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新闻
首页 >> 主页新闻 >> 正文

【战“疫”情】科研路上:心有所往 何惧道阻

2022-09-08

遇“疫”不惊,战“疫”不乱。校园封闭管理后,全校师生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合理安排科研工作,有的面向战“疫”需要开展技术攻关,有的瞄准科学前沿进行深入探索,有的组织线上国际会议巩固合作基础……广大师生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分秒必争,将科研工作向前推进。

化工学院马沧海教授带领团队奋斗在科研一线,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并主动承担起化学工程系实验室安全巡检任务。

化工学院博士后王海燕选择留校进行科研工作,还肩负起系里的安全巡查工作,积极督促学生加强安全防护意识,确保疫情下实验工作正常开展。学校和学院也为大家提供了N95口罩等防疫物资,确保防护和科研并重。

为保证载人航天新一代舱外航天服风管产品的研制进度,机械工程学院何祝斌教授和研究生坚守在实验室,讨论解决技术难题,确保按期高质量交付。

作为大连市冷链应急攻关项目团队主要骨干成员,机械工程学院王宣平副教授主动请缨住校工作,与校内外师生协同配合,克服各种困难,有力推进项目进程,确保阶段任务顺利完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董红刚教授,在3次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作为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住校值班,确保疫情期间科研工作安全稳步推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测试分析中心团队住校值班,保障18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正常使用,自8月29日以来,已服务学院650名硕士研究生、301名博士研究生和其他院系师生开展科研工作。

能源与动力学院住校老师坚持线上交流沟通,保障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内外配合一致推动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孙长凯教授,疫情期间坚持开展科研工作,与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组织医工交叉与结合联合攻关。

建设工程学部张学副教授带领学生进行低周期往复荷载下搭接锚固缺陷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设工程学部刘海星教授团队住校开展智慧水务相关的重点研发项目申报工作。刘海星教授每天坚守在教研室,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做好学生们的生活导师,及时与学生沟通,缓解学生压力。

为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机关勇于担当,积极协调,细致安排,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试验材料和相关人员如期到位,确保实验顺利开展,为按时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陈高华、郭菁和王文敬老师在疫情期间把“读书会”搬到“云端”,通过“领读+解读+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了解专业经典,激发问题意识,改进论文写作,为学生夯实基础;开展线上经验交流,启发学术思考、活跃学术氛围。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法学研究生举办科研沙龙活动——“法律视野下人工智能”云上科研讨论会,分别就刑法领域、知识产权法领域、民法领域和行政法领域的人工智能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密切配合,立足学院特点,开展“大工外语讲坛”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四场学术报告,开阔师生科研视野,增强对外宣传意识,提升学院同心抗疫、努力科研的凝聚力。

物理学院桑超峰教授疫情期间将全部电脑搬回家,坚持开展科研工作,修改论文、与学生线上讨论科研问题、准备结题材料、定时召开组会,并远程指导团队在校开展直线等离子体装置MPS-LD调试。

软件学院线上举办第四届“菁英论坛”,以物联网边缘计算为主题,围绕学术前沿问题和学科热点问题,展开学术交流与探讨,学院100余名师生积极参加。

来源:科研院
编辑: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