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档案】于慧明,加拿大High Tech物理治疗中心注册治疗师,加拿大校友会名誉会长。1981年-1985年本科就读于我校机械制造专业,1987年-1990年硕士就读于我校计算力学专业。2000年移民加拿大后积极联络校友,于2003年牵头创建加拿大校友会,担任第一届、第三届会长。2017年,推进加拿大校友会在当地政府注册,成为注册负责人。与理事会成员一起广泛联络在加校友,每年组织两次在大多伦多地区的全体校友聚会;组建各专业互助小组,为校友工作和生活提供指导、帮助;组建运动队,参与在加中国高校联盟发起的体育赛事;与辽宁省各高校校友会建立联系、共同举办迎新活动
2003年8月,太平洋对岸的多伦多与往年的夏天没有什么不同,天依旧湛蓝,水依然碧绿,但是这个炎炎夏日却是加拿大校友会筹委会成员们难忘的季节。十六年前,电脑还是厚厚的正方体,手机的功能也局限于打电话、发短信,信息的传达显得有些困难。十六年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只有落基山脉不化的积雪与枫叶大道上一年一年铺满的落叶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加拿大校友会就在这个即将进入信息时代的2003年,乘着加拿大的海风,一步步从悠悠时光中来到了今天,让大工学子在这里找到了归属。而这一切的背后都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于慧明。
缘起——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随着一声简单的问候,人物采访开始了。虽然远隔重洋,信号还有着点点杂音,但就算在这样的通话条件下,于慧明的声音仍旧天然带着一股亲切劲儿,让人忍不住和她多聊上几句。作为加拿大校友会的负责人,于慧明的亲切为校友会带来了不少人气和人情味,而这份亲切的来源,是大工玉兰飘香的青春时光。
回首凌水河畔的点滴岁月,于慧明犹记得入学迎新。下车时,看到学院迎接横幅的瞬间,便和大工结下了缘。“在车站,高我们两届的师兄师姐,老远看到我们就开始挥手,帮我们拎行李啊登记啊,都抢着干,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亲切”。
“我们那时候的宿舍楼,虽然挤了点、条件差了点,但大家经常串门,热热闹闹。”于慧明说到,“新生运动会、诗歌朗诵会……我们都一起参加,可有集体的味道了!”正是温馨的“大家庭”,让于慧明开始享受大学生活。那些一起写征文、办黑板报、发宣传单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一片片剪影留在了于慧明的回忆中。“毕业将近三十五年,我们还像兄弟姐妹一样亲,每次只要我回国,当年的伙伴们一定会来聚个会。”
于慧明一直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在机械团委组织学生活动的日子,教会她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如何将一个群体凝聚起来。“不能包容他人,或是个性过分锋芒,都无法让一个集体维持下去。”作为当时机械团委里最年幼的小师妹,在师兄师姐的照顾下,她渐渐学会了包容和与他人沟通协调。这些能力,也为于慧明日后组建加拿大校友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浅浅的流淌,但那份心情,不是距离和年岁能拉的远、扯得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大工学习、工作九年,正是于慧明最青春、最值得纪念的九年。那些阳光般灿烂的日子,那份朝夕相处的同窗情,正是于慧明尽心竭力建设加拿大校友会的“缘点”。
缘深——欣于所遇 快然自足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于慧明只身来到加拿大。充实的工作之余,于慧明总是想起在大工时的暖人时光,于是她和一干同学决定——组建加拿大校友会,为千里迢迢来到加拿大的“娘家人”建一个家。
然而在异国他乡组建校友会谈何容易。与国内相比,海外学子因为圈子小、生活不习惯等原因,联系起来更困难。成立之初,为了联络在加校友,于慧明和校友会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们一起,给在大多伦多地区的校友们打电话、发,通过自己系里的同学一步步扩大找寻范围,甚至还依靠加拿大社区新闻通知发布广告条,只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工学子听到校友会的声音。联络工作告一段落,成立大会又成为摆在眼前的艰巨任务。租场地、装扮会场、整理文件、写大会提案,这些杂七杂八的工作常常让于慧明焦头烂额。单单说印刷场地标牌,为了让校友会经费用在“刀刃”上,省下中间商的钱,于慧明就跑了好几个厂商。一边在不熟悉的新环境里努力工作,一边忙里偷闲地打理校友会,构成了于慧明当时生活的两种色彩。
2003年8月10日,在我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副领事何先生和文化参赞曹先生的见证之下,加拿大校友会正式成立了,成为辽宁省在加建立的第一个高校校友会,当地华人社区最大的报纸——《星岛日报》还做了报道。“虽然真的很累,但我们终于把校友会‘立’起来了,这绝不是心血来潮,我们一定要把它建设成正规的组织,成为在加校友的精神家园。”成立时,时任校长程耿东院士也亲自发来贺信,祝贺校友会的顺利起航。
现在,除了乒乓球、排球联赛,羽毛球、足球比赛等大小活动以外,每年的野餐BBQ和新年晚会是加拿大校友会的两大保留节目。BBQ的时候,不少人会带上自己的拿手好菜;每年的新年晚会上,同学们一起载歌载舞,共庆新春,仿佛回到了当年。“定场地、交定金我都亲自去,先把活动框架搭起来,再有条不紊地填充细节。”于慧明说,“接下来,我们几个委员就开会分配任务,得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这样才有家的感觉!”忙忙碌碌的准备中,不仅加深了同学之间的联络,更是让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生活上,加拿大校友会也充满温情。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首先两大拦路虎便是找住处和工作,为了帮助校友们尽快适应,于慧明和理事会成员们专门成立了生活互助小组,帮助新来的同学们安家落户。甚至连房子漏水、电闸损坏这种生活琐事,也尽量伸出援手。“现在的家庭成员都比较少,校友算是最亲近的同学朋友了。只要是大工人,我们都会对他产生一种天然的感情,都愿意无条件的相信他、第一时间帮助他。”于慧明深情地说道。
十六年来,加拿大校友会举办的活动,大大小小上百场,一次次筹备、一张张笑脸,让于慧明和校友会的“缘”越结越深,逐渐成为她生命中的重要篇章。
缘存——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加拿大校友会几经变动,理事会经历多次改选,也曾因种种原因一度停止运行。2012年的夏天,在于慧明的号召下,几位热心校友与理事成员再次重组了校友会。正是这届校友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于慧明的引领和这些默默奉献的校友们,再次撑起了加拿大校友会这面大旗。在新的召集令下,校友们再次相聚于母校旗帜之下,开启了加拿大校友会的新篇章。
现在的加拿大校友会已经是加拿大政府认可的非盈利社团组织。在五十多所高校校友会中,只有十来所拥有这一殊荣。虽然注册过程十分繁琐,需要对理事会人员、经费支出、活动项目逐一报告,每年申报、交税,还要设立正式的财务管理人员。但为了突破校友会的发展瓶颈,于慧明还是带着大家克服困难,完成了注册。
自加拿大校友会成立以来,迎来了一批批远涉重洋的大工人。一句“我们终于找到组织了!”是对“他乡遇故知”的最好解读,也是于慧明听过的最欣慰的话。有人说,在这里,国内十几年没见到的同学在加拿大见到了;也有人说,通过校友会,有幸见到了各行各业的校友们,也正是这些校友的慷慨相助,自己才得以在加拿大顺利发展。
为保证校友会的活力和持续发展,于慧明主动让贤,积极培养新人。未来,她将继续负责校友会的宣传工作,传播学校动态和校友会信息。三十多年过去了,于慧明还是当年那个爱写黑板报的文艺青年。“虽然离开了大工,但学校的一切依然亲切。为了将这份同窗情延续下去,我们一起创办了加拿大校友会,未来,我们也会更加努力,让身处异国的校友有一个温暖的‘家’。”
加拿大校友会对于慧明的意义不言而喻,谈笑间无不讲述着温情,言语里满是希冀。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携着她的手一起从青春走向成熟,于慧明坦言幸运,也将继续成为彼此的力量,温暖前行。
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