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教育部官网】大连理工大学扎实推进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024-06-26

大连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强化榜样引领、厚植师德师风、优化发展环境等系列举措,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大选树力度,强化榜样引领。一是以榜样事迹引领砥砺初心。加大典型榜样选树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书育人楷模、教育世家等推荐遴选,在教师节、教师入职、教师荣退等重要节点开展表彰奖励,打造《师者如光》教师宣传品牌,讲好典型榜样的教书育人故事。《王众托院士鲐背之年,初心不改》《开学第一天,89岁钟万勰院士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等被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二是以育人文化传承提振信心。将艺术展演作为教育家精神的宣传载体,深入挖掘校史中的教师典范,创作大型话剧《屈伯川》《功勋教师郭可讱》、舞台剧《士者豪情》,开辟专题报道栏目《大师领航》,传承老一辈教育家建校荣校、矢志报国的情怀。三是以“传帮带”“老带新”铸就匠心。建立名师工作室和教师发展师队伍,为青年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心理健康等咨询服务。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所有新入职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导,扣好“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新老教师交流活动,通过座谈、教师发展沙龙、青年学者发展论坛等方式,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完善制度建设,厚植师德师风。一是健全师德师风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压实二级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直接责任的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师德“教育宣传、监测预警、监督举报、失范处理、考核审查、案例再教育”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构建党政齐抓共管、党委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分委员会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管理。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首要条件和第一标准,严格执行从业禁止和教职工准入查询制度,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对于查实的违反师德典型案例,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违规必究、执规必严的强烈信号,引导教师主动查摆自省、以案明纪。三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在“i大工”APP开设师德学习专区,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内容,把师德师风纳入新教工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日常培训,常态化组织开展学习讲演会、微党课大赛、教育读书班、“师道师行”教师思政专题培训班等系列活动,组织覆盖全体教师的师德警示教育,把师德警示案例学习作为全校教师思想政治学习的“必修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

构建兴才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聚焦精准引才,完善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体系。坚持学科规划引领,明确引才目标,完善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和实时评估制度,建设目标人才库,实行动态跟踪。规划人才引进专项,系统搭建从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到青年科技人才的人才梯队。二是聚焦精心留才,建设有吸引力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青年教师支持,全面实施以老带新的团队培养制度,鼓励青年科学家团队开展创新性研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科研服务平台建设,新建分析测试中心,作为校级公共平台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的分析测试研究任务。新建英歌石科学城科技创新基地,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办公、科研、实验场地。改善教职工在校生活条件,新建高端人才公寓,构建10分钟上学上班休闲“一站式”生活圈。三是聚焦精细管才,构建有牵引力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有工具、入口有标准、过程有控制、聘期有目标”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体系,统筹开发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评价工具,制定专任教师、实验技术、党务、教育管理、德育等教师分类评价方法,鼓励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聚焦精益用才,强化有驱动力的待遇保障体系。深化薪酬改革,合理增加工资总量,科学调整工资结构。强化二级单位绩效考核,以“双一流”建设核心指标为发展导向,突出关键业绩指标牵引,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充分激发教师队伍干事活力。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60/202406/t20240626_1137873.html


来源:教育部官网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