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谁培养的重大问题,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始终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49”工作体系为统领,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注重思想引领,以“1149”工作体系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
党委研工部持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49”工作体系落实落细,结合研究生成长成才特点,深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个融合”,助力学校“大思政”格局构建。
持续加强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打造“双团双巡双赛”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百个研究生党支部线上学习接力赛和千名研究生党员党史知识竞赛;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组建博士生宣讲团,入选“辽宁省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并作为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东北地区唯一发起单位,联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开展理论宣讲数十场,建立博士生宣讲团面向校内宣讲预约机制和浸润式“接力”宣讲形式,结合北京冬奥会、建团百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牵头开展“辽宁高校青年讲冬奥”“青春献礼二十大,研途奋进新征程”等活动,提升理论宣讲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推动依托教研室和课题组的纵向设置博硕研究生党支部和导师研究生党支部,目前共有导师研究生纵向党支部70个,其中,67个党支部书记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1名博士研究生获评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1个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名博士生获得辽宁省“华育大学生年度人物”;通过党建带动团建,发挥支部在组织动员方面优势,开展“奋进研途、抗疫有我”研究生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大讨论,凝聚抗疫共识。
强化科研育人,以“144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推进研究生科创能力提升
以教育引导研究生“科技强国、科研报国”为目标,搭建“1442”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化科研精神涵育。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举办200余期“名师讲堂”,邀请校党委书记项昌乐院士、校长郭东明院士等知名学者教授讲解学科前沿,涵育研究生科研精神。
强化科研平台建设。举办“研创赛”系列竞赛,搭建宣传、培训、选拔、指导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竞赛平台,完善资助奖励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锻炼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连续三年举办博士生论坛,鼓励学科交流融合,强化博士生朋辈引领作用。
强化科研道德培养。构建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制度体系,开展廉洁教育活动月等活动,举办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宣讲,利用“大工研究生”等媒介平台加强宣传警示教育,讲解分析学术失范案例,促进科研道德品质养成。
强化科研文化浸润。开展研究生“学术之星”“优秀研究生标兵”等先进典型的选树,发挥学术科研和综合素质“双典型”的示范作用,对“辽宁省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博士论文单项奖”“优秀博士论文特别奖”获得者进行系列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其在学术科研层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基于科研育人的“1442”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评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
夯实工作基础,以网格化管理与精细化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面对近年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党委研工部不断完善与疫情防控要求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与工作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注重人文关怀,优化学生日常管理举措。
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的学生管理体系。2020年春季,研工系统与全体研究生顶着昼夜不停的大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返校复学。两年多来,通过20个批次的研究生返校安排、15个节假日的学生流动管理、10余次大连市内及周边疫情危机的紧急处理、2次大规模封闭管理,不断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的学生管理新体系建设。疫情校园严格管理期间,“最高学历广场舞团”登陆央视,是大工研究生青春力量的生动体现。
加强学生心理疏导与心理预警。不断完善研究生全学程心理健康普查和研究生思想状况调研,坚持重点关注研究生“台账”双周报送制度,针对严重心理问题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台账;联合学校心理中心,通过开展“心灵影厅”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化研究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强化学生服务保障。落实教育评价综合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国家、学校、导师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注重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相结合,丰富资助育人内涵。
加强学生社区建设。推动研究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长-楼长-层长”三级网格管理体系,为社区管理夯实基础;出台《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文明寝室管理细则》,建立“文明寝室”评选机制;建设“研究生社区科研文化活动室”,覆盖博留公寓生活区、西山生活区、北山生活区,促进师生思想文化交流。
畅通突发事件内部沟通网络。积极发挥学生骨干、辅导员、导师等作用,不断完善沟通网络,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提升危机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工作研判,努力及时发现苗头性信息并有效化解。
加强队伍建设,以“导师+”和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协同育人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和《中共大连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实施办法》,强化辅导员、导师之间的沟通与配合,针对学生个体指导,建立辅导员、导师“双谈话”制度,发挥辅导员、导师各自角色优势,形成育人合力。
构建“四位一体”导师思政格局。一是理论学习导师讲。坚持开展“导师带我学理论”,组织导师利用组会、课题组文体活动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营造导师领学、师生共学、专题研学的良好氛围。二是科研攻关导师带。邀请校内外知名导师,聚焦学术前沿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三是文化活动导师来。深化研究生文体活动的“导师+”内涵,营造师生和谐交流的良好氛围。四是遇到困难导师在。引导导师密切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继续利用新任导师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培训,提升导师开展日常思政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营造“尊师重教、敬业爱生、教学相长、和谐互助”的导学文化。
推进专职研究生思政队伍建优建强。实施研究生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在招聘和培养两个环节上下功夫。2017年以来,招聘研究生专职辅导员43人;持续加强研究生辅导员培训力度,打造以专题讲座、集体学习、辅导员沙龙、工作案例分析、工作论坛等为主要内容的辅导员日常培训体系,积极选派辅导员参加教育部、辽宁省等辅导员骨干培训及专项技能培训,促进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持续深化研究生思政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开展“研究生教改基金(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提升思政工作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研究生思政工作队伍不断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过程中,研工系统荣获辽宁省研究生智慧城市创意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1人荣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荣获“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人荣获“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部网络文化作品获评第五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研究成果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将继续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协同育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积极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加速跑”,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