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功勋教师访谈】赵国藩院士寄语校友:饮水思源,做“四好”青年

2009-06-20作者:张平媛

“在校友会中,我对毕业回校的同学以前常用‘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三好’来祝福、勉励,后来,我则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加上‘家庭好’,用‘四好’作为赠言,来祝福校友。”

在我校60年校庆来临之际,建校60周年功勋教师——赵国藩院士在家中接受了校报记者的专访,谈了对校友和青年学子的希望。

赵国藩院士出生于山西汾阳,著名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60年来他一直在第一线对结构可靠性及土木水利工程中用量极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并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第8届“陈嘉庚科技科学奖”、辽宁省功勋教师等各种荣誉21项。

采访中,赵国藩院士讲述了少年时代的辛苦求学经历: 我13岁小学毕业时,正逢抗日战争爆发。父亲从军,家乡沦陷。1938年春随母亲从沦陷区徒步跋山涉水,经游击区辗转逃难到“大后方”。在逃难途中,作为流亡学生,艰难地在西安市郊区的农村读完了中学。1945年夏,在四川全济煤矿作技术员的舅父资助了路费,我踏上了“黄鱼车”(一种由司机私带客人的运送邮件车),奔向当时“陪都”重庆。我背着小行李,在沙坪坝、歌乐山、磁器口、九龙坡辗转了一个月,考取了五所大学。最后,选择了临时迁往重庆的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开始了大学生活。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随校迂回上海。1949年上海解放后,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当年9月至1950年7月,在齐齐哈尔铁路局和兰州大学工作,1950年8月来到我校,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大连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赵国藩院士说,在抗战期间,身着长袍大褂的中学老师在艰苦条件下的讲课和我们在煤油灯下自习作题的情景,仍然留在我深刻的怀念之中。大学期间,上海交大好多著名教授,为我们专业授课。力学专家徐芝纶教授讲授“应用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结构学”一系列的土木系主干课程。他学识渊博,教学深入浅出,如一溪清水,透彻见底。听他讲课时,往往不知不觉下课铃就响了,真是终身受益。三年级他讲授“结构学”(现在称“结构力学”),曾指导我将听课学习的心得,写成一篇论文,帮我逐字逐句修改,推荐刊登在当时的油印刊物《交大土木》上。这是我学习写作的第一篇文章。

到我校任教后,有条件边工作边学习。我有幸聆听著名力学专家钱令希教授、桥梁专家陆文发教授开设的“弹性力学”、“桥梁工程”等课程。在他们的鼓励与指导下,突击学习了俄文,翻译了当时为“向苏学习”而急需的苏联教材和参考书,从中也学习了苏联学派的专业知识。1952年,开始担任“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的讲课任务。60年代后,我国的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工程等专业,根据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开展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我有幸分别参加了几本专业规范的工程调研、专题研究和编制工作。在工作中,得到了众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科技工作者的帮助,学到了学校中难以学到的工程实践知识。在多年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恩师的教导,友情的帮助,永不能忘。

从工程中来,为工程服务,赵国藩院士领导的课题组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难度大,尤其在国家重大土木、水利水电、港口建设等投入大量资金的工程项目中,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问题的攻关研究,得到了众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科技工作者的支持、认同和赞誉。赵国藩始终认为,这都是集体力量共同奋斗的成果。谈及以往几本专业规范的工程调研、专题研究和编制工作,他由衷地感激所有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科技工作者的帮助,使他“学到了学校中难以学到的工程实践知识,恩师的教导、友情的帮助、永不能忘”;谈及课题研究的十多年中,前前后后有100多位历届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有研究室的老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学习和参加国家课题、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他谦虚地认为“师生相互切磋、教学相长、促进了我的业务学习”。

“美满的家庭是事业成功的助推器”,赵国藩院士深有感触地说,更使我得到终身帮助的是我那美好的家庭,在漫长的60多年的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生活中,我们相互搀扶着,度过了一次又一次“运动”的冲击。特别到了晚年,我那多病之躯更得到她无微不至而又非常辛苦的照顾。1993年,我曾在医院的病榻上写下“世上自有人情在,难比贤妻一片心”的感激之词。

“饮水,必须思源!”赵国藩院士寄语青年学子,这“源”是什么?是伟大祖国的培养,是父母的养育,是恩师的教导,是友情的帮助,是集体的支持,是师生的教学相长,是家庭的恩情。


编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