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的学籍卡打开了曾中全的话匣子,也将他的记忆带回了那段艰辛又温情的岁月。
1983年,17岁的曾中全面临人生的一次大考验:回家务农还是继续求学?对他和他贫困的家庭而言,这是个艰难的抉择。年迈而多病的父亲默默思量了几天后,毅然决然地卖掉了原本打算做棺木的桉树,供他继续求学。
一年后,曾中全不负家人期望,考上了大连工学院。可遗憾的是,父亲在高考前夕去世了,终究没能亲眼看到他最心爱的儿子上大学。这是曾中全一生的遗憾,也是肩上的重担,“绝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
雪中送炭:艰难岁月里的人性之光
入学时,学校要求学生自带褥子。“我们家乡常年铺席子,我都没见过褥子!”背着铺盖卷到宿舍, 看到周围所有人都有褥子,唯独自己没有。这个细微的差别一下子勾起了这位农村孩子的敏感和自卑,“一瞬间,甚至觉得耻辱。”班主任薛大明老师了解情况后很快就给他找了床褥子送来,“辱字加上衣字旁,就是褥,褥子的褥啊!这是我在大工最初的温暖。”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物质生活最贫困的四年。”曾中全的声音因回忆而显得格外低沉,“新生入学时,家里借了100块钱给我。后来,我家每年都养一头猪,每头猪可以卖100块钱左右,这就是我全年的费用。”大学四年,曾中全只花了家里500块钱。事实上,平均每年125元的费用连缴纳学校每月18元的生活费都不够。
在薛大明老师的帮助下,曾中全大学四年一直坚持勤工俭学,赚取自己的生活费,从参加洗衣组给同学们洗衣服到食堂帮厨,“洗衣服和床单都是一毛钱,被罩两毛。”曾中全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洗衣价格和北方冬天冰冷刺骨的凉水,但记忆更深的还是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甚至还有保洁阿姨的善心。“在洗衣服和帮厨两份工作之间,我有过小半个学期的断档, 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生活完全没着落。”宿舍的一位保洁阿姨就将自己打扫卫生时捡到的饭票悄悄送给他,在生活最黯淡的时候,为他点燃了一丝希望之光。
艰难岁月,困顿时光,如今的曾中全再忆当年却全然没有悲观落寞,感恩是他提到最多的词汇。生活的艰辛没有动摇他的斗志,没有影响他的乐观,反倒让他感受到更多的良善与温暖。人性之光是曾中全艰难岁月中最暖心的收获。
脚踏实地:老实人不吃亏
“老实人不吃亏”是曾中全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也是他近30年事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毕业分配时,曾中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四川地区的其他同学先选工作单位。轮到他时,只剩下涪陵深山里的816核工业基地了。
1988年,正处于816核工业基地停军转民的当口,厂区一片萧条,当时的816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分配到大学生了。“乍一看,好像挺惨的。”曾中全笑笑。当时厂里一个年产30万吨合成氨/45万吨尿素的大化肥项目(简称“一化”)正要上马,作为稀缺的大学生,恰好又专业对口,曾中全一去就被当成了技术骨干。从工程设计到项目建设再到生产运行,他全程参与,面对层出不穷的难题,他的解决方式很大工——学习,带着问题学习,边干边学习。
在被分配去成熟企业的同龄人还在当学徒的时候,曾中全就被当成技术骨干,这是信任也是压力,更是难得的机会。“在工作中,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有机会。”初入职场的曾中全很珍视自己的机会,夜以继日地钻研,虚怀若谷地请教,脚踏实地地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其位谋其政,要担得起岗位职责,对得起组织信任。”这是曾中全最朴素的信念。
1993年10月“一化”建成投产,奠定了建峰集团以化肥为主业的基础,也是中国核工业“停军转民”的一面旗帜。两个月后,曾中全升任化肥厂合成车间主任。
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到建峰化工总厂厂长,随着职位的不断升迁,曾中全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从钻研技术到调动人力资源,再到物资调度,直至负责整个建峰的运营,曾中全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的信条, 不辜负任何一次机会,不愧对任何一个岗位,“脚踏实地把该做的工作做好,老实人不会吃亏的。”
一力担当:主心骨的责任和使命
“从车间主任开始,就涉及到管理工作了。”如果说初涉职场只需严以律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守好自己的岗位责,那从车间主任开始,曾中全则需要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注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实现企业愿景的过程中形成尽可能大的合力。
2004年,曾中全升任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建峰化工总厂厂长,当年建峰化工总厂产值就突破10亿元大关,销售收入逼近10亿元,实现利润突破亿元。关于建峰的未来发展,曾中全提出“137”战略,即将建峰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化肥生产基地和重庆市举足轻重的化工龙头企业;形成基础化工、农用化工和精细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实施结构调整和生产能力、企业改制与组织能力、机制转变与管理控制能力、人力资源开发与团队管理能力、资源夺取与物流建设能力、品牌渠道与市场开拓能力、资产与资本运作能力等七大关键能力建设。这成为当时建峰人的进取方向和行动指南。
2005年,在曾中全的主持下,建峰集团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第二套大化肥项目(简称“二化”)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过27亿元,其中包含募集资金近12亿,是当时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装置之一,生产工艺分别从美国和荷兰引进,国际领先,符合国家能源和产业政策。建成后建峰集团将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一流化肥生产基地。
但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二化”竣工后,事先签过协议预约好的天然气却没有到位。这可愁坏了厂长曾中全。“整整两年半,我四处去要天然气。每天一睁眼就愁这事儿,一跑就是一整天,凌晨两三点也睡不着。”曾中全指了指自己花白的头发,一声叹息里满是无奈,“我这头发都是那两年愁白的。”
在这样艰苦的境况中,曾中全也从未让团队丧失过信心,“在成功时保持谦虚谨慎,在困境中让大家看到希望,这是领导者的责任和使命。” 再大的困难难在自己心头,团队的士气绝不能被影响。经过多方努力,“二化”装置终于在2012年1月恢复供气和试生产,同年4月开始正常供气生产。
这是曾中全最艰难的建峰岁月,而花白的头发也是他在艰难岁月里最耀眼的勋章。
2013年12月,曾中全升任重庆化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他事业上的又一个新台阶。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是由重庆市政府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授权经营和管理重庆市市属化工、医药行业和盐业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生产企业、工业供销公司、专业公司和科研院所的国有资产,“因为公司性质的改变,我的工作重点也从生产经营转向了监督管理。”
事实上,他也从决策者变成了执行者,对此,曾中全处之泰然。“脚踏实地履行好岗位职责”是他始终坚持的职场法宝,“走到哪儿学到那儿”则是他大工基因的深刻烙印。“近两年跟外商打交道很多,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管理理念。他们推崇的契约精神、诚信以及在管理和工艺上的严谨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回首来时路,他将艰苦岁月中的每一丝温暖都刻在心里,深深感念;将风雨兼程中的每一次考验、每一次磨砺都当作成长、岁月的馈赠。曾中全始终秉持大工人求真务实的精神真谛,心存善念,恪尽职守,稳步前行。
【校友档案】
曾中全,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1984年-1988年,就读于我校无机化工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具有多年化工专业领域工作和研究经验,曾主持多个重大化工项目的研究和生产建设;具有丰富的化工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和企业党建工作经验。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是由重庆市政府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现拥有全资子公司21户,控股子公司9户,参股子公司6户,全资、控股子公司职工人数计3万余人。集团拥有化工、医药、盐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板块,涉及18个生产和销售领域,目前,有9个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3个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近5年共获批专利246项;集团创“中国驰名商标”6个,重庆市著名商标20个,重庆市名牌(知名)产品33个。2016年实现全口径销售收入570亿元,集团总资产超过776亿元,位列2016中国企业500强第363位。
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