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档案】刘恩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法人代表,主持工作)。1983年-1987年就读于我校无线电技术专业。长期从事光电精密测量和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研制工作,主要开展空间光电精密测量技术、光电探测器应用、光电探测技术、光电测量系统误差理论分析、空间轻小型化总体设计、高灵敏度低噪声信号处理、图像特征快速提取与识别、智能视觉伺服方法、高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及高精度成像的测试与标定技术等研究,先后参加和完成国家863、973、载人与探月航天工程等重大或重要任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各4项,是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工程学会、空间光学工程专委会委员。
近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其中,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画面让国人振奋不已。鲜有人知的是,为确保交会对接成功,天舟一号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功不可没,而打破国外对交会对接高精度敏感器技术的垄断,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技术主要攻坚人就是我校83级校友、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法人代表、副所长(主持工作)刘恩海。
做研究,在路上永不停歇
1983年,刘恩海第一次从四川达州踏上开往大连的火车,坐了51个小时后,终于来到大工开启追梦旅程。跟八十年代所有大工学生一样,早操、吃饭、上课、占座、实验,没有午休和空闲,除却周末登山,几乎都在自习室度过,学习就是永远的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月末生活费略有结余时,和同学凑在一起找个小饭馆打牙祭。
大学四年,刘恩海一直是班长。定期召开班委会、评选班级人物、组织假期返乡旅程……带领班级一度成为电子系最活跃班级。虽已毕业三十载,同学们还会在老班长号召下定期返校团聚。刘恩海的组织能力备受同学们的认可,可毕业选择却令大家跌破眼镜——扎根中科院光电所搞研究。刘恩海常说,“自己就是实实在在的大工人,就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相比于同学的下海、出国、搞金融,刘恩海的选择显得落寞又从容。
光电所远在成都郊区,相比于城里的喧嚣,这里更令人保持专注。刚参加工作的刘恩海被分配至研究室,给老师担任科研助手。八十年代的科研条件极其艰苦。刘恩海迄今仍然记得,那时没有计算机设计电路板,只能一笔笔画在纸板上,贴好双面胶,放在玻璃板上描成双面、拍成照片再行制作,稍有差池就要重新来过。凭借踏实与认真,刘恩海迅速成长,从光电传感器项目开始,跟随老师做研究。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边做边学,通宵达旦的实验建模与验证,数十年如一日的早出晚归,从科研助手到教授、博导,科研工作者刘恩海一直在路上。
“大工人的严谨与过硬的专业能力,让我有信心面对未来。”刘恩海如是说。2005年,他参与某卫星姿态敏感器项目方案设计,但仅作为主设计备份方案的备份方案。不曾想,该项目的主设计方案、备份方案在试验中全部出现差错,而他这个原本几乎没有任何希望采用的方案,地面模拟数据竟与卫星试验数据完全相同。上级紧急决定,让他的方案担纲主角,彰显了他扎实的学术基础与较高的科研水平。
当空间交会对接激光雷达与姿态敏感器技术成功应用在“神舟”、“天宫”和型号任务上时,在外界看来,刘恩海已然成功,应该享受鲜花与掌声,但他却不以为意,就像他把一摞摞大红奖状藏在箱底一样。他说,“科学技术永远在发展,科研工作者决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停留,要永远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做好新应用,满足新需求,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带团队,凝心聚力谋发展
大学班长刘恩海重情重义。毕业时,他在火车站一个一个送别同学,希望“有生之年,不说再见”。于是,班级聚会成为最有情义的坚持,大学时的刘恩海这样,工作后亦如此。
1995年,刘恩海出任所在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边搞科研边从事技术管理。如果说做研究是他的强项,那面对六七十人的研究室、尚需国家贷款才能发放工资的窘境,寻求发展出路无疑给刘恩海出了大大的难题。刘恩海深知,走出去才是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室在完成所里布置的任务后,主动走出去承接新项目。以当时已做好的光机电研究为基础,研究室开始尝试航天新项目研究——红外探头测试系统、地球模拟器、精密测试设备等,摸索出一条从研制航天地面模拟测试设备到研制空间光电精密测量设备的科研新路,而这也为空间光电精密测量技术奠定了研究基础。“要不是困境逼着大家走出去,或许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的研究成果”,刘恩海笑着说,“当然,逼出新路的同时,也让我们团队更加紧密”。
2003年,研究室面临大考,同时承担了“卫星高精度姿态测量敏感器”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两大高难度项目。用行内人话说,“他们这是在走钢丝”。面对质疑与挑战,刘恩海率领团队在实验室里奋战了无数日夜,尝尽了个中心酸。在向国家交上圆满的答卷时,刘恩海说,“应对质疑与挑战,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事儿做好。”
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科研团队完成了“红外元件探头视场及精度测试系统”,为国内首次实现红外探头的全自动化系统测试填补了空白;根据地球与天空的能量辐射机理,研制了“载人航天工程用的小型地球模拟器”,实现模拟地球弦宽的组合控制和全数字信号处理;研制载人航天运输飞船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探月工程CE-3有效载荷地形地貌相机,成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重要支撑手段,等等。
刘恩海现任光电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法人代表,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如果说科研一线不投入精力是不称职,那么在管理岗位上不规划思考更是不称职”,刘恩海说。“光电所是国家研究所,它的定位必须围绕国家战略,努力实现重大原创成果、重大战略性技术与产品、重大示范转化工程‘三重大’产出”。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光电所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专用项目),这也是继2016年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后,再次问鼎国家科技大奖,成为罕见的“双冠王”。
面向未来,他说,“光电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继续围绕国家发展需求,把自己擅长的做精做好,做出国际化水平,下大气力做好前沿技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研究和交叉融合技术研究,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
当老师,一片丹心育桃李
“刘老师好!”午饭时,一位员工这样与刘恩海打招呼。相比于副所长,他更喜欢老师的称呼。对所里新来的员工,刘恩海老师语重心长:“希望你们能更专注,要踏踏实实的沉下去,搞研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意志”,“人的一生中,不管经过什么样的教育,今后有怎么样的过程,总要做几件值得一生回味的事情,这无关于金钱地位,而是一生价值”。刘恩海如是说,亦如此做,也成了员工学习的榜样。
刘恩海老师对其指导的学生不可谓不严。每到周末,他都会要求所指导的博士、硕士学生进行学业汇报,请学生们相互点评,亲自纠正研究方向与细节,指导下一周研究计划。近年来,科研创新语论甚嚣尘上,为避免学生盲从,刘恩海的要求颇为踏实。“科研工作必须创新,但前提是我们是不是已经沉下来了?要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每个人都要学会包容与开放,要懂得创新非个体而成,需要系统协同,哪怕是反面的问题,也是进步的阶梯”。
虽然光电所缺乏科研人才,但刘恩海老师却永远尊重、支持学生的梦想与选择。如果学生希望谋得好工作,就要求他们把技术做扎实,如果学生希望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就要求他们把基础理论研究透彻。刘恩海常说,“年轻人最有朝气,如果三四十岁时集中精力坚持做事,最容易取得成功,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治学严谨,宽以待我”是学生对刘恩海老师的评价,他对学生们最常说的就是,“要想出去,那就出去好好看看,要觉得外面不好了,就赶紧给我回来!”熟悉的语气像极了父亲。
“虽然我是老师,但我更是大工的学生”,刘恩海说。“母校于我,不止教会生存本领,更是一生牵挂”。光电所与母校大工即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此为基础,刘恩海对框架协议进行深入研判,梳理出具体实施计划,以大工孩子特有的方式为母校贡献力量。
春风化雨山河秀,长路当歌壮胸怀。未来的路还很长,谁都无法确定,但刘恩海坚信,奔跑在路上的人,只要踏踏实实,就永远不会失败。
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