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大连日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 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2023-12-18作者:林德明

编者按: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月31日,国务院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由李强总理主持进行第四次专题学习。与此同时,10月14日至16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召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基地在会议期间举办了“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与评价”研讨会。会上,国内知识产权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这一主题,为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献计献策。今日,本报推出理论沙龙专版,刊发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以飨读者。

林德明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东北振兴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在奋力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将有力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效地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持续地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自《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发布以来,黑龙江、吉林、辽宁先后制订发布了强省建设方案,全面深入地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有所增加,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竞争力持续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知识产权事业基础不断夯实,但东北地区的知识产权发展还存在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储备不足、转化运用效果不显著、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未形成、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亟须破解。

通过对专利数据库的检索发现,东北三省近五年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仅为34.77%。截至2022年底的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三省均低于全国9.4件的水平。从专利申请的国民经济分类来看,制造业占比高达88.3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例过低。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新兴技术的知识产权储备还难以赋能实体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引领和支撑。从知识产权转化来看,东北三省发生许可、转让的专利与有效专利的比值为4.09%,在专利转化上,无论是转化率还是本地转化率都亟待提高,而且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转化活跃性不强,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投融资渠道还未充分激活。从知识产权保护来看,知识产权侵权违法仍易发多发,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统计显示,近五年东北三省受理的专利相关案件较多且呈现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等特点,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在短期内仍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从知识产权服务来看,东北地区在知识产权服务、运营等方面缺少持续性投入的长效机制,缺少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辐射的广度、深度和可及性不够,知识产权服务业“小、少、弱”问题突出。

针对东北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建议东北地区积极落实东北全面振兴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完善知识产权体系,为东北全面振兴可持续振兴提供战略保障。

一是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培育体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从源头上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大力培育高知名度商标、精品版权、高质量地理标志,推动知识产权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开展新业态新行业新模式的前瞻性知识产权战略布局。

二是健全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开发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开展“创、服、投、贷、融”的综合性专业化服务,不仅要做信息“二传手”,更要做增值“运营商”。

三是构建多维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法院或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培育和发展仲裁机构、调解组织和公证机构,推动东北地区行政执法的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知识产权执法互助、监管互动、信息互通、经验互鉴,加大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

四是打造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国家、省、市服务平台的有效衔接,做好数据资源的共享共治,推动建立东北地区的知识产权联动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东北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设,积极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和服务机构,推进发展综合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

原文链接:http://szb.dltv.cn/epaper/dlrb/pc/layout/202312/18/node_A07.html

来源:大连日报
编辑:袁赫爽
审核: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