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吕小兵 汗水浇开成功之花

2006-09-21作者:single
吕小兵,一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由于他科研工作取得的出色成绩,在2005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同年,学校将他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吕小兵曾经接受过本报专访,这次,请他对青年教师和学生谈谈他从事科研的心得体会。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首先要有兴趣,具有长时间执著探索的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可能更为重要。

1997年我从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并很快加入何仁教授的配位催化科研组。何老师严谨的实验作风以及高超的动手和设计能力,给了我深刻的影响,也是获益匪浅的我永远感激之处。在何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当时国内尚少有人涉足的超临界流体中化学反应的研究。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初始的研究工作非常困难,进展也很缓慢,直到研究工作的第三年才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一篇快讯。但到第四、五年,我的研究进展很快,2002年连续发表了5篇相关论文,其中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3篇均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迄今已被SCI刊物引用51次。2002年在我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在同行教师的支持下,开展了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的不对称催化环加成反应这一探索性研究。幸运的是结合自己博士期间的超临界化学反应和硕士期间的高分子辐射化学工作,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分子学科组申报的青年基金获得批准,使研究经费有了保障。2003年9月份又在同行们的帮助下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的目标产物的手性测试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如愿发表在化学类权威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上。凭借自己对高分子科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的理解,我将重点转向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的不对称配位聚合,并很快又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化学类另一权威刊物德国《应用化学》上,受到世界最知名化工新闻类刊物以科技聚焦形式报道。

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应该注意基础研究的时效性,即要注意速度和效率。

换句话说,就是一旦有好想法,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和最快速度去实施;一旦有好结果,也要以最快速度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并及时报道。因为对于有些学科前沿,会有许多国外或国内的课题组也在进行相关研究。有些好想法,你想到了可能他人也会想到,关键是谁的速度快。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就有过这样的教训,2004年我们首次在德国应用化学上报道了高活性、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催化体系,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无疑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年底研究工作就取得重要进展,但有些结果的重复性不够好,使我不敢轻易发表这些结果,最终导致美国康耐尔大学Coates组和美国西北大学Nguyen先后抢先发表了我们部分类似的研究结果,使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学会与他人合作也非常重要。

道理很简单,我们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所在课题组的优势也比较有限,不可能在多个领域或一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均是专家。事实上,学科间相互融合和交叉是非常普遍的,如果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可能就很难有所作为。当然,跟人家交流合作必须是公平互惠的。怎样合作,从做学生开始就要学习,因为在做学生时可能合作是最多的,老师交给你的工作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你要跟其他同学合作。参加工作以后,就更要与其他老师或科研组合作,因为很多项目不是一个专家或一个科研组就可以完成的。最近,我的课题组与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蓉老师的合作就非常成功。张老师在质谱研究领域很有造诣,而我对该领域几乎一窍不通。由于张老师的帮助、建议和有效合作,我们在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共聚反应机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工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今年二月份美国《化学会志》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合作,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可望在今后一年内发表系列有特色的研究工作。

一个人的机会不会太多,机会来了你不努力,机会就丢掉了,我更喜欢努力珍惜机会的人,也许他不是很聪明。有奋斗就有收获,汗水浇开成功花!
(吕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