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召开深化“学域培养、书院育人”改革——外语高质量教育教学研讨会,汇聚多方智慧,进一步探讨书院育人模式的共建方向,赋能外语新优势锻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工书院院长王一、教务处副处长刘勃和各书院的执行院长、副院长及大学英语一线全体教师出席会议。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丽主持会议。
会上,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丁蔓介绍了“目标导向、分类教学、以英语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全新大学英语整体培养方案,并提出与书院共建六大举措,包括打造书院英语角、完善国际标化考试培训、全球胜任力培训、开展课程共建、举办大学生学术会议和选拔参加模拟联合国等。六大举措将打造多层次、多元化校园英语学习生态,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效助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王一在肯定外国语学院与书院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就如何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如何对书院实践进行有效考核、如何提升书院实践课程内涵等提出建议。
在讨论环节,各参会代表积极为外国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伯川书院执行院长孙晶肯定了外国语教学改革中将实践环节纳入评价体系中的大胆尝试,并就日强班、俄强班等外语能力提升提出了共建意向;令希书院执行院长张学就书院育人与外语共建提出了加强跨学科融合的建议,并表示书院将把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纳入共建体系,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平台打造;笃学书院执行院长胡涛对大学生学术会议的组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求实书院执行院长马瑞新指出,外国语教学可以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情景驱动”的英语实践活动,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创造学习氛围。刘勃和各书院的负责老师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宏俊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新的教学体系将聚焦各书院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构建更加灵活的学习路径,以满足各学域的个性化需求。外国语学院将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持续优化课内课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注重融入科技前沿成果,助力培养具有跨学科融合交叉发展潜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外国语学院
编辑:李梦瑶 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