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部、团中央和我校提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在学院团委支持下,由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书记李文超老师指导,数学科学学院新一届团学部长组成的“暖阳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成...
7月24日,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国情社情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团委书记李文超的带领下来到辛寨子街道办事处。为了了解近年来以辛寨子街道为例的乡村教育的发展,探索目前辽...
为了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入职场,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逐梦华东”报国企业行团队的16名同学在刘颖老师的带领下,...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强调“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校红色基因,感受先辈精神,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暑期来到位于沈阳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青春之我勇...
“这次企业行真的让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化工企业,让我对化工专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进一步学习下去的兴趣。”一位化环生赴浙江企业行团队队员在结束一周的行程后如是说。7月30日至8月3日,...
为了引导在校大学生走入社会,走进企业,企业行实践活动通过与知名企业交流,旨在让同学们了解行业发展、就业形式及用人需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2018年7月30日至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团十八大召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纪念朱毛井冈山会师90周年,活动由团中央学校部联合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大爱无疆”暑期实践团在新疆哈密市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公益支教活动。暑期实践团在伊州区花园乡下马勒恰瓦克村给百余名返乡大学生做“牢记初心 不忘使命...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建会百年,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工会员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5月21日,由校工会举办的2025年教职工全健排舞展演活动在学生文化中心剧场举行。校领导项昌乐、宋丹、姚山、吴松全、罗钟铉,党委常委韩轶、王志伟,校长助理陆安慧出席活动。广大教职工齐聚一堂,用全健排舞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2025年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又是备受关注的全民健康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健康工程”,鼓励大家在锻造新优势的同时,不忘强身健体,以健康的体魄勇攀新高峰。全校34个基层工会、千余名教职工踊跃参与,精心准备,践行学校健康理念、响应全民健康号召,尽情展示激情与风采。伴随悦动的节拍,舞出大工人的精气神。《青春修炼手册》《向快乐出发》《红日山河图》等舞蹈尽显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活力与风采;《时代感》《舞进新时代》《不忘初心》《新时代很带感》等舞蹈碰撞出传统与新潮的火花,展现出薪火相传的力量;《健康动起来》《健康到到令》《上春山》《最好的舞台》等舞蹈跳出了健康的活力和满满的幸福感;《我们都是追梦人》《舞动中国》《锻造新优势·同心向未来》《灯火里的中国》等舞蹈表达出大工人以健康之姿投身建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5月18日,由大连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台盟市委会、市台联共同主办,我校档案馆(校史馆)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联合承办的“1895-1945愿为同胞倒海倾——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高校巡展在大工展出。展览分为“中华文化与台胞家族”“从‘移民’到‘遗民’”“铁蹄下的家园”“英雄四起挽沉沦”“并肩抗日洪波曲”和“宝岛重光振家声”六个篇章,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文字资料,集中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众多台胞家族走上抗日救亡道路的历史;介绍了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后,台湾同胞在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自发筹组义军抗击外侮,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的历程,揭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巡展旨在让青年一代了解更多的两岸历史文化连接,唤醒更多关于台湾抗日历史的共同记忆,增进对民族历史的共同认知,团结更多中华儿女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前来观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5月14日至16日,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情况调研座谈会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召开。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于虹同志等调研组一行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调研座谈会,与在岗银龄教师代表,云南省教育厅、中共大理州委、部分支援高校和第一批、第五批受援高校负责同志座谈交流。大工代表支援高校发言,我校离退休工作处处长(书记)刘宇彤系统汇报了对口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喀什大学、延边大学的经验与成果。学校加强政策宣讲,建立银龄教师数据库并动态跟踪634位退休教师,加强校际协同帮助受援高校解决实际难题,累计派出银龄教师31人次、目前有19人在岗,形成“在岗一批、储备一批”的梯队化支援格局,助力受援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在滇西大总部支教的建设工程学院杨微老师结合多年的支教经历,分享了对西部教育振兴的深刻感悟,详细指出银龄教师如何在教学、科研、教师培养、教学质量和服务地方等方面发挥政治优势、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在滇西大学普洱茶学院支教的外国语学院张治中老师作为“银龄计划”首批到岗的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法”显著提升学生考研成功率,并带培5名青年教师,助力学院英语师资团队从4人扩至9人。会议期间,离退休工作处代表学校看望...
从阿炳的《二泉映月》到草原的《赛马》,二胡的弓弦里藏着整个中国的呼吸。5月14日,一级演奏员、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湖南省演艺集团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张音悦做客“百川讲堂”第273期,带来《弓弦里的中国故事》主题讲座。校团委、软件(软国)学院教师代表等,各学院、各书院的青年学生以及百川会员共计2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张音悦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一诗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向师生展开了对中国音乐发展史的讲解。结合多年一弓一弦的经历,她从四个方面分享了传统音乐的音乐作品和历史芳华。张音悦认为,每一部音乐作品和每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一定是和时代、历史紧密相连的,溯源中国传统音乐的渊源掌故,对大众了解民族音乐、民族文化都有一定的助益。讲座中,张音悦通过极具国乐代表性的弓弦乐器——胡琴的音乐文化视角,以边演边讲的形式,向观众普及了五声、八音和十二律等中国传统乐理知识。从礼乐兴邦到六艺修身,从上古的先秦乐舞到唐宋的曲调词牌,再到近现代民族音乐,分别展示了民族音乐的艺术语言和历史渊源,在弓弦中讲述国乐的故事,带领大家感受国乐的芳华,探寻国乐厚重丰富的人文底蕴。压轴时刻,张音悦...
5月20日,宇航团体标准项目《基于开源鸿蒙轻量系统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通用要求》《基于开源鸿蒙轻量系统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实践》获中国宇航学会标准化分会审查通过。该标准由我校于晓洲教授领衔的微纳卫星与深空探测团队牵头起草,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星众空间(嘉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团队参与撰写。该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微纳卫星的开源鸿蒙(OpenHarmony)轻量系统星载实时操作系统,解释各类术语定义,明确其源码获取、移植和裁剪的全流程操作规范,为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开发提供了实践引导,为微纳卫星操作系统确立统一标准。图为大连1号-连理卫星微纳卫星的星载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复杂,但因平台规模的限制,无法使用常规的操作系统。于晓洲团队在“大连1号-连理卫星”上首次成功应用基于国产芯片的高可靠性开源鸿蒙实时操作系统,实现了该领域的软、硬件全国产化替代,为全球航天器操作系统提供了新的选择。图为大连1号-连理卫星拍摄的大连梭鱼湾足球场影像“连理卫星任务实践表明,运行开源鸿蒙实时操作系统后,卫星的系统响应速度与可靠性大幅提高。”于晓洲说,卫星在释放入轨后成功验证了实时操作系统、绿色无毒硝酸羟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