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新能源汽车哪些地方该升级?看大连理工学子怎么说

2025-02-20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另有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中约五分之一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品牌长期的研发深耕和持续的产品创新。在技术领域,近年来以电池、电机和电控为代表的“三电”和智能化系统的不断突破进步,为汽车行业勾勒出值得憧憬的发展蓝图。

“青年说”邀请4位来自我校的学生代表,聊聊他们眼中的新能源汽车“三电”和智能化系统,以及最期待新能源汽车未来能在哪些方面实现新突破。

电控技术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李孟迪(博士)

专业方向:汽车结构智能化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电控成为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电控技术就像是汽车的“大脑”,负责管理和协调电池和电机的工作。出色的电控不仅能提升车辆的性能,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在我看来,如今成熟的电控技术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现代电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的各种状态,包括电池电量、发动机温度、轮胎压力等。当电控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立即发出警报,甚至自动采取措施以此避免危险。

电控技术还增加了驾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通过电控系统,车辆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操控。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距离,让长途驾驶变得轻松愉快。

此外,电控技术还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能力。曾几何时,“里程焦虑”是不少新能源车主最头疼的问题。而先进的电控系统能够优化电池和电机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最大限度地延长续航里程。这不仅降低了用车成本,也对环保作出了贡献。

展望未来,我期待自动驾驶技术能更加智能,最终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让驾驶员可以在行车过程中解放双手,进行休息或处理其他事务。此外,车联网技术的进步也是我非常期待的,希望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能与城市交通网络、智能家居等进行无缝连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电机新技术让新能源汽车更普及

杨岩(硕士)

专业方向:汽车智能化研究

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效率和成本。在各大车企的技术研发推动下,如今电机的一些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对汽车的认知。

“电机集成驱动系统”就是其中的代表。与过去电机和控制系统分开不同,如今在汽车内部,电机和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凑的模块。这种集成化设计不仅减轻了车重,还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整车的行驶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为了让电机更智能,汽车工程师们还开发了各种先进的控制技术。这些控制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有的算法能快速响应驾驶员的指令;有的能预测电机的最佳运行方式,提高整体效率;还有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优化电机的工作流程和效率,让大家拥有更加顺畅的驾驶体验。

此外,“整车优化设计”也是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综合考虑、优化电机位置、冷却系统和噪音控制问题,研发人员能够设计出性能更好、驾驶体验更佳的汽车。

总之,不断创新的电机技术不仅提升了汽车的性能和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使新能源汽车更易普及。相信在技术的引领下,我们将进入一个更环保、更智能的汽车新时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应当好全球市场“领头羊”

陈志晓(硕士)

专业方向:汽车车身设计

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产业的“三电”技术已经走在了前列。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式三电”正逐步迈向更高的水平。

一方面,中国车企在电驱动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高效电机和先进变频控制技术的应用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效率和性能上有质的飞跃。同时,中国车企还能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动机和逆变器。未来,随着新材料和工艺的引入,中国电驱动系统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锂电池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持续创新,从磷酸铁锂到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不断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就是最好的佐证。此外,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稳步推进,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控系统方面,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储备同样令人瞩目。先进的电控系统能有效管理电池和电机,并与智能驾驶系统深度集成,提高车辆智能化水平;集成化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技术,则大幅提升整车能效和安全性;5G通信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推动电控系统实现更高的智能化和互联化,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驾驶体验。

综上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全球各国对清洁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持续进步的中国“三电”技术将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新动力。

创新电池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加电”

张铭宇(本科)

专业方向:英语强化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三电”技术也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潜力。

在我看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是整台汽车能源储备与动力输出的关键所在,电池技术的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续航能力”的强与弱。

从早前搭载铅酸电池到如今广泛应用锂电池;从特斯拉的大圆柱电池到比亚迪刀片电池;从换电模式的逐步落地到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体系的逐步完善……电池技术的优化与创新正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在全球对碳排放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期望将不再停留在“省钱”“起步快”等初级层面,未来还将更加关注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这也给电池技术在安全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认为,未来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聚焦于材料创新、智能化管理和循环利用等方面,各大企业应在降低生产材料污染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建立完善的回收与再利用体系。相信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升级,电池技术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加电”。

358ee3fa7c55bcf5fdd542080a92267.png

原文链接:https://zqb.cyol.com/pc/content/202502/20/content_407178.html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孔昱婷
审核: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