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兵档案】
李云轩,盘锦校区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17级本科生。加权平均成绩92分,名列专业第一,所修76门课程中51门成绩超过90分,大学全部课程均在80分以上,连续三学年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曾获国家奖学金,并于本学年获得全部五项单项奖学金;获评盘锦校区第六届、第七届“十佳学子”、大连理工大学优秀三好学生、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团员、盘锦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盘锦校区坐落于大辽河入海口处,校园一面临河一面向海。夏季的清晨6点钟,朝阳斜射在海面上将波浪映得金黄,此时,李云轩正沿着含章湖奋力奔跑。过去的两年,他先后跑完了五场半程马拉松,在2019年的鲅鱼圈国际马拉松上他跑出了半程1小时49分4秒的成绩,达到中国田径协会一级选手水平。“我认为跑马拉松是我大学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李云轩坦言,他从小是一个体育上的困难生,体型比较瘦弱,体格发育得也相对较晚。在2018年他第一次接触到马拉松比赛,从两公里到十公里,再到半马,他用最简单、原始的方式逐渐加量,一点点突破自己的极限,最终以2小时9分钟2秒的成绩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半马。“这次酣畅淋漓的半马使我很是震撼,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意志力的强大,从那时开始我就爱上了跑马。”如李云轩所说,马拉松带给他的不止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意志力的磨砺。此后,他也将这种刻苦的品质发挥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优异的各项成绩源自李云轩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严格执行离不开他的自律,同学们戏称他为“时间管理大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时间”,他坚持每天早起并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他有一个习惯是从不把任何电子设备带到铺位上,即使定了闹钟,他也会把手机放在铺位下的桌子上,早晨关掉闹钟需要下床,这样自然也就早起了。回忆大学生活,李云轩说:“我能清晰地记得那些在高强度的耐久跑后,赶在11点停水前匆匆洗完澡,然后在狭小的谈话室里挑灯苦读的深夜。至今回想,那些刻苦是我最幸福的回忆。”在他2018年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时候,恰巧又临近期末,为了挤出时间训练跑步,他开始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结果反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李云轩出生于辽宁大连,从小受到大工书香氛围的熏陶,大工是他一直以来梦想中的学府。他坦言:“刚刚来到盘锦校区的时候,远望着父母离开时的背影,内心出现了一种迷茫又不知所措的情绪。”但这样的情绪很快就被丰富多彩的大学活动以及紧张严肃的大学学习给冲散了,现在的他对于这座僻静的校园充满了感激。“我觉得这是一个能让我潜心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有助于我以一种更加远离喧嚣、更加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学术上的问题。”李云轩想将自己的祝愿送给所有盘锦校区的学弟学妹们,他说:“大学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站在这个起跑线上,你和其他任何一所大学的学生没有任何不同。在这个全新的跑道上,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青春的旅途更加充实地度过,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一腔热血和青春的汗水,面对年华不虚度,也不辜负。”
在今年的研究生推免夏令营中,李云轩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敏锐的创新思维,先后获得了本校、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五所名校的推免录取资格。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追随自己内心的军旅梦想,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作为下一段学术之路的起点。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指导下,他决心用专业知识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希望在未来能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上进”“努力”“卓越”,这三个词是李云轩的挚友周镭对他的评价。周镭说:“上进体现在他的进取心,总是想要将每件事做到最好;努力则是指他在学习上的付出,是前进道路上的点滴;卓越则是结合他所获得的各项成绩与荣誉来谈。”李云轩在参与马拉松并坚持每天训练的过程中少不了周镭的陪伴,18年与19年的鲅鱼圈国际马拉松是他们一起报名、训练、参与的。李云轩的进步速度令周镭惊讶,周镭回忆说:“因为我平时运动比较多,在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时候我比他快了五分钟左右,但之后他不仅晚上也坚持锻炼,还学习了不少有关知识,在2019年的鲅鱼圈马拉松上,他成绩反超了我五分钟。”
回首三年时光,是洒满汗水的青春年华,是用热血书写的无悔光阴。展望未来,他深知书海无涯、学无止境,没有不劳而获,只有精益求精。李云轩坚信:“也许成功不会来得那么快,但洒落的汗水会变成勋章,定格的坚持也终将变成荣誉。”他将继续用汗水书写青春的活力,用热血跳动奋斗的脉搏,胸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破浪前行!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秦博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