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人物
首页 >> 大工人物 >> 正文

【校友年度人物】阳志光:为了我的国家

2021-01-16作者:李萍

【校友档案】

阳志光,1990年—1992年硕士就读于我校计算力学专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型号总体副总师。历任航天一院一部工程组副组长、组长、室主任助理、副主任、室主任等职,是航天一院一部与我校共建的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首任主任。获国防科技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航天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作为弹箭体结构主管设计、主任设计师、主管室领导,参加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绝大部分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在多个航天型号研制过程中,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完成了多项弹箭体结构研制技术攻关和多项重大预先研究课题。

1995年11月28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场的所有人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点火发射,中国、美国的相关人员,紧张地盯着屏幕中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和他身上的“亚洲二号”卫星。

阳志光也关注着这场发射,他脑海中回忆起十个月前,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中,“亚太二号”卫星爆炸引发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爆炸的一幕,心有余悸。

4.jpg

归零

1995年1月28日,长二捆火箭搭载亚太二号通信卫星,升空不久后,卫星爆炸引发火箭爆炸,星箭俱毁,遗骸散落在离发射场7公里处的山区中。

发射失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誉的损失,在惨痛的事故面前,客户对中国火箭的可靠度产生怀疑,准备多年的国际商务发射服务,在启动之初就产生了危机。

刚刚毕业不久的阳志光在发射失利不久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失利火箭的卫星整流罩结构建模与强度分析计算,要求按照“归零”要求的标准彻底解决出现的问题。

“归零”是中国航天解决质量问题中提出的重大创新措施。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归零”的意思,就是指一旦出现故障或问题,要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产生的原因、机理,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故障问题重复发生。阳志光认为,“归零”在辅助中国航天变得更好:“有些问题,不从根本机理上搞清楚,那它永远有复发的风险。”

然而,在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作用下,这一次“归零”并没有给阳志光太多的处理时间,他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火箭卫星整流罩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工作。“艰巨的任务交到我的手里,而且时间就只给我这么点。”当时的航天部计划在年底11月再发射一枚火箭,阳志光下定了决心:“一要准确地完成火箭卫星整流罩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二不能让火箭发射任务延误在自己手里。”

阳志光下定决心走进了航天一部的阿波罗机房,要“解决完问题再出去!”他在这里整整待了七天,机房没有窗户,看不见太阳,也分不清白天黑夜。“累得不行了”,就拉来三张木头凳子拼在一起,躺下就睡;“饿得不行了”就拿来水壶烧水,煮方便面。每天醒来简单洗漱后就回到电脑前继续建模、做分析,不浪费一分一秒。

在小黑屋与有限元强度分析纠缠了七天七夜的阳志光终于走出了阿波罗机房,最终拿到了可信的火箭卫星整流罩结构强度分析结果与国内外专家交流,阳志光出门抬起头看到了许久不见的蓝天,古往今来多少航天人正是出于对天空的向往,持续不断地吃苦、付出,只为探索这片无尽天空的深层奥秘。阳志光知道,这七天只是这次大“归零”下一次小小的任务,从一月发射失利到十一月再次发射,他带着强度分析小组日以继夜地为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提供支持。

1995年11月2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发令员的一声指令,长征二号捆绑火箭轰然点火发射,火箭引擎轰鸣着带着卫星离开脚下的大地。经过了忐忑的680秒,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成功将补射的“亚洲二号”卫星送上预定轨道。

发射成功!

这个唯一能将人类送离地球摇篮的工具,用最大的声息宣誓脱离地表进入未知疆域的那一刻,航天人阳志光长出口气:“失败过后的推倒重来,正是人类与蓝天搏斗的智慧。”

经过“归零”后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完善了大直径整流罩技术。众所周知的“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火箭,正是在长二捆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至今13次发射全部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01109114523.jpg

知行合一

“阳总在工作中对解决各类复杂问题好像有种执念。”强度中心的小杨,与阳志光有过许多交集,有一次他负责的项目出现了复杂问题,“阳总见我遇到问题,就帮着我一起分析。即使他不做这个项目,他也十分用心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阳志光有时会给强度中心的新人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故障只是一个现象,他背后往往有很深层次的机理需要研究、解决。”他停顿了一下,拉高了声音,“要保证万无一失。”

阳志光举例,他带领的部门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分离结构保护罩断裂问题。

一般的解决思路是,对分离结构保护罩进行加强,团队实验过后发现,分离结构保护罩加强后,连接螺钉却更容易断裂,而加强螺钉强度后又发现,分离结构又无法分离,陷入死循环。

“航天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阳志光深入研究了这个部分所有零部件的组成机理,提出了十分巧妙的解决方案:他将保护罩更换了材料,实验过后果然成功。研究发现,整个结构无法分离并非是结构出了问题,保护罩被破坏也不是保护罩强度不够,通过更换材料适当降低强度却提升了保护罩的韧性,问题迎刃而解。也正是阳志光对结构内所有零部件深入机理的研究,才能彻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阳志光想起了在大工读书时,程耿东院士给他说过的一番话:“一个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如能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复杂工程问题,晚上睡觉时蒙着被子都能偷偷笑出声来。”阳志光对程院士的话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不就是知行合一嘛”,深入刻苦地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在实践中真正地解决问题。

也正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2008年12月26日,他牵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母校大连理工大学共建了“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在他心中,大工的扎实学风与航天人一丝不苟的品质高度契合,大工的计算力学等专业在行业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成立后,大工多次与我国航天工程紧密合作,利用扎实的理论基础为航天工程多个项目解决了工程问题。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后,相关部门高度肯定了与大工的合作:“大工为保障火箭运载能力和多次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航天工程急需大学的高水平理论辅助支持,大学科研的理论成果也亟待工程应用进行实践,阳志光默默地为母校与中国航天链接了一座“知行合一”的坚固桥梁。

12.jpg

为了我的国家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上太空后,NASA负责人林登·约翰逊给了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一个关键建议:“苏联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太空技术成就使其在世界上的威望超过了美国,炫目的太空成就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领导世界的主要标志”简言之,21世纪的世界,航天技术就是大国的形象代言。

时至今日,中国人也拥有了载人飞船、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等等航天壮举。正是航天人们一代代忘我的付出,才有了中国航天今天的成就,才有了航天大国的形象。在航天一部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口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

阳志光也将青春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数年来,加班加点几乎是他的常态。这位刚毕业时秀气的小伙子熬出了白头发,熬出了皱纹,始终不变的是一丝不苟的作风,将航天人的责任、严慎细实坚持到工作的每一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称号、国防科技一等奖、航天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荣誉正是阳志光辛苦付出的证明。

然而,荣誉的背后总有辛酸,“我对家里始终还是有亏欠的。”阳志光想起了家人,“我女儿上高中的时候,我竟不知道她在哪个班级。”一次,女儿与同班的同学聚餐,几个家长也一同小聚,女儿同学的家长见到阳志光都十分惊讶,他才了解到,由于自己没管过女儿的上学接送和家长会,班上的家长都认为女儿生长在“单亲家庭”。

“但是每一个航天人不都是这样的吗?”阳志光翻找到了自己早年写过的日记,读给航天一部结构室会议室里的年轻人:“有多少年轻同志为了工作而无法顾家,有多少技术专家为了确保研制进度常加班到深夜。也许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朴素的理念——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当国家真正需要时,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无愧于国家的信任。无论多少年之后,他们都能够自豪地说,为了我的国家,我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

“阳总真是不忘初心啊!”会议室中有人感叹。

“不只是不忘初心。”阳志光放下日记本,抬头看了一眼天花板,他一字一顿地说,“我更加坚定!”

1990年,23岁的阳志光在大连理工大学组织的农村社会调查报告中写下了自己的初心:“对民族的发展真正有贡献的正是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而不是那些整日牢骚满腹无所作为的人,中华民族正像一条在长江三峡中逆流而上的巨轮,每个中国人都是这条巨轮上的船长、大副和水手,没有人是乘客!”

今天,当我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时,青年时自己的勉励之言犹在阳志光的耳畔回响,为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他砥砺前行。

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秦博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