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王晓明: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2006-11-23作者:single


王晓明在我校机械学院读本科时就给教过他的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上课坐在最后,似听非听,也不记笔记,恨得老师说“等考试非抓你不及格!”可每次考试王晓明成绩几乎都是最高分,本科四年,全系排大榜没下过前三名。被保送为学校硕士研究生后,同班同学向刘健教授推荐王晓明说,如果王晓明不读博士,这个人可惜了。读博士时导师刘健教授又把王晓明推荐给校长说,这个人是人才。工作后为中国松下电子有限公司研发DVD光头参数检测、调整设备,几个系列100余台,公司里的人说王晓明编的程序我们不用改。究其原因,看着王晓明成长起来的刘健教授说,王晓明学习有自己的方法,非常勤奋,别看他上课不记笔记,可书上密密麻麻,记的全是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他最大特点是不满足于已知事物,看问题追根溯源、注意提炼、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技术相结合,把技术上的问题上升到理性上去思考。这是他多年有意识培养出来的能力,因而他看问题角度新、把握准、立意深,大家愿意找他出点子。

硕士毕业后要出外见识一下的王晓明,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工作几年后,1993年带着企业攻关项目回到了学校读博士。研究曲面演化的原理与方法及其应用,解决复杂曲面数控加工里的软件部分。当投入很大精力研究却毫无进展时,在业余时间里下苦功夫钻研的数学派上了用场,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和算法解决复杂曲面仿形数据处理使该项研究柳暗花明。此项研究后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使他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知识涉猎面越来越广。让人佩服的是,他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机械领域进行国际前沿项目的攻关。1999年王晓明紧跟国际研究热点,开展了几何驱动偏微分方程和水平集方法在图形智能输入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1997年,与课题组进行航空航天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硬脆材料复杂型面天线罩精密修磨和测试技术”的竞标。王晓明负责撰写论证报告书。因为是军工项目,国外有关材料被封锁,而且此项课题研究的不仅是机械性能,更重要的是电的性能。对电的知识了解甚少的王晓明便一头扎进书堆里不分昼夜地边学边做,通过数学、物理甚至力学知识进行求解计算,终于写出解决国防重点型号工程导弹天线罩测量和修磨方法的立项报告,闯过层层级别的答辩会,使课题组拿下了此项科研课题。该项成果于2002年获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晓明爱说一句话,人活着总得做点事。而王晓明要做新的、自己以前不能做的事。他要在学科交叉中开掘出新路子。本科毕业后20多年的摸索中,有不计其数的失败,当用几年时间涉足新的领域,追赶到前沿却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自己所设想的那样,让他很痛苦,他从心底呼唤有一支上帝之手为他指点迷津,让他少走弯路。面对困难,这位孤独者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在饱尝艰辛的工作中耐住寂寞,义无反顾地向前走。

1998年,他在力学系读博士后时经程耿东院士的建议,用拓扑优化的方法进行微小型柔性机构设计的理论和算法的研究,程院士是近代布局优化的创始人,经他指点,此项研究又紧跟国际前沿,很快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由于拓扑优化理论对王晓明来说是全新知识,他在没有教材刊物情况下只能看有相当难度的文献和专著,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往前跟”;同时,王晓明还继续水平集方法的研究,由于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有一个大组,专门进行此项研究,而国内研究的人很少,虽然随后的几年科研进展不比人家,但王晓明咬住不放;2000年,当法国科学家提出用水平集方法做拓扑优化的设想后,王晓明一马当先投入其中,并把敏度分析理论与水平集的方法结合起来,在2002年,成功地完成了其理论和算法的推导。他的论文被审稿人评价为“研究工作结果是显著的”,现论文已被丹麦、美国、法国著名力学家、数学家引用,被国际同行认为与法国数学家Allaire G.同时独立地提出了水平集与敏度分析相结合的拓扑优化方法。

这一标志性的成果让王晓明欣慰,但却没有停止王晓明继续奋斗的步伐,他要不断追求完美,继续完善这一研究领域,到2004年,他发表的有关这项研究的文章被SCI检索的有8篇,被EI检索的文章有20余篇。而且此项研究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资助。追求无止境,目前,王晓明正在开展电磁材料优化设计的水平集方法的研究工作。

居里夫人在领取诺贝尔奖回到家后,把奖杯丢给孩子们玩,自己转身走进实验室。对科学事业的追求需要享受孤独、淡泊名利。采访时,王晓明多次说自己没做什么,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说是按部就班的工作,是巧合,愿这种追求完美、永不满足的劲头成为他献身科学的精神财富。(吕东光)


编辑:胡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