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档案】谭畅,1978年出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十一所等离子体技术中心副主任,陕西省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技术专家,国防973专家,中国电工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委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人,《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IEEE-TPS》、《中国表面工程》、《火箭推进》审稿人,陕西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西安市青年科学技术协会会员。1995年-1999年本科就读于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1999年-2006年在我校等离子体物理专业攻读硕士。长期从事航空航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装备预研项目7项,国防973、军口863、创新特区、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等项目若干项。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国防科工创新标兵,国防团队,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6项,培养7名青年技术人员。2015年起,与物理学院共建航空航天低温等离子体诊断技术联合实验室。
“严谨、求实、创新、奉献”几个蓝色的大字,十分醒目地贴在陕西省等离子体物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白墙上。“这是我确立的工作精神,很眼熟吧,它取自我们大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说这话的是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我校校友谭畅,年仅41岁的他已成为我国国防科技专家。红色基因锻造了他航天强国的国防使命,从迈进大工校门的那一刻,便指引他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发起探索,二十几年来,从大工到西安,从中国到太空。
涓涓凌水,琢玉成器
“我跟物理是有缘分的。”
物理考试一直接近满分的谭畅,高考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大工应用物理学专业。本以为学习自己擅长的学科,大学会过得很轻松,但大一刚入学,物理专业紧张的课程安排,就让谭畅早早地感受到“学在大工”四个字的分量。
物理专业的课程十分难懂,刚上大一时,《理论力学》课程就要用到《高数》中还未讲授的“求导”知识点,于是常常在物理课堂上提前学会了数学知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谭畅坦言,在物理系楼里上课、看书、讨论的光景,闭上眼恍如昨日。大工为学子们打牢了根基,“只要物理基础好,很多工作都能胜任。”
刚入学的一堂课上,老师讲到,宇宙空间里99.9%以上的物质是等离子体状态,也就意味着,宇宙浩瀚,等离子体的研究永远探测不完。而自然界中,等离子体的分布和应用也一样广泛,从环保生物、医疗到工业、农业、军事……一个太大的世界等待探索,有太多研究等他投身其中,这一切都让谭畅深深着迷,吸引着他一直走到了今天。倾心科研,选定等离子体物理方向,谭畅很早便在心中播下了种子。
回忆起凌水河畔的青葱岁月,谭畅怎么都忘不了导师马腾才老师的引路和培养。刚读博士时,谭畅把导师当做依靠,每次遇到大小问题他都第一时间向马老师请教,然而马老师鲜少直接解答,而是引导他自己思考,锻炼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今回想起来,马老师亲手教他做实验,或是帮他推导公式的情况,一次都没有。“马老师就是这样的引路人,帮我确定方向,至于怎么走就要靠自己探索,科研就是如此,这才是真正的培养。”谭畅感慨到。
马老师早年留学苏联,来到大工前,在四川从事核聚变国防项目研究,“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总想为国家做点事,做点有意义的事。”在马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谭畅更笃定了“要为国家做大事”的决心,它就像点点星火,只待一场春风,便可燎原。
航天之梦,落地生根
十三年前,一场无心插柳的面试,改变了谭畅的命运。
博士毕业时,谭畅有很多不错的选择,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十一所,是巧合也是注定。“离家远、待遇不高,本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想着就当拓展视野,于是过来看看。”当时所里正筹备一项火箭相关的国防项目,急需等离子体相关人才设计航天器的动力,该项目关乎我国军事武器装备的改良和国防实力的提升。面对项目所承载的重大国家意义,虽然没有优渥的待遇,但带给谭畅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热血青年当机立断,决心应聘留下来,在国家的背后默默支撑。
来到西安,谭畅深感工程实地与菁菁校园的不同。不同于以往在某一细分领域里推公式、做实验、发表论文,工程研究更需要系统性思维。只懂物理是远远不够的,还涉及到机械、材料、电路、控制……哪一项不懂,工程都无法推进。“入职第一年,比读博期间三、四年学的内容还要多。”那段日子,谭畅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的养分。每天早晨八点上班,晚上吃完饭就继续回到办公室看书、查阅资料,九、十点钟下班,周末也一向如此。为了尽快将研制流程熟稔于心,一本内部报告早已被谭畅翻烂。“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而学习,内心的驱动力特别强。”
项目开始阶段资金紧张,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忘我“充电”的同时,谭畅还为自己的“筑梦基地”不懈奔走着。为了让项目尽早起步,他多次向上级沟通申请,终于单位破除万难,批准一间小型旧厂房给他做实验室,谭畅倍感珍惜,从零开始逐一改造。从设计图纸开始,再到规划隔离区、布局高压电、刷墙、吊顶、铺地线、设计真空罐、购置实验仪器……谭畅全都悉数规划。“整个过程需要全面考量,也是系统性思维的一次绝佳锻炼,这种思维正是搞工程科研所必备的。”谭畅笑称,那一年,自己就像包工头一样,每天回去鞋上一层土。终于,2009年,等离子体实验室建成了,谭畅的航天强国梦就这样起航了。
做工程科研,从来不是单枪匹马,作为班组长,谭畅还带领出一支坚持到底不放弃的团队。每次科研攻关,团队都要泡在实验室里数天,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谭畅建议大家先去休息,却没人响应。几个人边吃饭、边琢磨、边讨论,“实验没结果,连饭都没味道。”他们见过了实验室太多次凌晨的星光与清晨的阳光。“有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运气就倾向你这边。”谭畅欣慰地说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每一次都再坚持一下,才让谭畅离梦想又近了一点。
脚踏实地,逐梦苍穹
去年3月,一则“国内首套等离子体炉渣气化熔融技术在西安研制成功”的新闻被媒体广泛报道。这一等离子体炉渣气化熔融固废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当时已在江苏盐城连续稳定运行超30天,填补了国内危废领域炉渣无害化处理的空白,有机污染物焚毁率可达99.99%,标志着危废处理的“终极技术”等离子体气化熔融技术在国内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这一技术研发正是谭畅们十年如一日披星戴月探索的成果之一。“这只是我们正在研发的军工项目的一次民用转化,军工项目本身远比这个更难,更复杂,研发周期更长。”
一直以来,谭畅们都在为用等离子体做空间动力做预先研究(简称“预研”,是指装备在进入型号研制阶段前,对必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为产品研究事先做好技术储备)。太空环境中,在推进剂质量相同的条件下,用等离子体方式做空间动力,可以比常规化学推进飞得更快、更远、更久。“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探索宇宙未知空间,拓展人类征服太空的脚步,航天动力是决定性因素。航天科学家早就说过:“中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而面对更深更远的茫茫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致力于研究出更加高效、更大推力、更高比冲、更长寿命的航天动力。谭畅说,“我们一直在同国际赛跑,希望我国能在未来十年内能够达到上天的条件,十五年内投入使用,走在国际前列。”
开会、讨论、实验……每天早八晚九,甚至晚十的工作日常,谭畅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没人要求我加班,我只是想尽快完成每一次探索,让中国在每一场‘国际竞赛’中领跑。”做预研周期长,难度大,短时间内罕出成品,也因此从事该项工作的科学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奖励,“十年磨一剑,做这行必须耐得住寂寞,有些成绩是奖杯无法衡量的。”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部分地区战火频仍。从事国防、军工科研工作的谭畅比一般人更关心国家安全,“和平来之不易,我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现有的和平。”谭畅坚定地说。航天强国的追求,守护国家的使命,背后是谭畅们夜以继日地不懈探索,和保家卫国的民族深情。
天朗气清的静谧夜晚,谭畅喜欢推开窗,抬头看天。苍穹无垠,令谭畅心驰神往。深蓝的幕布后面,是他向深远宇宙空间发起的科研探索,和矢志建设航天强国的赤子之心。
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