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山,是所有大山青年懵懂时期的梦想。从乌蒙山深处的小乡镇出发,走过县城,走出大山,来到大连理工大学求学,最终又选择回到乌蒙山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这是属于王凌云的寻梦之路。
王凌云的家乡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2021年他从大连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考取了四川省紧缺专业选调生,任职于泸州市合江县生态环境局,同年九月选派至家乡古蔺县担任九龙村村主任助理一职。
作为一名大工学子,“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始终激励着王凌云的奋斗与成长,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学霸王同学”还是基层服务的“小王同志”,他始终将大工精神铭记于心,并内化成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从家门、校门再到最后打开“基层”这扇门,离开“象牙塔”已经将近一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过迷茫,也有过彷徨,但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在基层这个“练兵场”化为了他奋进的力量。小小的山村见证着他扎根基层的点点滴滴,这里的一草一木陪伴着他不断地历练成长!
初入基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基层工作纷乱繁杂,王凌云刚到村上就面临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的工作,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他发现村里的贫困户很多都对扶贫政策了解不够,加之留在村里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无形中加大了沟通的难度。为了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让扶贫政策最大限度惠及村民,他不厌其烦地到户宣讲,“白加黑”“五加二”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晚上10点下班成了家常便饭。“对于习惯了学生时代周末就能休息的我,刚到基层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王凌云这样回忆道。
身体上的劳累还能忍受,但是工作中村民的不理解更是给了他当头一棒。2021年11月,在推进九龙村“厕所革命”项目时,王凌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前期的上报名单中误将一家不满足条件的农户上报了上来,后期他和包组干部去核查时却发现该农户不满足申报条件,经过反复核实后取消了该农户的申报资格。但是该农户知道后很不理解,对村干部的工作大加指责,沟通中出现了巨大障碍,在身体的疲惫过后,这种来自内心的疲惫让他愈加迷茫。
寻路基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经历过这件事后,王凌云开始认真思考基层工作的意义,以及来到这里的初心,并在纷至沓来的基层工作挑战中寻找答案。直到有一天村里走访老党员时,一位80多岁老党员的话解开了他的心结。这位老党员曾经担任村教师,他说“从我小时候起,九龙村吃水就是一个大问题,交通也十分不方便,去一眼就能看到的镇上赶集都要花2-3个小时。我真的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的成员和选派到我们村上的大学生,你们来到这个无亲无故的小山村,为了九龙村努力,现在村上水也有了、路也通了,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老党员的一席话让他备受鼓舞,回到农村、扎根农村、改变农村,这不就是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吗?从“雨露计划”的申报工作到医保社保的缴纳工作再到疫情防控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在改变着这个小山村,让它变得更加美好,村民们的满意便是对这份基层服务答卷的最大肯定!
九龙村是村民们难以割舍的家乡,他们在这里出生、长大、生活,这里就是他们世界的全部,但是面对与时俱进的农村政策,内心的不安全感让他们难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产生不信任。但王凌云认为这恰恰是他要找寻的突破口。工作中,他利用“走访”和“群众会”两样利器解决群众问题,和群众打成一片,他怀着空杯心态实地走访覆盖九龙村1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组织参加九龙村全部8个村民小组的群众会,用心用情去学习“土味方言”,学习用老百姓能理解的话去说去讲,让身上多一些“群众气”,少一些“书生气”。从校园“学霸”“好学生”到群众“服务员”“指导员”再到村民口中的“小王书记”,王凌云逐渐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找准了奋进的道路和方向。
扎根基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心,在这里更加坚定;奋起,成为王凌云工作的主旋律。基层工作情况复杂、综合性强,能全面锻炼工作能力、成为多面手,但也很容易让人陷入多而不精的“陷阱”。王凌云认为一定要发挥年轻人勤于学习、敢于钻研的特点,在某一个领域深耕,做精做专。他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在文稿写作和数据整理分析方面下功夫。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综合性的发展问题,复杂程度更高。王凌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把“985学霸”的优势融合进基层工作,贯彻好新发展理念,用新载体解决群众老问题,用信息化的手段化解乡村治理难题,发挥学习能力强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载体。
坚守初心,寻梦乌蒙。目前全国约有20万基层选调生活跃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力量。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基层的舞台很大,未来的路还很长。王凌云一直坚信只要将自己的双脚深深扎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经风历雨,终究能开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来源:招生就业处
编辑:于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