,学子们深切体会到: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的关键一跃。
智能生物前沿科技探索实践团深入华大基因、腾讯医疗AI实验室,解码“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中的革命性应用。在深圳先进院,学生们亲眼见证智能手术机器人,切身感受“AI+生物工程”如何重塑未来医疗生态。
人工智能交叉前沿实践队走进科大讯飞、本源量子等创新高地,实践队从智能语音技术的场景化应用到量子计算的产业化探索,全景式把握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趋势。在长鑫存储芯片生产线,学生们目睹了“中国芯”的自主突围,更加坚定“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
扎根基层沃土: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在云南保山龙陵县,"领膺"骨干科技逐梦实践团以科技为笔,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针对石斛产业链的数字化短板,团队提出“AI+物联网”精准种植方案;通过科普讲座与技术培训,将智慧农业理念播撒在田间地头。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对话”,彰显了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
赓续红色血脉:以理论浸润时代新人
理论润心实践团以“红色薪火”为主题,创新打造“沉浸式党课+互动式宣讲”模式。在大连多个社区,青年学子用鲜活案例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VR技术重现党史经典场景,让理论宣讲既有深度更有温度,真正实现"党的声音传万家,时代精神润心田"。
从社区科普讲堂到中小学科技课堂,科普未来实践团通过“实验秀+创客工坊”的形式,将量子计算、新能源技术等前沿科技转化为生动实践。学子们以青春热情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践行“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科普使命。
厚植人才沃土:以卓越引领未来教育
45支母校行宣讲团奔赴全国重点中学,以“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培养体系”为窗口,立体展现大工“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通过“学长学姐说+虚拟校园体验”,打破地域壁垒,让万千学子看见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突破,为“双一流”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青春与时代同频,实践与梦想共振。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是未来技术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注脚。在这场跨越产学研、联通城乡的青春征程中,未来学子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智慧赋能创新发展,将论文写在车间厂房、田间地头、社区校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中国青年既是科技强国的追梦者,更是民族复兴的圆梦人。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锻造本领、在破解现实难题中彰显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未来领军者。
来源: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