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修志龙 一位迎难而上的强者

2006-09-21作者:single
谈起个人工作经历,修志龙很简洁地概括说,前十年打基础,后几年开始创业。1987年,作为两校互派学生,修志龙从清华大学被免试推荐到理工大学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留校,1995年去德国作访问学者。他的硕士导师苏志国教授和德国生物技术中心的曾安平教授都给了他很多指点,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治学作风以及对知识的敏锐洞察力等给修志龙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成为其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1997年末修志龙从德国留学归来后,凭着在德国的工作积累和一些想法,他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基金,但当他申请“十五”攻关项目立项――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石油替代品1,3-丙二醇时却得不到专家的认可。原因是这个想法在国内首次提出,专家对这个产品可信度持怀疑态度,再加之产品没有产业化,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化学法已经在工业上实实在在生产了很多年;就是在国际上,那时也没有用生物法研制出产品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另外,当时石油价格还不是很高,竞争体现不是很大,作为攻关项目的意义也就显得不重要。



由于得不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当时修志龙自己也有些动摇,怀疑是否有必要坚持下去。此项技术最早提出的是德国科学家,在欧洲由于政府很早就鼓励使用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原料从植物油和动物油中提取,是可再生原料。生物柴油的副产品甘油是生产1,3-丙二醇的原料,政府为了解决甘油堆积问题和为越来越紧缺的石油寻找其他资源,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研制1,3-丙二醇的生产技术。在2001年6月,我国终于认识到该产品的重要性和它广阔的生产前景,把它列进“十五”攻关项目中。

到目前为止,国内用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的科研单位不下十家。在2004年12月鉴定会上,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工领域专家欧阳平凯先生对修志龙课题组的技术给以很高评价。从规模上,他们做得最大,已经作出20立方米发酵罐,接近工业化生产;从技术水平上,他们的发酵水平也是最高,1,3-丙二醇的浓度达到70克/升;从工艺上已经取得了三项中国发明专利,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2003年冬天,修志龙的课题组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合作在克拉玛依进行中试试验, 天寒地冻 不慎一跤跌下去,腿部髌骨粉碎性骨折。由于工作忙,没有及时修养和锻炼,恢复得不好,至今下楼时仍然一蹦一跳的,也跑动不了,而且下雨阴天隐隐作痛。

回想起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修志龙感慨良多。在研发1,3-丙二醇的决心没有下定时,他们必须在其他项目上寻找突破口。没有人指点方向,许多东西都靠自己探索向前走,有些研究在国家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作了一段时间就停下来。中间走了一些弯路,“就算交学费了吧。”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积累,加之国家对工业生物技术越来越重视,他们的研究方向就更加明确,将在生物能源和生物基化学品方向持久地开展研发工作。

由于环境与生命学院2003年5月才成立,作为环境与生命学院主抓党务和教学的负责人,修志龙必须无怨无悔地挑起许多担子:党建、学科建设、教改、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建设;在本科生教学方面,他每年要讲80学时的生物化学课程,还要带近3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么多事情压在身上,他不但没有抱怨还信心十足地跟记者说,今年要把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成为校精品课程,明年争取申报辽宁省精品课程,以后可以再考虑国家精品课程;另外还要加大力度进行生物化工平台建设,还要引进优秀的学术带头人……

望着眼前这位身高近1.90米的“山东大汉”,让我心生敬佩――勇者无畏!
(吕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