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大工
首页 >> 图说大工 >> 正文
/__local/D/44/4A/259DCF32981D671C17A1E1FA34E_7C2A44DA_11C1B.jpg?e=.jpg /__local/3/21/B7/B1ABB11875AA8FBACD28E436528_160457FD_24C0A.jpg?e=.jpg /__local/4/C2/8F/FD7DC12F3BC20FB07233150CE5B_37DFD9C8_BED5.jpg?e=.jpg /__local/9/EC/E4/8B5DF35B3C67AEECBEDD441A906_C004225B_ED23.jpg?e=.jpg /__local/C/82/2D/B7D5E42F10ED05A3F60143849E4_1300FDBD_12810.jpg?e=.jpg /__local/8/D2/3C/2B431EBE34D21F5C82FB186E5FC_BE9C8E90_18276.jpg?e=.jpg /__local/3/D5/AF/374B417CC451C759D8DC74DE59C_3DA66077_14BAF.jpg?e=.jpg /__local/5/44/04/B092F5433FF6846FD91502DD259_3E1D4598_1E060.jpg?e=.jpg /__local/2/A1/F4/9A3BB15E38A379E4C435CCBF9AE_B7268F43_150CF.jpg?e=.jpg /__local/9/72/59/4F4B0C37B65E6F7D4CE591722CA_4617BA80_12073.jpg?e=.jpg /__local/A/25/18/C5FE912B35DD09B93088070B604_EA1B8888_1AC47.jpg?e=.jpg /__local/C/3F/5D/F8C2D0407BA767F749876028D6B_3951344E_1B570.jpg?e=.jpg /__local/1/65/D4/D36028250FEB638FDBEA5B8816A_9E0A72E9_EEFD.jpg?e=.jpg ../../_vsl/D444A259DCF32981D671C17A1E1FA34E/7C2A44DA/_thumb/11C1B?e=.jpg?e=.jpg ../../_vsl/321B7B1ABB11875AA8FBACD28E436528/160457FD/_thumb/24C0A?e=.jpg?e=.jpg ../../_vsl/4C28FFD7DC12F3BC20FB07233150CE5B/37DFD9C8/_thumb/BED5?e=.jpg?e=.jpg ../../_vsl/9ECE48B5DF35B3C67AEECBEDD441A906/C004225B/_thumb/ED23?e=.jpg?e=.jpg ../../_vsl/C822DB7D5E42F10ED05A3F60143849E4/1300FDBD/_thumb/12810?e=.jpg?e=.jpg ../../_vsl/8D23C2B431EBE34D21F5C82FB186E5FC/BE9C8E90/_thumb/18276?e=.jpg?e=.jpg ../../_vsl/3D5AF374B417CC451C759D8DC74DE59C/3DA66077/_thumb/14BAF?e=.jpg?e=.jpg ../../_vsl/54404B092F5433FF6846FD91502DD259/3E1D4598/_thumb/1E060?e=.jpg?e=.jpg ../../_vsl/2A1F49A3BB15E38A379E4C435CCBF9AE/B7268F43/_thumb/150CF?e=.jpg?e=.jpg ../../_vsl/972594F4B0C37B65E6F7D4CE591722CA/4617BA80/_thumb/12073?e=.jpg?e=.jpg ../../_vsl/A2518C5FE912B35DD09B93088070B604/EA1B8888/_thumb/1AC47?e=.jpg?e=.jpg ../../_vsl/C3F5DF8C2D0407BA767F749876028D6B/3951344E/_thumb/1B570?e=.jpg?e=.jpg ../../_vsl/165D4D36028250FEB638FDBEA5B8816A/9E0A72E9/_thumb/EEFD?e=.jpg?e=.jpg

时光守护者

0/0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皋,1951年从清华毕业后就到我校执教,在水利及地震工程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1981年成为我校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也是1985年第一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等奖得主。85岁高龄的他现在依然奋斗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他培养学生中,已有60余名获得了博士学位,60余名获得了硕士学位。尽管年事已高,但这位老人依旧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贡献着力量。(摄影李红菱)

金俊泽教授(左)和郑贤淑教授(右)已携手走过了金婚历程。金教授,曾任材料工程系主任,1988年任铸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至今,以博士生导师的身份为我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而郑教授则是当时全校的两位女博导之一,从事力学和计算机应用于铸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金教授从大工毕业后便留校工作,居住在东山已有54年之久。在金教授撰写的300多页的回忆录中,记录着很多他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大工就是生活的每一部分。(摄影李红菱、言云)

马宽老师是1966年到我校工作的,从80年代末开始,他在做好机关工作同时,因讲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及展开的讲座,而逐步被同学们熟知。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回避同学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并会融入一些历史亲历者的感受和体会,这样,不枯燥无趣的课程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听讲。(摄影李红菱 何秋臻)

郑斯宁教授1981年来我校任教,91年成为全校首批破格晋升的四名年轻教授之一,博士生导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再重要的事和上课冲突的时候他都会选择去上课,他对学生说:“给你们上课是我的第一优先。如果我哪天没来上课,一定是被救护车拉走了。”这位“可爱的爷爷”以自己的学识和人品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数学和人生上都受益匪浅。(摄影谢昊 肖舒境)

摄影协会指导李元鸣老师79年进入学校图书馆工作,在有了打印机后,工作便由翻拍资料转向了学校会议和活动拍摄。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许多老教授拍摄了照片,不仅为学校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这些教授在待人接物方面都是很有魅力的,他们的谦逊和蔼,很容易就让人感受到那种大家风范。”李老师这样描述老教授给自己的印象。(摄影李红菱)

尉洪光老师7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97年调到档案馆,今年1月从档案馆馆长职位退休后被返聘回档案馆继续工作。老档案馆的入口写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在翻阅馆内十几万卷档案的过程中,尉老师发现了我校资料留存的漏洞,因此他整理编写了6本资料(其中1本在编)。尉老师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历史的抢救,为此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打电话,四处采访。(摄影李红菱徐廷鹏)

索普一老师1958年进入大工学习,现任我校关工委委员、大学生理论研究会指导老师,是参与建设主楼的学生之一。“那时候经济困难,但学校不愿意放弃建主楼的计划,就决定大一大二每个班拿八周来建主楼。当时粮食不够,大家都特别饿,但是都没有什么怨言,因为机关干部、老师、辅导员每周也要抽一天到工地和同学们一起施工。现在,尤其是学校大庆,我们都特别骄傲自己建过主楼,为大工留下了具体的贡献。”(摄影李红菱 乔俊杰)

第一食堂59年开始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服务,食堂经理骄傲地对我们说:“钟万勰院士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这里吃饭,成就大工就是这种一代代沿袭的朴素精神。”作为目前校内最老的食堂,虽然一食堂即将“退休”,但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与大工人对母校的深情,永远不会被时光掩盖。(摄影张文华)

大工车队的司机赵青杰在车队工作已有29年了,而车队里像他这样工作了30年左右的老司机并不是少数。每天早晚校本部都会有6辆班车为教师提供接送服务,除此之外,他们也会为团体演出、参观、学生实习等出车。“每年新生我们都会去接,所以新生见的第一个人不是老师,而是我们。”赵师傅笑着说。(摄影李红菱)

宿舍大爷是学生生活中最直接的“守护者”,2舍大爷徐德才在这个岗位7年了,也许在大家看来,这份工作很简单,但坚持7年晚睡早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徐大爷觉得和学生打交道充满了乐趣,感觉自己多了很多孩子。当过村支书的他有这样一种观念——刚接触社会的孩子比较懵懂,所以教育是必须的,但方式应该是充满弹性的。(摄影李红菱)

在食堂工作35年的一食堂范经理是“土生土长”的大工人,他的父母都在后勤部工作,他的女儿则是在大工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学。35年间也有其他单位来找他,但他都没有离开,“呆久了大工就像家一样,虽然有时过去的东西让我怀念,但是学校现在的样子更让我骄傲,干一行,爱一行,一食堂改造了,我还会继续在其他食堂工作,为同学老师就餐服务。”(摄影李红菱)

对于每天到校内晨练的人,时间正如他们打出的太极一样缓慢。对于在这里最久的,三十多年就在这一招一式中过去了。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两天不来就会难受的地方,也是即使骑自行车要四十分钟也会到的地方。吸引他们的是学校一天天变美的环境和对彼此间愈来愈深的感情。(摄影 殷殷)

多少年来,毛主席像一直静静伫立在主楼前,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大工学子的挚诚远志,见证着大工一个又一个昂首向前的步伐。65年的峥嵘岁月已经在四季轮回中走过,愿接下来时日里,大工人能够携手共进,为母校的发展续写崭新华章!(图中照片由第一位普利策奖华人获得者——刘香成90年代在我校拍摄)(摄影乔巾哲乔俊杰)

时光守护者

摄影:大学生记者团 2014-04-17 13:20

时光守护者

时光荏苒,大连理工这座屹立在黄海之滨的大学已经度过了65载春秋。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有一群时光的守护者,他们坚守于学校的各个岗位,执着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不论风云变幻,不管岁月流转。他们惊艳了时光,也感动着我们。在我校建校65周年校庆之际,记者团的学生记者走访了学校一些学校的时光守护者,了解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而奉献的故事,希望他们的故事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守护大工传统,传承大工精神,为学校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摄影/记者团摄影部  配文/李红菱 王爽 王茜)

发布时间:2014-04-17 13:20
  •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皋,1951年从清华毕业后就到我校执教,在水利及地震工程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1981年成为我校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也是1985年第一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等奖得主。85岁高龄的他现在依然奋斗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他培养学生中,已有60余名获得了博士学位,60余名获得了硕士学位。尽管年事已高,但这位老人依旧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贡献着力量。(摄影李红菱)

  • 金俊泽教授(左)和郑贤淑教授(右)已携手走过了金婚历程。金教授,曾任材料工程系主任,1988年任铸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至今,以博士生导师的身份为我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而郑教授则是当时全校的两位女博导之一,从事力学和计算机应用于铸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金教授从大工毕业后便留校工作,居住在东山已有54年之久。在金教授撰写的300多页的回忆录中,记录着很多他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大工就是生活的每一部分。(摄影李红菱、言云)

  • 马宽老师是1966年到我校工作的,从80年代末开始,他在做好机关工作同时,因讲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及展开的讲座,而逐步被同学们熟知。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回避同学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并会融入一些历史亲历者的感受和体会,这样,不枯燥无趣的课程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听讲。(摄影李红菱 何秋臻)

  • 郑斯宁教授1981年来我校任教,91年成为全校首批破格晋升的四名年轻教授之一,博士生导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再重要的事和上课冲突的时候他都会选择去上课,他对学生说:“给你们上课是我的第一优先。如果我哪天没来上课,一定是被救护车拉走了。”这位“可爱的爷爷”以自己的学识和人品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数学和人生上都受益匪浅。(摄影谢昊 肖舒境)

  • 摄影协会指导李元鸣老师79年进入学校图书馆工作,在有了打印机后,工作便由翻拍资料转向了学校会议和活动拍摄。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许多老教授拍摄了照片,不仅为学校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这些教授在待人接物方面都是很有魅力的,他们的谦逊和蔼,很容易就让人感受到那种大家风范。”李老师这样描述老教授给自己的印象。(摄影李红菱)

  • 尉洪光老师7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97年调到档案馆,今年1月从档案馆馆长职位退休后被返聘回档案馆继续工作。老档案馆的入口写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在翻阅馆内十几万卷档案的过程中,尉老师发现了我校资料留存的漏洞,因此他整理编写了6本资料(其中1本在编)。尉老师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历史的抢救,为此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打电话,四处采访。(摄影李红菱徐廷鹏)

  • 索普一老师1958年进入大工学习,现任我校关工委委员、大学生理论研究会指导老师,是参与建设主楼的学生之一。“那时候经济困难,但学校不愿意放弃建主楼的计划,就决定大一大二每个班拿八周来建主楼。当时粮食不够,大家都特别饿,但是都没有什么怨言,因为机关干部、老师、辅导员每周也要抽一天到工地和同学们一起施工。现在,尤其是学校大庆,我们都特别骄傲自己建过主楼,为大工留下了具体的贡献。”(摄影李红菱 乔俊杰)

  • 第一食堂59年开始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服务,食堂经理骄傲地对我们说:“钟万勰院士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这里吃饭,成就大工就是这种一代代沿袭的朴素精神。”作为目前校内最老的食堂,虽然一食堂即将“退休”,但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与大工人对母校的深情,永远不会被时光掩盖。(摄影张文华)

  • 大工车队的司机赵青杰在车队工作已有29年了,而车队里像他这样工作了30年左右的老司机并不是少数。每天早晚校本部都会有6辆班车为教师提供接送服务,除此之外,他们也会为团体演出、参观、学生实习等出车。“每年新生我们都会去接,所以新生见的第一个人不是老师,而是我们。”赵师傅笑着说。(摄影李红菱)

  • 宿舍大爷是学生生活中最直接的“守护者”,2舍大爷徐德才在这个岗位7年了,也许在大家看来,这份工作很简单,但坚持7年晚睡早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徐大爷觉得和学生打交道充满了乐趣,感觉自己多了很多孩子。当过村支书的他有这样一种观念——刚接触社会的孩子比较懵懂,所以教育是必须的,但方式应该是充满弹性的。(摄影李红菱)

  • 在食堂工作35年的一食堂范经理是“土生土长”的大工人,他的父母都在后勤部工作,他的女儿则是在大工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学。35年间也有其他单位来找他,但他都没有离开,“呆久了大工就像家一样,虽然有时过去的东西让我怀念,但是学校现在的样子更让我骄傲,干一行,爱一行,一食堂改造了,我还会继续在其他食堂工作,为同学老师就餐服务。”(摄影李红菱)

  • 对于每天到校内晨练的人,时间正如他们打出的太极一样缓慢。对于在这里最久的,三十多年就在这一招一式中过去了。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两天不来就会难受的地方,也是即使骑自行车要四十分钟也会到的地方。吸引他们的是学校一天天变美的环境和对彼此间愈来愈深的感情。(摄影 殷殷)

  • 多少年来,毛主席像一直静静伫立在主楼前,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大工学子的挚诚远志,见证着大工一个又一个昂首向前的步伐。65年的峥嵘岁月已经在四季轮回中走过,愿接下来时日里,大工人能够携手共进,为母校的发展续写崭新华章!(图中照片由第一位普利策奖华人获得者——刘香成90年代在我校拍摄)(摄影乔巾哲乔俊杰)