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校园文化节
最新动态
  • “1895-1945愿为同胞倒海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5月18日,由大连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台盟市委会、市台联共同主办,我校档案馆(校史馆)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联合承办的“1895-1945愿为同胞倒海倾——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高校巡展在大工展出。展览分为“中华文化与台胞家族”“从‘移民’到‘遗民’”“铁蹄下的家园”“英雄四起挽沉沦”“并肩抗日洪波曲”和“宝岛重光振家声”六个篇章,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文字资料,集中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众多台胞家族走上抗日救亡道路的历史;介绍了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后,台湾同胞在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自发筹组义军抗击外侮,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的历程,揭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巡展旨在让青年一代了解更多的两岸历史文化连接,唤醒更多关于台湾抗日历史的共同记忆,增进对民族历史的共同认知,团结更多中华儿女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前来观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 【锻造新优势】我校在教育部...

    5月14日至16日,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情况调研座谈会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召开。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于虹同志等调研组一行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调研座谈会,与在岗银龄教师代表,云南省教育厅、中共大理州委、部分支援高校和第一批、第五批受援高校负责同志座谈交流。大工代表支援高校发言,我校离退休工作处处长(书记)刘宇彤系统汇报了对口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喀什大学、延边大学的经验与成果。学校加强政策宣讲,建立银龄教师数据库并动态跟踪634位退休教师,加强校际协同帮助受援高校解决实际难题,累计派出银龄教师31人次、目前有19人在岗,形成“在岗一批、储备一批”的梯队化支援格局,助力受援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在滇西大总部支教的建设工程学院杨微老师结合多年的支教经历,分享了对西部教育振兴的深刻感悟,详细指出银龄教师如何在教学、科研、教师培养、教学质量和服务地方等方面发挥政治优势、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在滇西大学普洱茶学院支教的外国语学院张治中老师作为“银龄计划”首批到岗的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法”显著提升学生考研成功率,并带培5名青年教师,助力学院英语师资团队从4人扩至9人。会议期间,离退休工作处代表学校看望...

  • 【学在大工】一级演奏员张音...

    从阿炳的《二泉映月》到草原的《赛马》,二胡的弓弦里藏着整个中国的呼吸。5月14日,一级演奏员、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湖南省演艺集团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张音悦做客“百川讲堂”第273期,带来《弓弦里的中国故事》主题讲座。校团委、软件(软国)学院教师代表等,各学院、各书院的青年学生以及百川会员共计2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张音悦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一诗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向师生展开了对中国音乐发展史的讲解。结合多年一弓一弦的经历,她从四个方面分享了传统音乐的音乐作品和历史芳华。张音悦认为,每一部音乐作品和每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一定是和时代、历史紧密相连的,溯源中国传统音乐的渊源掌故,对大众了解民族音乐、民族文化都有一定的助益。讲座中,张音悦通过极具国乐代表性的弓弦乐器——胡琴的音乐文化视角,以边演边讲的形式,向观众普及了五声、八音和十二律等中国传统乐理知识。从礼乐兴邦到六艺修身,从上古的先秦乐舞到唐宋的曲调词牌,再到近现代民族音乐,分别展示了民族音乐的艺术语言和历史渊源,在弓弦中讲述国乐的故事,带领大家感受国乐的芳华,探寻国乐厚重丰富的人文底蕴。压轴时刻,张音悦...

  • 【创新在大工】我校团队牵头...

    5月20日,宇航团体标准项目《基于开源鸿蒙轻量系统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通用要求》《基于开源鸿蒙轻量系统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实践》获中国宇航学会标准化分会审查通过。该标准由我校于晓洲教授领衔的微纳卫星与深空探测团队牵头起草,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星众空间(嘉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团队参与撰写。该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微纳卫星的开源鸿蒙(OpenHarmony)轻量系统星载实时操作系统,解释各类术语定义,明确其源码获取、移植和裁剪的全流程操作规范,为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开发提供了实践引导,为微纳卫星操作系统确立统一标准。图为大连1号-连理卫星微纳卫星的星载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复杂,但因平台规模的限制,无法使用常规的操作系统。于晓洲团队在“大连1号-连理卫星”上首次成功应用基于国产芯片的高可靠性开源鸿蒙实时操作系统,实现了该领域的软、硬件全国产化替代,为全球航天器操作系统提供了新的选择。图为大连1号-连理卫星拍摄的大连梭鱼湾足球场影像“连理卫星任务实践表明,运行开源鸿蒙实时操作系统后,卫星的系统响应速度与可靠性大幅提高。”于晓洲说,卫星在释放入轨后成功验证了实时操作系统、绿色无毒硝酸羟胺推...

  • 【锻造新优势】项昌乐带队走...

    5月20日,校党委书记项昌乐带队走访调研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德数控),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海、科德数控总经理陈虎出席座谈会,双方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端数控系统技术攻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前,项昌乐一行参观了科德数控的参观展厅、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座谈会上,项昌乐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和科德数控均地处大连,地域上有天然的合作优势,且都承担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希望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重点在智能制造、高性能加工、光电测量传感器等领域加深合作,持续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用贯通的创新链条,为东北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于德海对项昌乐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公司发展概况。他表示,大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科德数控产业化优势形成战略互补。希望大工能够发挥基础研究优势,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加工工艺研发、工业母机可靠性提升及基础原理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携手推进国产高端装备的自主可控进程。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