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实践进行时
  • 【实践进行时】数学学院开展“暖阳行动”暑期社会实践

    为响应教育部、团中央和我校提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在学院团委支持下,由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书记李文超老师指导,数学科学学院新一届团学部长组成的“暖阳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成...

  • 【实践进行时】数学学子暑期实践调研大连社情

    7月24日,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国情社情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团委书记李文超的带领下来到辛寨子街道办事处。为了了解近年来以辛寨子街道为例的乡村教育的发展,探索目前辽...

  • 【实践进行时】逐梦华东 奋勉前进

    为了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入职场,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逐梦华东”报国企业行团队的16名同学在刘颖老师的带领下,...

  • 【实践进行时】聚焦精准扶贫 共建全面小康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强调“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 【实践进行时】追忆抗战历史 感受先辈精神

    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校红色基因,感受先辈精神,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红色基因,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暑期来到位于沈阳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

  • 【实践进行时】砥砺奋进入基层 青春为学向阳立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青春之我勇...

  • 【实践进行时】逐梦连理 从“浙”启航

    “这次企业行真的让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化工企业,让我对化工专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进一步学习下去的兴趣。”一位化环生赴浙江企业行团队队员在结束一周的行程后如是说。7月30日至8月3日,...

  • 【实践进行时】连梦珠三角 粤动新征程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赴广东地区报国企业行

    ​为了引导在校大学生走入社会,走进企业,企业行实践活动通过与知名企业交流,旨在让同学们了解行业发展、就业形式及用人需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2018年7月30日至8...

  • 【实践进行时】连理井冈情 追寻中国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团十八大召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纪念朱毛井冈山会师90周年,活动由团中央学校部联合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

  • 【实践进行时】 “大爱无疆”暑期实践团传递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深情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大爱无疆”暑期实践团在新疆哈密市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公益支教活动。暑期实践团在伊州区花园乡下马勒恰瓦克村给百余名返乡大学生做“牢记初心 不忘使命...

最新动态
  • 学校召开2025年关工委工作会...

    6月19日,学校关工委工作会议召开。副校长、校关工委主任姚山出席并讲话。近40名关工委委员单位负责人、老同志委员、荣退委员、部分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离退休处(党委)处长(书记)、关工委副主任刘宇彤主持。姚山代表学校党委向无私奉献的关工委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感谢成员单位的支持。他充分肯定了关工委工作,强调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学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两点希望:要坚守育人初心,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优势,找准工作发力点,助力青年师生成长;要夯实组织基础,重点推进二级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完善机制,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宽解读了《全国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部署及《辽宁省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要求,对学校《实施意见》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要通过建设提升基层关工委的凝聚力、组织力、创新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刘宇彤传达了教育部直属系统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培训班精神。姚山向荣退关工委老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向新任关工委委员颁发聘书。荣退委员代表邵春亮教授深情回顾四十年民族教育历程,将其誉为“攀登天路”的“愚人”事业。担任38届预科班班...

  • 【科技日报】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大连理工大学2025年增设的智能分子工程专业为全国独有。”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专业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分子科学的深度融合,为高端化学、新能源等领域注入新动力,通过跨学科培养战略科学家,驱动智能材料技术实现突破,助力国家关键领域发展。“目前,智能分子工程领域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李琳介绍,大连理工大学智能分子工程专业开设在化工学院,立足分子结构的创新和智能化设计,注重新物质的功能、设计和制造的智能化。智能分子工程专业采取长周期、灵活化培养方式,由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致力于培养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灵敏检测器等领域的“未来科学家”。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已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工科拔尖班)、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工科拔尖班)、智能制造工程(创新班)等专业。在此基础上,2025年,大连理工大学面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瞄准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顺应未来信息技术发展战略,打造全新学科矩阵。除了智能分子工程专业外,学校今年还增设了未来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临床医学、电子信息材料4大全新热门专业。未...

  • 【辽宁日报·头版】“小巨人”...

    当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的新闻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时,大连科迈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磊的思绪又一次回到2017年6月。那时,32岁的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张紧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及监测系统,刚刚完成在南海陆丰13-2平台上的安装调试,就迎来了10级台风。“首套产品第一次经历台风,当时我心里还有些忐忑。到现在已经8年了,我们研制的系统始终运行稳定,对海洋石油平台的导管架保护效果良好,其性能已经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解决了海洋钢结构物防腐延寿的‘卡脖子’问题,保障了海洋工程资产安全。”刘磊自豪地对记者说。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大连科迈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仅用10年时间,便将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四大海域的百余座导管架平台之上,成功替代国外产品。2024年,科迈尔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解决痛点走向深海钢铁与海水长期接触,会发生腐蚀现象。因此,海洋平台、海上风电、海底管道、大型船舶等钢质结构必须解决腐蚀防护和健康管理两大难题。而这一领域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几十年来都被外国企业掌控。2015年,南海陆丰13-2平台上一套进口的腐蚀防护系统出现设备故障,面对高额维修费用,平台所属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寻找国产替代方案。刘磊...

  • 【中国教育报】郭旭院士:探...

    6月13日,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光谷举行。在这场围绕关键软件自主创新、AI技术深度赋能等前沿领域的会议上,一位中年学者结合我国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的战略需求,作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CAE技术的深度融合路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主题报告,引发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各方的深入思考与讨论。郭旭在办公室。学校供图​这位中年学者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旭。多年来,郭旭牵头我国多项重大CAE软件攻关项目,先后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并荣获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做科研,就要以国家的需求为导向”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标志着我国星际探测征程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祝融号”火星车结构设备板研制过程中,郭旭带领团队基于独创的移动可变形组件拓扑优化方法和其研发的自主可控软件工具,与型号研制单位密切合作,成功开展了火星车设备板相关结构件的减重优化设计,使得产品减重50%以上,显著提升了结构承载效率。“做科研,就要以国家的需求为导向。国家需要什么,我们...

  • 【创新在大工】材料科学与工...

    近期,材料学院胡方圆教授团队在低温准固态锂硫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针对锂硫电池低温下离子传输通道受阻与界面脱溶剂化能垒倍增的问题,基于动态溶剂化调控策略,设计了一种动态迁移-拖曳聚合物电解质,通过硼酸酯动态共价键和极性侧链设计,动态重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以降低脱溶剂化能垒,加速多硫化物转化动力学,实现了锂硫电池在低温下的高容量稳定循环。研究成果以“基于动态迁移-拖曳策略设计聚合物电解质用于低温锂硫电池”(DynamicMigration-PullingPolymerElectrolyteDesignStrategyforLow-TemperatureLithium–Sulfur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上。图1.含有动态侧链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示意图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其高安全性、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抑制多硫化物穿梭的潜力,被视为解决低温锂硫电池性能衰减问题的理想材料体系,对推动极地勘探、高空无人机等极端环境储能应用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然而,传统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低温下普遍存在离子电导率骤降与界面离子传输动力学迟滞的双重挑战,在锂离子传输过程中,锂离子往往受限于静态的溶剂化网络结构—强极性的配位基团虽然有利于锂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