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文教授是大连理工大学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两课”教研中心常务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负责人。兼任全国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大连市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副理事长、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曾先后主讲8门本科课程; 6门硕士研究生课程,1门博士生课程。出版专著及教材12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中央统战部投标委托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曾获教育部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奖,“辽宁省高校首届教学优秀示范课一等奖”、“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级奖项30余项;曾荣获宝钢教育基金奖、辽宁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让艰深的政治理论课不再枯燥,帮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愿意接受深奥的政治理论,始终是魏老师不倦的追求。魏老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学生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愉悦地进入教学情境;随后,精彩的循循善诱的理性分析逐步展开,把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完美结合;在教学中,她还常常巧妙运用切入式的互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乐学真信并引发思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魏老师的讲课总是内容丰富、富有激情”;“老师平易近人的性格和精彩的讲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门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信念会一直伴随着我,前进的步伐不会因为挫折而停止”。 魏老师那饱满的热情、微笑的脸庞、和蔼的面容、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诙谐优美的语言会让听过她课的每一位同学难以忘怀。多年来,在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网络测评中,她的课程始终在同类课程评价中名列前茅。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魏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自勉,在教学中倾心投入,乐此不疲地付出。从不因执教时间长、工作量大而懈怠,精心准备每节课,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高度负责的精神面对学生,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用自身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为了把抽象的理论讲得让学生感兴趣并心悦诚服地接受,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和思想的熏陶,魏老师不断地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她善于发现和掌握本学科的学术信息和新的研究成果,并能对大量学术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研究,同时,注意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理论深度。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境界。”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和吸引力,魏老师勇于探索,深入把握教学规律,优化组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她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步构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技巧。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刻内涵,组织研制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网络课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系列教学课件,组织编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她还经常参加学生课外党章学习小组和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活动,通过做辅导报告、开座谈会,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实现延展教学。
“魏老师身上总是带着活力,带着睿智和温暖,让人容易去靠近、与她交流”。这是魏老师所在团队教师的对她的评价。作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她注意教学与科研团队的建设。她率领课题组全体教师,共同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三进”的教学模式,并带头在教学工作中加以实践,她所负责的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她将青年教师吸收到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中来,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明确科研方向,为他们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目前已形成重点研究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科研团队,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魏老师在总结履行职责的体验和感悟中谈到:“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的终生夙愿,也是我付出二十余载光阴与心血的无悔选择。常言道: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感觉这颗蜡烛不仅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我,使我的人生充实而美好。这份职业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与光荣职责,令我丝毫不敢懈怠,终日在学术与育人之路上执着追求、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